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分钟
播放:
27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开场:日用瓷中的奇妙发现


嘿,朋友们!当你在忙碌的清晨,睡眼惺忪地拿起杯子喝上第一口咖啡;或是在温馨的夜晚,一家人围坐,用碗盛起热气腾腾的饭菜,你有没有注意过手中的这些日用瓷呢?它们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存在,可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普通的碗盘杯碟上,那些或简单或复杂的纹饰,就像隐藏着一个个小秘密,连接着我们与千百年前的中华文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用瓷的世界,探寻这些纹饰背后的故事,看看它们如何成为日用瓷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


探寻传统纹饰的魅力


传统纹饰:瓷器的灵魂语言


中国瓷器,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其纹饰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原始彩陶上质朴的几何纹,到商周青铜器上神秘威严的饕餮纹,再到秦汉漆器上灵动飘逸的云气纹,直至隋唐瓷器上丰富多样的植物纹,纹饰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种类愈发丰富,内涵愈发深厚。


瓷器纹饰的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纹,龙,蜿蜒矫健,象征着权威与力量;凤,仪态优雅,寓意着美好与吉祥 ,龙凤呈祥的图案常被用于重要场合的瓷器装饰,表达人们对幸福美满、繁荣昌盛的祈愿。还有代表高洁品格的莲花纹,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纯净的形象被古人赋予了高尚、纯洁的寓意,在佛教文化盛行后,莲花纹更是成为了佛教艺术中常见的纹饰,寄托着人们对清净、超脱的向往。而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纹,石榴饱满多籽,符合古人对家族兴旺、子孙满堂的美好期许,常出现在民间日用瓷器上,传递着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这些纹饰,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古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是一种无声却有力的文化语言。


日用瓷与传统纹饰的不解之缘


日用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吃饭的碗碟,到喝茶的杯子,再到插花的花瓶,它们时刻陪伴着我们。而传统纹饰,就像是日用瓷的灵魂伴侣,二者的结合,让平凡的日用瓷焕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古代,日用瓷上的纹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有着实用和文化的双重意义。比如,青花瓷盘上常见的缠枝莲纹,不仅以其流畅的线条和优雅的姿态为盘子增添了美感,更因为缠枝莲寓意着生生不息、连绵不绝,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长久延续的期望 。当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使用着绘有缠枝莲纹的青花瓷盘用餐时,这份美好的寓意也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又比如,一些民间的酒壶上会绘制着寓意吉祥的八仙纹,在人们饮酒作乐的时刻,八仙所代表的吉祥、长寿、富贵等美好寓意,也为欢乐的氛围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 。日用瓷就像一个移动的文化载体,将传统纹饰带到了千家万户,让人们在日常使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生活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日用瓷设计的灵感转化


理解:深入纹饰的文化内核


想要从传统纹饰中汲取灵感,绝非表面的简单欣赏,而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当我们看到一个古代纹饰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外在形式上,觉得好看、线条流畅就足够了,而要深入探究它的深层含义。比如缠枝莲纹,它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图案,更代表着生生不息、清净高洁的美好寓意 。又比如蝙蝠和桃子的组合纹饰,这可不是随意搭配的,蝙蝠的 “蝠” 与 “福” 谐音,桃子则象征着长寿,二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福寿双全” 的吉祥祝愿 ,这样的纹饰常常出现在一些祝寿的瓷器上,传递着人们对长辈健康长寿、幸福美满的殷切期望。


同时,了解不同朝代的审美风格也是至关重要的。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审美风格偏向于丰满华丽、色彩绚烂,反映在瓷器纹饰上,常常能看到造型丰腴的牡丹、灵动的仕女等图案,色彩上也多采用鲜艳的红、绿、黄等对比强烈的颜色,展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热烈奔放的美感 。宋朝则崇尚理学,追求一种简洁、高雅、自然的意境,瓷器纹饰多以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山水、花鸟等图案,色彩淡雅,如汝窑瓷器的天青色,温润柔和,给人一种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感觉 。明朝的瓷器纹饰风格热烈明快,喜欢用大红大绿等鲜明的色彩,图案内容丰富多样,常常带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清朝的瓷器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纹饰精细入微,如同工笔画一般,注重细节的描绘,色彩也更加细腻柔和 。只有熟悉了这些不同朝代的审美风格,我们才能在设计日用瓷时,准确地找到传统与现代审美之间的契合点,让古老的纹饰在现代日用瓷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


变化:让传统纹饰重焕生机


在深入理解传统纹饰的基础上,如何将它们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日用瓷设计呢?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创意,运用各种方法对传统纹饰进行巧妙的变化。


简化与抽象


从复杂的传统图案中提取最具特色的部分,进行简化和抽象处理,是常用的设计手法。以缠枝莲纹为例,传统的缠枝莲纹可能线条繁复,花朵和枝叶相互缠绕,细节丰富。在现代日用瓷设计中,我们可以只选取其中一朵莲花的侧面轮廓,或者几段流畅的卷草线条,将其简化到极致,然后印在盘子的边缘、杯子的把手或者碗底等部位 。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缠枝莲纹的韵味,又具有简洁现代的美感,符合现代人追求简约生活的审美需求 。再比如龙纹,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在传统瓷器中通常非常复杂,全身鳞片、龙须、龙爪等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 。但如果直接将这样完整的龙纹应用到日用瓷上,可能会显得过于繁琐和张扬。我们可以提取龙鳞的形状,将其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抽象的几何图案,运用在杯垫、碗盖等小面积的地方,不仅不会显得突兀,反而能为日用瓷增添一份独特的神秘气息 。


色彩的重新演绎


古代瓷器的色彩搭配堪称经典,青花的蓝白相间,清新素雅,宛如一幅水墨画,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 ;唐三彩的黄绿褐三色交织,古朴而富有层次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彩的大红大绿,色彩鲜艳夺目,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氛围 ;粉彩的粉嫩柔和,细腻婉约,仿佛将春天的温柔都融入其中 。这些经典的配色方案为我们的现代日用瓷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我们可以借鉴这些传统配色,但运用现代流行色或者更柔和的色调去重新演绎 。比如,传统青花的蓝色可能带有一些深沉的色调,我们可以将其调亮,使其更接近现代流行的 “克莱因蓝”,这种明亮而纯粹的蓝色,给人一种时尚、清新的感觉 ;或者将其调灰,变成当下流行的 “雾霾蓝”,更具一种低调、优雅的气质 。对于五彩中强烈的红配绿,我们可以降低它们的饱和度,使其变得更加柔和,或者只在餐具的局部,如边缘、装饰图案的小部分区域进行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样一来,既保留了传统瓷器色彩的历史感,又使其与现代时尚紧密接轨,满足了现代人对个性化和时尚感的追求 。


肌理与质感的模仿


传统瓷器对釉面的质感非常讲究,追求 “温润如玉”“黑如点漆” 等效果,这些独特的质感为瓷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现代日用餐具设计中,虽然大多采用贴花纸的工艺,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图案设计来模仿或者呼应这些特殊的肌理 。比如,窑变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色彩的自然渐变和随机效果,我们可以用带有颜色渐变或者小斑点的图案来模仿这种效果 。在一个盘子上,主体部分采用光滑的亮光釉,展现出简洁、干净的质感,而边缘部分则运用哑光的、带有细微凹凸感的图案,通过质感的对比,增加设计的层次感和手感 。当人们拿起这样的盘子时,既能感受到光滑釉面带来的舒适触感,又能通过边缘的特殊图案,体验到一种别样的触觉感受,使日用瓷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增添了一份趣味性和艺术感 。


含蓄的吉祥寓意表达


古人喜欢用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吉祥寓意,这一传统在现代设计中同样可以延续,但我们可以采用更加含蓄、抽象的方式 。比如,想要表达 “年年有余” 的美好寓意,不一定非要直接画上两条活灵活现的鲤鱼,这样可能会显得过于直白 。我们可以用几根流畅的、如同水波纹一样的抽象线条,来表现水的流动感,再在旁边点缀几个小圆点,这些小圆点就像游动的鱼群,虽然没有明确画出鱼的形状,但却能通过这种抽象的表达,传递出一种流动、丰盛的感觉 。对于懂得其中寓意的人来说,看到这样的设计会会心一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对于不了解的人,也会被其简洁而富有创意的设计所吸引,觉得它美观大方 。这种含蓄的表达方法,既传承了传统纹饰的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设计追求简洁、含蓄的审美趋势 。


日用瓷设计案例解析


案例一:宋代定窑风格下午茶具


在设计一套适合年轻人的下午茶具时,宋代定窑白瓷是一个绝佳的灵感来源 。宋代定窑白瓷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它的胎质轻薄细腻,釉色温润如玉,多呈牙白色,给人一种柔和、素雅的美感 。器物上常常装饰有刻花、印花等精美的纹饰,线条流畅,图案简洁而富有意境 。


从器型上看,宋代定窑的瓷器造型优美,线条简洁流畅 。但为了符合现代年轻人追求简约、时尚的审美需求,在设计下午茶具时,选择了更加简洁、线条干净利落的现代造型 。例如,将杯子设计为直筒形状,没有过多的装饰和曲线,简洁大方,方便握持 ;盘子则采用几乎是平底的浅盘设计,既实用又具有现代感,适合放置各种精致的点心 。


在颜色的选择上,没有直接采用宋代定窑白瓷的纯白色,而是选取了一种暖暖的白色或米白色的釉面 。这种颜色既保留了定窑白瓷 “温润如玉” 的质感,又给人一种更加温馨、柔和的感觉,更符合现代年轻人对生活品质和情感氛围的追求 。暖暖的白色,仿佛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在享受下午茶的时光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惬意 。


纹饰的设计是这套下午茶具的关键所在 。从宋代定窑刻花那种流畅而又带有力度的线条感中获取灵感,用特别细、颜色特别浅的线条来进行装饰 。可能是淡淡的灰色,给人一种低调、沉稳的感觉 ;也可能是浅金色,为茶具增添一份奢华和精致 ;或者干脆采用同色系但带有一点凹凸感的线条,通过微妙的纹理变化,增加设计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在盘子边缘或者杯子靠近底部的地方,画上几朵极其简化、带有抽象感觉的梅花或者竹叶 。梅花和竹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岁寒三友的代表元素,寓意着坚韧、高洁的品质 。这里运用它们,不仅为茶具增添了一份文化内涵,还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抽象的表现手法,使其更具现代感 。同时,图案一定要小巧、简洁,占的地方特别小,点到为止 。这样,当人们在享受下午茶时,不经意间看到这些细微的花纹,会有一种惊喜的感觉,仿佛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隐藏的美好 。整个设计既满足了现代人喝咖啡、吃点心的实用需求和简约时尚的审美,又巧妙地将宋代定窑的雅致韵味融入其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案例二:“春碗” 的创新设计


2025 年央视春晚亮相的 “春碗”,无疑是日用瓷设计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个成功典范 。这只 “春碗” 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在设计上大胆创新,完美地融合了传统吉祥纹样与现代审美和工艺 。


“春碗” 的设计团队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将贴窗花、舞狮、舞龙、放鞭炮、团圆饭、看大戏等六大春节年俗巧妙地融入到碗身的装饰中 。这些年俗元素都是中华民族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精湛的青花斗彩陶瓷工艺 。青花的蓝色清新素雅,与五彩的艳丽相互映衬,使画面色彩明快鲜艳,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碗身以青花缠枝纹为底,缠枝纹寓意着生生不息、连绵不绝,为整个设计增添了一份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碗心则创新性地采用 3D 浮雕工艺呈现 “福” 字图案,“福” 字是春节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代表着幸福、福气 。3D 浮雕工艺使 “福” 字更加立体、生动,仿佛从碗中跃然而出,既保留了传统年节文化中对 “福” 的追求,又通过现代工艺手法赋予其新的艺术表现力 。此外,“春碗” 的造型设计也别具匠心 。它以经典的正德碗为造型基础,碗口直径 1 米,代表春节 “入遗” 元年 ;高 44 厘米,代表中国共有 44 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碗身还精心雕刻了五个不同书法的福字,寓意五福临门 。整个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工艺技术完美结合,既展现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春碗” 一经亮相,便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关注 。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