时长:
70分钟
播放:
9.1万
发布:
2天前
简介...
本期主播:依旧是 @刘旸教主 寄己个儿
聊喜剧版块这周继续!这期我们来聊聊喜剧理念、喜剧审美、喜剧综艺方面的小问题~
-脱口秀的重点是表达还是好笑?
-脱口秀越来越倾向讨论高价值的议题,价值难道真的是更重要的事了吗?
-现在对于小品和sketch反价值、反煽情的态度越来越浓厚,但大家却很希望在脱口秀里听到表达和价值,这种矛盾对于喜剧人来说会很无奈吗?
-如何看待一些只是为了输出观点、但并不好笑的内容?脱口秀究竟是让一个人站上去讲述观点和故事,还是给大家讲笑话?
-创作者在创作时,是共鸣第一还是“好笑”第一?
-教主对内部梗的看法?
-教主是怎么定义烂梗的呢?
-很多歌曲可以一直唱、反复听,但sketch作品或脱口秀段子好像很难反复看且每次都笑,那什么样的梗(作品),是可以让观众反复不厌烦地多次看并且还能笑出来呢?
-脱口秀现在是不是越来越朝“表演化” 改变了?
-一个段子里面艺术加工和真实的部分一般要占到多少才合适?
-怎么看待选手把巡演作品全部搬到节目上?是因为创作力后劲不足吗?
-单口喜剧在国内,是会向着越来越敢说的社会议题发展,还是会向着线上娱乐性质发展?
-大家总说线下更好笑,那线上和线下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小红书&B站&微博:无聊斋
节目公众号:无聊斋、单立人喜剧
自荐成为嘉宾:无聊斋公众号回复“投稿”
聊喜剧版块这周继续!这期我们来聊聊喜剧理念、喜剧审美、喜剧综艺方面的小问题~
-脱口秀的重点是表达还是好笑?
-脱口秀越来越倾向讨论高价值的议题,价值难道真的是更重要的事了吗?
-现在对于小品和sketch反价值、反煽情的态度越来越浓厚,但大家却很希望在脱口秀里听到表达和价值,这种矛盾对于喜剧人来说会很无奈吗?
-如何看待一些只是为了输出观点、但并不好笑的内容?脱口秀究竟是让一个人站上去讲述观点和故事,还是给大家讲笑话?
-创作者在创作时,是共鸣第一还是“好笑”第一?
-教主对内部梗的看法?
-教主是怎么定义烂梗的呢?
-很多歌曲可以一直唱、反复听,但sketch作品或脱口秀段子好像很难反复看且每次都笑,那什么样的梗(作品),是可以让观众反复不厌烦地多次看并且还能笑出来呢?
-脱口秀现在是不是越来越朝“表演化” 改变了?
-一个段子里面艺术加工和真实的部分一般要占到多少才合适?
-怎么看待选手把巡演作品全部搬到节目上?是因为创作力后劲不足吗?
-单口喜剧在国内,是会向着越来越敢说的社会议题发展,还是会向着线上娱乐性质发展?
-大家总说线下更好笑,那线上和线下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小红书&B站&微博:无聊斋
节目公众号:无聊斋、单立人喜剧
自荐成为嘉宾:无聊斋公众号回复“投稿”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VICTOR_F3ap
1个月前
未知
426
教主有种一气之下发了两篇论文的感觉
Naflaaaa
1个月前
广东
136
感觉在经历了这两年节目的一系列神奇操作后,教主有些话是真不吐不快了
hlzzzzzz
1个月前
北京
94
看完张灏喆朋友圈,觉得教主明年不参加喜剧综艺是对的
穆凡西
1个月前
河北
76
35:54 我觉得教主忽略了一个内部梗的弊端,就是粉丝会对内部梗反应过 于 强 烈,打乱了原剧情的情绪起伏,也会让其他观众感到主次不明:没get到的一脸懵,get到但是不那么爱的会觉得自己不太必要关注原剧情了,反正也是一个粉丝向的场子——本人四士同堂粉丝,在杭州场戏悟有感。
Meatfloss小面包
1个月前
辽宁
68
31:28 刘旸教主为松天硕说话,好一个父慈子孝,太感人了
珂珂在喝可可
1个月前
北京
51
00:49 教主一个人絮絮叨叨出了一种多人唠嗑儿的氛围
日落的地方看日出
1个月前
北京
43
26:58 好的教主,“不要把篮子放在一个鸡蛋里”。
HD759781p
1个月前
美国
38
40:32 笑死这个叠甲
长chang毛面包
1个月前
辽宁
36
36:16 看到了创作者视角的内部梗,作为观众,也不是讨厌内部梗就完全没经过理性思考,不是所有吐槽内部梗的人都是过激的。(以下内容涉及戏悟剧透)
关于戏悟的共享单车,我不喜欢这个是因为,作为林医生这个角色,他只是说了一句普通的话,但现场很多人都在笑,这种笑是“我们都看过喜单教主节目”的默契,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一个和教主完全无关的人说这句话,不会有这么多人笑。这一幕的基调虽然轻松,但这句普通的台词却引发了大笑,有点跳出角色的感觉。加上后面有反转,教主的表演又不够让人入戏,难以说服观众林医生还有一层身份,就导致这个角色很游离。
可以有爱开玩笑的医生,可以有爱开玩笑的坏人,但爱开玩笑的坏人需要演员有更好的演技,让观众相信一个坏人可以既爱开玩笑又让人害怕。如果演不了有信服力的“爱开玩笑的坏人”,就不要让两个不容易同时存在的特点出现在一个角色身上。
戏悟的内部梗不止共享单车,还有素素和严晨的对话,严晨与局长的对话。素素和严晨关系亲密,对话好笑轻松一点还在情理之中,但严晨作为缉毒警,他对局长说自己要审问“脱口秀演员刘旸”和“开心麻花导演”就彻底放飞了,这句话不仅突兀,而且与剧情的氛围冲突,这段的剧情应该是紧张的,插这一句整个节奏都掉下来了。前期的笑点很多,后期剧情发展又快,到最后本来应该动情的部分都无力了很多。
如果戏悟是一部轻松向的喜剧,我不排斥加这种好笑的小彩蛋,比如票友就有喜夜内部梗,但票友剧情轻松幽默,加的内部梗也合适,即使没看过喜夜也好笑。
如果内部梗能达到,不知道的人觉得好笑,知道的人笑得更大声,放在剧情里也顺理成章不影响节奏,这时候再有人抨击就不太理智了。但有时候创作者无法同时达到这几点,而是只能让懂的人笑出来,这时这个彩蛋就变成了创作者和部分人的小默契,被这种默契排除在外的人就像被落下的“第三人”,会产生负面情绪也是难以避免的。
Meatfloss小面包
1个月前
辽宁
32
19:10 方脸困境这个词给我笑屁了
榕天若水
1个月前
安徽
31
15:03 深层次的迎合:看了喜单决赛,这个概念总结感觉很精准。
HD86258r
1个月前
河北
30
30:04 内部梗跟彩蛋的区别在于,内部梗把内部梗当关键信息,甚至当这个段子的底,不了解这些内部信息的人根本看不懂这一段,就很烦。彩蛋是一段完整的,吸引人的信息,中间加了一个并不重要的信息,看懂的人额外收获了一份快乐,看不懂的人也不影响理解
大新daxin
1个月前
北京
27
34:20 也太刻板印象了吧 医生就是严肃沉稳么 那也太片面了 每个人都有复杂性的
嘀咕
1个月前
浙江
25
说实话,老综艺观众和播客听众应当很早就发现,各个节目都在迎合甚至是讨好主体消费受众。
这一季的《喜单》只是更直球地打了明牌,因而终于遭致争议。
同时,那些潜移默化的节目才是大多数。在不知不觉间,很多节目的内容都跟某些议题相关,制造痒点,或者制造爽点,讲一些观众爱听的话,骂一些树立起来的靶子。
或许很多人像我一样,知道但不明说,因为在评论区跟大众对立没有任何好处。
在这其中,个人感觉《无聊斋》也不免落入窠臼——我翻了下自己的记录,400 期前几乎每期必听,之后节目的收听率则不到 30%。当然,这并不完全是节目本身的内容变化所致,只是多少也有点干系。
但是!听到今天的这一期,我很高兴教主还是那个有风骨的男人!有自己的价值主张和创作伦理,往大了说就是具备独立的人格。即便,在表达上为了规避风险而有所保留,但教主言辞间透露出的批判性思维与创作者的责任感,依然清晰可辨。
荒郊的月亮_KXHF
1个月前
上海
22
37:53 作为观众来讲有时候不太喜欢内部梗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没有被照顾到”或者“我被照顾到了但是我出戏了”,关于“出戏”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创作者的角度和观众的角度又有不同,即“内部梗”和“彩蛋”的界限是模糊的,我感觉那个度其实不好把控,而且因为幸存者偏差的缘故很容易看到大量反对内部梗的评论。另一方面是戏剧本身没有让观众足够满意,于是内部梗就成为了拉低剧目整体水平的因素之一,而不再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彩蛋了
hlzzzzzz
1个月前
北京
22
31:25 教主甚至有空看松天硕的恶评
阿白_Mz4n
1个月前
广东
22
59:51 每次那种女性吓得要死但是男性觉得我只是搞笑的玩笑我都很无语。像之前听过一个女性和两个男同事出差,晚上开车开着开着,男同事突然开玩笑说我们我们就是把你杀了埋了都没人发现,然后女性真的吓哭了男性说我只是开玩笑,你怎么当真了。这种完全取决于对方道德水平的来决定是上警方通报还是上开放麦的事情,教主觉得只是“为了安全”不要这样讲,只能说男女之间生理差异带来的默认社会文化差异真是有如天堑,男性和男性单独外出不会觉得这个人有可能杀了我或者性侵,这种想法几乎不会滑过脑子,所以第一反应只会是好笑。但是女性,熟人性侵事实的概率加大讲社会默认“受害者是做错了什么才会这样”让人紧张,真的很难笑出来。人在紧张的时候很难笑出来。打完这么多字的我又觉得自己很无聊,不管再怎么解释,也只会让人觉得讲笑话而已那么认真干什么。可能就是我太严肃了,我没办法抽离地看待这个场景,“安全地”站在第三方视角发笑
cucuy
1个月前
云南
17
28:51 大家反感内部梗感觉并不仅因为听不懂受到了排外,还因为内部梗和谐音梗一样,讨巧,属于走捷径,是一种廉价的取悦大家的手段吧
Jennybear
1个月前
广东
17
1:08:49 哈哈哈哈哈哈自己保了一条😂笑死
Choping夜莺
1个月前
天津
17
34:11 怎么说呢,提供一个别的角度吧 其他节目或者演出里面的台词会造成戏剧观众思维的抽离,回神的瞬间可能接不上戏,连续几次可能会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会有种喜剧演员在戏剧舞台讨好粉丝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