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3分钟
播放:
3,030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简介】


房子,可能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最大的单笔开支。


本期的三位主播虽然身处北京、香港和湾区,但都恰巧分别在买房的过程中。本期播客,我们来认真聊聊,三地买房到底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节目将分为上下两期。在上期中,我们会讨论到各个城市的买房门槛资格、新盘和二手盘如何选择、房屋中介的参与方式以及各地选房的特殊偏好;在下期中,我们会分享自己如何判断房屋的投资价值、入场时点,办理银行按揭的猫腻和经验,以及国内外不同的房屋税费和持有成本等问题。


在你所在的城市,买房有什么特别的政策吗?欢迎你参与我们的讨论。


片尾音乐:这个城市—郝云


本期封面:由Siyu通过Midjourney绘制


【本期导航】


02:57 在香港,非永久居民买房需要交楼价30%的税金,交现金


05:32 在美国,买房没有任何政策上的限制,甚至持旅游签证都可以买


11:45 在香港区别贷款比例的主要因素是自住或非自住,而不是家庭的第几套房


14:09 美国政府对买几套房没有任何规定,但美国新房子很少


17:40 在香港买一手房和二手房大家会有一个很大的分歧,近两年出现很多二手“移民笋盘”


22:00 在美国因为是永久地权,所以买房主要是指买二手房,本质上是买那块地


31:50 北京的中介最大作用就是提供房屋信息,然后成交后收取手续费


36:30 在香港,中介甚至是会给买房者钱的(返佣)


38:53 在美国买房和卖房必须要有持证的房产经纪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


50:31 在香港跟国内差不多,也是可以通过各种App自己来预筛选


52:03 美国的房屋信息透明度非常高、非常规范、非常详细


55:14 在香港和内地完全做不到这么透明,在内地甚至很多信息(比如成交价)完全不允许披露


57:37 在北京选房要考虑基本上是预算、需求和区位(比如学区房),细节还要考虑楼层、户型和朝向,甚至还有一些默认的“行业黑话”


62:05 与内地不同香港开发商会强调户型的“明厕、暗厕”和“开放式厨房、封闭式厨房”


70:43 在湾区买房更看重的是那块地,能否加建、有没有院子、院子里有没有树、附近邻居怎么样等等


78:05 在香港买一个期房是有一定风险的,政府的规划甚至都会难以实现


【本期图示】


显示最终售价的湾区学区房:


典型的湾区独栋社区:


几百页的房屋披露报告:


北加州政府授权的房屋数据库,只有经纪人才能刊登和访问其中的信息:


【本期主播】


Siyu,坐标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硅谷搬砖工程师


烜赫,坐标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