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9分钟
播放:
529
发布:
8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


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一位极富创造力的 00 后创业者——Elena,她是 Thetawave 的联合创始人。带着“在高强度学习场景中提升效率”的初衷,Elena和她的团队正致力于开发一款专为留学生群体及海外高校学习者打造的智能笔记产品。她的成长经历同样精彩:从意外的 Gap Year 到留学签证的波折,再到与 AI 投资项目结缘,Elena 以敏锐的直觉与超常的执行力,走出了一条令人惊喜的创业之路。


在这期播客中,Elena 将分享她对学习效率、AI 笔记工具、以及教育与技术未来图景的见解:



  • AI 笔记真的能改变我们的学习习惯吗?

  • 对不同学科、不同场景的学生而言,什么才是笔记效率的关键?

  • 为什么她认为“知识输入”是最底层却最迫切需要被优化的环节?


从“考前 1 周刷题”到“随时随地捕捉灵感”,我们一起探索 Thetawave 这款产品如何承载年轻学习者的多元需求,让大家学得更轻松、更高效。 Elena 还将阐述她对 AI + 教育的长期构想——既要让 AI 成为我们的“海马体”,又要让人类保持灵活的创造力。


如果你想了解一位新生代创业者如何思考“知识传输”、“AI 赋能学习”,以及如何在科技迅猛迭代的时代找准产品定位,这一期的播客分享一定能为你带来全新的思路和启示!


内容大纲


Elena 的个人故事:从 Gap Year 到创业者



  • 留学签证不顺的契机如何开启她对创业的探索

  • 在投资机构实习、认识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宝贵经历

  • 为什么她觉得“先做再说”是创业路上的黄金法则


Thetawave 的产品理念与差异化



  • 聚焦留学生和海外高校学生的笔记需求:临近考试的场景如何升级复习效率

  • 与已有的笔记软件、对话式 AI 工具相比,Thetawave 如何突显“知识输入”的定制化

  • 听她剖析 AI 笔记从“自动记录”到“智能整理”、“思维导图”等核心功能


AI 学习理论与实践



  •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在笔记应用中的结合

  • 如何通过自测、小测验(Quiz)、Flashcard 等环节,让记忆与理解相得益彰

  • 为什么 Elena 强调“让 AI 成为心流的助力”,从而提升专注度与学习体验


用户深度访谈与产品打磨



  • 走进图书馆、教室门口等线下场景,面对面观察用户学习行为

  • 发传单、做 Study Guide、蹲点考前人群:早期获客与用户反馈的关键

  •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重度使用者”,并从他们的行为洞悉产品优化方向


技术迭代的节奏与策略



  • 团队如何在高频迭代中,快速上线新功能与修复 Bug

  • 如何划定功能优先级:短期(解决考前痛点)、中期(按课程统一管理)、长期(做每个人的“海马体”)

  • Elena 对“实时记录学习输入”的设想,如何搭建用户的专属知识体系


留学生与海量学科场景的未来前景



  • 从考试复习到日常研究:Thetawave 是否能延伸到更多人群与使用场景

  • 解决不同科目、不同学习阶段的痛点:从人文学科到理工科的挑战

  • 让“高效学习”不再局限于少数学霸,而成为每个人都能触达的普惠体验


对年轻创业者与教育从业者的启示



  • Elena 的核心建议:保持行动力,别等“最好的时机”

  • 面对不确定性与高竞争的 AI 赛道,如何保持热情并继续试错

  • 对教育生态、知识传递的前瞻思考:学习路径的个性化与“知识众包”的可能性


-----------------------关于伊伊子----------------------


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


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


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


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


-----------------------关于听友群----------------------


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



-----------------------相关词介绍----------------------


心流(Flow)


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指个体全情投入某项活动时所达到的状态,伴随高度专注和愉悦感。在笔记场景中,如果能让学生摆脱繁琐的抄写与检索环节,更容易投入学习本身。


知识输入(Knowledge Input)


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听讲、讨论等方式,吸收外部信息并在大脑中形成表征的过程。与常见的“知识输出”(如写作、演示)相比,很多 AI 工具聚焦问答式互动,但容易忽略“输入”阶段的定制化需求。


Flashcard(抽认卡)


一种帮助记忆的传统工具,往往在卡片上写下问题或概念,背面写答案。在 AI 场景中,自动生成抽认卡和自测功能,让用户更轻松地进行信息回顾与强化记忆。


Quiz(小测验)


碎片化、自测式的测验形式,通过及时检测学习者对概念的掌握程度,给予反馈。配合智能笔记,能够在短期内反复巩固知识点,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Gap Year(间隔年)


指在学业或职业转换前后,留出一段时间进行自我探索或实习、义工等活动。Elena 通过 Gap Year 期间的实习与项目孵化体验,获得创业灵感与资源。


Spaced Repetition(间隔重复)


一种记忆策略,认为复习应循序渐进、遵循科学间隔,以提升长期记忆。智能笔记在算法层面可融入间隔重复机制,自动提醒用户在最佳时间点进行复习。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状况,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或冲动。Elena 提到不少有 ADHD 倾向或重度拖延的学生群体,正是智能笔记潜在的主要受益者。


Memory(“海马体”的类比)


本义是指人脑负责记忆形成的海马体结构,产品中多指“第二大脑”概念。Elena 设想 Thetawave 的长远目标是做每个用户的“海马体”,记录并动态管理所有学习输入。


MVP(最小可行化产品)


在创业领域,为快速验证市场需求而做的初步产品。Elena 的团队通过简单功能验证用户对“考前备考笔记”的刚需,再逐步拓展到其他场景。


Retention(留存率)


SaaS 或产品常用指标,指用户在一段时间后持续使用产品的比例。对学习工具来说,留存率往往与真实产品价值强相关:越高留存,意味着用户越依赖它提升学习效率。


短期-中期-长期策略(Roadmap)


许多创业团队在制定目标时,对功能和市场进行阶段性划分。如 Thetawave 短期主攻“备考冲刺”、中期以“课程社群化”为核心、长期成为用户知识管理中枢。


增量时代 / 存量时代



  • 增量时代:市场不断拓展,新用户与资源充足。

    存量时代:市场趋于成熟,同类产品间竞争更激烈,需要差异化与精细化运营。


Elena 指出 AI 时代的竞争更加立体,决定了创业者要深耕特定人群与场景。


Study Guide(备考指引)


专门针对某门课程或考试的重点归纳资料,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知识体系。

Thetawave 通过 AI 自动生成 Study Guide 成为吸引用户体验产品的有效方法。


Diffused Mode / Focused Mode(分散与专注模式)


大脑工作有两种模式:深度专注与发散思维的切换。产品设计若能兼顾用户既能专注听课/学习,又能发散创意笔记,便能提高学习效率。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