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咳嗽问诊要点
咳嗽在中医诊断中是一个常见症状,通过详细的问诊能够帮助中医医生准确判断病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中医咳嗽问诊的要点:
(一)问诊要点
症状询问:包括咳嗽的程度、频率、痰的性质,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胸部胀满、呼吸困难、心悸等。这有助于与感冒、肺胀等病进行鉴别。
咳嗽特征:了解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的因素。例如,咳嗽是否在白天多于夜间,咳声的特点是急剧还是沉重等,有助于判断其寒热虚实。
伴随症状:询问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等。这有助于判断是否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
病程:关注咳嗽的病程,了解症状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咳声嘶哑、病势急、病程短者可能为外感风热。
时间特点:注意咳嗽的时间特点,比如早晨咳嗽加剧、午后或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这些特点有助于判断病机。
饮食和情志:了解饮食习惯是否会影响咳嗽,如是否吃肥甘、生冷食物加重;以及情志因素是否对咳嗽有影响,如是否因郁怒而加重。
(二)外感咳嗽分型问诊
风寒袭肺:
特点:咳嗽声重、气急,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等表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用方有三拗汤、止嗽散,可加半夏、茯苓、厚朴以解痰饮。
风热犯肺:
特点:咳嗽频剧、气粗,伴喉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有口渴、头痛、身热等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肃肺化痰。方用桑菊饮加减,可配合清热解毒的药物。
风燥伤肺:
特点:干咳,连声作呛,喉痒。伴有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痰少而粘连成丝。初起可伴有鼻塞、头痛、微恶寒等表证。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用桑杏汤加减,强调滋阴润燥的药物。
(三)内伤咳嗽分型问诊
痰湿蕴肺:
特点:咳嗽反复发作,因痰而咳,痰多,咳后舒服。伴有胸闷、脘痞、呕恶,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强调健脾化湿的药物。
痰热郁肺:
特点: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而粘黏,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甚至吐血痰。伴有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苦,身热等表证。
治法:清热化痰,宜肺。方以清金化瘀汤加减,注重清热化痰的药物。
肝火犯肺:
特点: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感痰滞咽喉。伴有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方用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着眼于清肺平肝的药物。
肺阴亏耗:
特点: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夹血。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
治法:润肺滋阴,止咳化痰。方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强调滋阴养肺的药物。
通过详细的问诊,中医医生能够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特点,确立病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