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知“足”常乐 ,坐“踝”不乱 ——康复科教你踝关节扭伤后如何进行居家康复
踝关节扭伤也是我们俗称的“崴脚”,多由于行走时突然踏在不平的地面上或上下楼梯、走坡路不慎踏空,或从高处跳跃垫脚落地,足部受力不稳,以及各项运动时,踝关节急转速度过快,踝部突然遭受的强大外力超过其生理限度,而导致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造成的扭伤。
一般分为内翻损伤,外翻损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
研究表明,扭伤过踝关节的人,再次扭伤的风险会增加两倍,也就是说,会形成“习惯性崴脚”。主要原因是:
1.扭伤会对关节稳定结构造成破坏,虽然这种破坏大多能自愈,但不能做到完全恢复如初,不稳定的踝关节自然容易再次扭伤;
2.踝关节韧带中有感知活动速度、位置等的“本体感受器”,对运动的协调性有重要作用,扭伤会对其造成损伤,从而增加受伤机会。
踝关节扭伤后如何处理?
崴脚受伤当时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后期康复的效果,所以,崴脚后正确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简单来说,应当遵循“PRICE”原则。
Protection(保护):可以使用石膏或者支具保护,使伤处不受进一步伤害。
Rest(休息):休息或制动,停止活动,避免患侧下肢负重。
Ice(冰敷):冷敷肿痛部位(冰块、冰袋、冷制品等)10—15分钟,每天数次(可每2小时一次)。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隔离,避免冻伤皮肤。
Compression(加压包扎):可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它可以阻止继续出血、预防严重的踝关节肿胀。踝关节在肿胀消退前不建议使用粘胶支持带包扎固定。
Elevation(抬高):尽量将小腿和踝关节抬起高过心脏水平(比如,躺下并在腿下放置几个枕头)。正确的抬高下肢方法应该是:踝关节超过膝关节,膝关节超过髋关节,髋关节超过身体水平位。
三大误区
1.无效的按摩揉搓:踝关节突发扭伤后我们需格外注意,不少患者在急性扭伤后就用白酒、红花油按摩揉搓,这是错误的!它会促使肿胀部位软组织毛细血管出血增多,炎症加剧。
2.盲目热敷:急性期热敷不仅会加重损伤,导致肿胀加剧,甚至会引起破溃起泡。
3.不及时就医:扭伤后未及时就医,还照常下地行走,会导致损伤加剧,甚至骨折错位。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最终留下踝关节疼痛、慢性关节炎、踝关节不稳、骨折不愈合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踝关节扭伤后的居家康复
1.锻炼踝关节的灵活性(伤后1周左右开始)
如果没有骨折等问题,受伤后48—72小时以后,就要开始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长时间休息不活动会导致脚踝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力量下降等一系列并发症。首先需要做的是放松小腿及踝关节附近紧张的肌肉,恢复关节灵活性。
转脚踝练习:初期小范围踝关节环绕练习。移动脚踝完成整个范围内的运动(上下,前后,绕环),整个过程中保证腿部不动,只移动脚踝,可以想象在写字。
2.锻炼小腿肌肉软组织的力量
崴脚本身就跟脚踝力量不足有关,因此,恢复脚踝力量是康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脚踝力量练习需要做以下练习,但一定记住遵循“无痛原则”,只要感觉疼痛就立马停止。
勾脚尖练习:采用站立位,将身体靠在墙上,背部贴紧墙面,保持脚后跟离墙面一个半脚的距离;双脚做勾脚尖动作,尽可能勾脚至最大幅度,可重复30—50次,直至小腿前侧有酸胀感。
提踵练习:提踵能够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提踵离心练习:找一个台阶或者凳子,脚前掌踩在上面,做快起慢落的练习,要求提踵1—2秒,而还原落下6—8秒。找一个台阶或凳子的目的是让脚跟悬空,下落时可以让脚跟落至低于脚前掌的位置。
什么情况下需要来院就诊?
在康复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一些情况,需要及时来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1.急性扭伤后肿痛非常明显,且伴有大量皮肤瘀青,有明显压痛和活动受限;
2.休息制动后肿痛慢慢消退,但是走路活动多时会有疼痛,伴关节肿胀(在不平的地面或楼梯上活动更容易发生);
3.肿痛好转,但正常走路或者运动时常出现“打软腿”,并可能伴跌倒等不稳症状;
4.曾经有踝关节扭伤史,运动中再次扭伤,且容易有反复扭伤或者关节松动不稳病史:
5.继发出现整个足踝部发红发热伴疼痛,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或复杂性局域疼痛综合症(CRPS)。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