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7分钟
播放:
60
发布:
11小时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1月11日TSVC举办了《打造下一个独角兽》讲座第37讲。制造业机器换人最难换的工位难在哪里?如何做到绣娘一样的“眼到、心到、手到“的灵巧细活?TSVC连续介绍了具身智能在机器换人中大显身手,本期TSVC硅谷访谈厅来与eBots创始人和投资人聊聊远胜人类的精细灵巧机器人,如何赢得世界上最难搞的制造业客户。
嘉宾:
徐博士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投资者和公司高管。他是eBots Inc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精密制造的智能机器人创新和制造企业。他曾是Silevo Inc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该公司致力于高效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Silevo成功地被特斯拉旗下的SolarCity公司收购。
徐博士在太阳能和半导体行业有丰富的经验。他领导开发了商业规模上能效最高的光伏组件。他在美国和中国建设了高能效光伏电池组件大规模生产线。徐博士还主导了各种尖端半导体设备的开发(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电化学镀膜等)和商业化。在担任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pplied Materials, Inc全球副总裁和金属沉积事业部总经理期间,取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年度销售收入。他开创并领导了铜薄膜工艺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实现了整个半导体行业芯片性能全面提升和降低成本。徐博士还担任一家快速成长的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董事顾问,纳斯达克:ACMR。他还是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公司TSVC的投资合伙人。
徐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他还拥有日本大阪大学的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他在中国浙江大学获得了半导体物理和器件学士学位。徐博士持有104项美国专利。
夏淳博士是TSVC联合创始合伙人,硅谷成功的系列创业家。曾先后创办三家科技公司,研发销售世界上最早的个性化营销系统,以及国际领先的边缘容器技术。他曾任IT行业一代巨头Sun Microsystems首席架构师,是早期云计算技术奠基者之一。除了云计算、芯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硬科技投资,夏淳博士在设计和创意领域颇有造诣,并且对社交媒体和社群经济的跨界文化有深入研究。
夏淳博士是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创始会员之一,曾任北美分会首任主席。自2001年,他长年服务于青年学生的培养辅导,持续担任清华大学思源计划导师、清华创业孵化器x-lab的创业导师、清华创+逆向创新中心主任,并在硅谷创建了激励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公益基金TSVC Giving Fund。
夏淳博士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及计算机硕士,并在美国UIUC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
以下为正文:
04:32 看徐博士的简历,一个是材料科学博士,一个是电气工程博士,都是非常硬核的博士,工作经历从半导体材料到光伏电池的研发和生产,现在又到制造业的机器人,跨度非常大,我们想了解您是个什么样的人?在生活中有什么爱好?能够有如此旺盛的精力。
徐博士表示,爱好也是为了丰富生活,例如他喜欢登山,曾经到过珠峰,同时也喜欢游泳,还爱好骑自行车,周末出去骑个60英里之类的,跟朋友的社交活动会相约去打网球,有各式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
05:53 从第一家Silevo公司成功退出后,因为什么原因激励自己第二次创业?
徐博士表示,在创业的道路上,创业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他认为创业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更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并能够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所以,第一次创业是跟环保相关的,新能源高效太阳能;第二次创业,是因为看到了许多3C电子厂的工人们,他们的整体工作环境非常艰苦,虽然做出来的每部手机都很漂亮。正因为如此,他认为应该把这些生产线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改造,使得这些工人们能够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再回到大学里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07:20 请徐博士简单介绍一下eBots是做什么的公司?
徐博士表示,eBots实际上是AI智能机器人公司,主要用于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在过去八至十年间,AI与机器人的结合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得它能够真正达到手、眼、脑协调配合的程度,呼应我们今天主题所讲的眼到、心到、手到,能够达到灵巧以及精密制造。
08:21 TSVC也有一系列关于具身智能在机器换人中大显身手,但是在制造业里,哪些工位的难度是最大的?哪些工人是最后才能被取代的?为什么?
徐博士表示,实际上在开创eBots公司之前,在深圳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走访了多家企业。其中最难的工位,第一个,是柔性化以及可变形性,这方面的技术难度非常高。例如像头发丝一样细的射频电缆,还有许多电子元件里各种各样的导线、插头、插座之类的都是需要人工操作。传统的机器人,还没有达到像灵巧的绣娘一样去做这件事情,它完全是依靠人类的双手去完成这些较复杂的任务。
第二个,非标准自动化设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工,但是做到一定程度时,发现非标准自动化设备已经无法再去替代人工,如较复杂多任务的装配工作,许多工作需要两只手配合在一起才能完成的装配工作。例如在某些装配行业里,每个工位要完成7步到15步的装配工作,机械臂点对点的编码通常涉及定义机器人目标点的数据结构,因为它每做一步,中间就需要做逻辑的判断,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而且它的位置是在不断地移动,也就是必须一个目标检测,以及事后估计等等这些工作,使得它能够完成多步骤、多任务的指令,并且是无法分解的一些动作。
第三个,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灵巧和精密的机器人,现阶段市场上售卖的6轴机械臂能够完成各种重复性动作,可以达到20微米,因为它只做一件事情,从a到b,再从b回到a。但在实际的整条生产装配以及组装过程当中,它的工作不仅限于从a到b,可能是从a到c、d、e、f等等,还需要在整体的操作空间里进行作业。因此,提到一个概念叫“绝对精度”,而现有的6轴机器人,在没有视觉或没有AI模型引导的情况下,它的绝对精度在500微米到一毫米之间,对于一些精密组装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手表等等是无法去做这件事的。所以,目前机器换人,归纳总结有三种工位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实际上还有很多。
eBots正是找到了装配线上的痛点,总结三种工位来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真正做到机器换人。这些也是客户非常苦恼的痛点,eBots把产品提供给客户,并且解决客户在目前为止很难逾越的一个难点。
13:16 想问一下夏老师,因为TSVC关注具身智能的投资已经很久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讲具身智能如何在机器换人中大显身手,作为投资人,替代这些工位的市场价值如何?为什么要替换?
夏博士指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首先,替代这些工位与未来的工人群体息息相关,制造业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曾经在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调研了200多家工厂。现阶段,年轻人已不再愿意进入工厂工作,包括在工厂中老一辈工人退休后,年轻人也不愿意接替他们的工作,导致工位空置,这是一件非常令人苦恼的事情。除此之外,人的因素中会受到情绪的影响,相对来说缺乏稳定性,容易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还有一些与劳动强度有关,许多工位由工人去做非常辛苦,越是辛苦的工位,也就意味着再去招下一代的工人去替补变得非常困难。随着用工难和招工难问题的日益严峻,自动化技术的价值不断升高,成为众多企业应对挑战的重要策略。除中国以外,尤其是回到TSVC一直主张的美国制造onshore,首先要把工人的问题解决好,这点至关重要,所以很多因素是与工人有着直接性的关联。
16:03 徐博士的eBots发现了这个痛点并且去解决,技术难点在哪里?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一下。
徐博士指出,从技术角度观察操作工是如何工作的,首先,眼睛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东西,第一个难点,是需要克服的3D视觉问题,成像时间如果需要一秒或两秒钟的时间会比较慢,对于精密要求非常高,能够看到比头发丝更为细微的东西,这些都是精密灵巧的组装。其次,速度要非常快,基本能够达到实时的效果,可以实时指导机器人两只手的运动,达到真正的精密且可靠的装配工作。
第二个难点,可靠性非常重要,许多训练AI模型我们都知道,模型过度自信导致漏报,过度自卑导致谎报,都会失信。把这些东西都组合在一起之后,发现在生产线上会出现判断失误或动作失误的情况,结果造成良率的损失,而在生产上做的都是高附加值产品。
eBots与许多客户都有合作,基本上每个客户都表示良率达到99.95以上,最终他们的希望值是要达到99.9995,也就是5个9后面再有一个5的良率水平,所以这也是一个超高难点。AI模型,既要有随机性又要有确定性,确定性的可靠性还要很高,随机性可以使多用途方面,模型能够像操作工一样自主学习很多东西,但是一旦操作工被放在某个工位上的时候,必须能够非常可靠地完成任务,不会造成任何的失误。另外,在工厂里,生产线周期确实很短,时间就是金钱,因此提高生产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eBots智能机器人,具备在不同的工位上移动作业,就像操作工一样的给他布置任务后就可以去做,这是通用性能方面。另外,灵巧与高精度,像绣娘一样拿起来一个很微小的东西就可以做起来。下面播放视频进行演示,eBots是如何很灵巧地去做这些小东西的。
演示环节:
现在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感官认识,这是一个基本的技能训练,两个机械臂的前端是镊子,在互相交替地来回传递东西,实际上工位上的动作非常多,通过深度学习,把机器人训练成可以抓取东西。例如在工厂里,细如发丝的0.6毫米的射频天线用在手机上,无序地放在一个容器里,机器人可以找到一个最佳点抓取起来,一个动作一个训练,可以使小东西能够灵活地进行,而且可以24小时不分昼夜地运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动作,相当于人的两只手抓着两把镊子在干活。
23:15 问一下夏老师,TSVC作为eBots种子轮投资人是看中了什么?为什么要投eBots?
夏博士表示,TSVC基金是做早期种子轮的投资,利用独角兽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天时”指市场宏观的时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在美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依然严峻,工人需求变得更加旺盛。实际上,许多操作工对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像绣娘一样,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做这件事,哪怕训练都不一定能够做好,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是市场端开始的好时机,现在正是需要有这样的解决方案。
“地利”是讲产品定位。做的产品,做的机器人用在什么方面?例如一般作为装料、卸料、码垛的机器人做的人非常多。TSVC之所以看中徐博士的eBots,因为他挑选了一个基本上是机器人里难度最高的精密加工,针对柔性。TSVC进行投资时分析,像绣娘一样做类似于穿针引线的活,传统的机器人根本做不到,确实是要求眼到、心到、手到,这些都能够无间的配合。同时还了解到,它的精确度已经超越了人类,精度达到22微米,即0.02毫米,这是非常高的精度,已经达到了微雕的层次,而且它是柔性的,这项技术的难度可想而知。
“人和”是看徐博士本人,他本人非常愿意接受高难度挑战,因为他过去在大公司里已经做到了高管,以及第一次的创业公司也很成功地被特斯拉并购,并且在特斯拉也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的职业生涯已经是很成功了。那么,在这之后他还愿意接受高难度挑战,的确令人钦佩。这类创始人有愿意挑战自己的勇气,并且有强烈的自我信念,一定会比原来在大公司做VP时还要难,一定比之前做新能源的公司难度还要大,所以非常看好eBots公司,他们认为一般的创始人很难坚持下去,既要坚持多年,还需持续地付出很多努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创业难度增大后更能静下心来打磨产品,这点也是夏博士非常欣赏的。因为真正的好产品,能够进到工厂里使用在生产线上做高精密的零件加工,这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做到的,必然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潜心打磨。
因字数限制,更多内容请收听音频
欢迎关注“TSVC“微信公众号观看视频,了解更多早期创投相关话题的干货内容!
加入日常交流群请看海报右下角二维码,添加TSVC小助手,获取更多分享。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