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贫血非小事 ,食补有妙招
贫血,是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身体无法制造足够的血红蛋白(一种将氧气输送到血红细胞和身体各个组织的蛋白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 30 亿人患有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贫血引发各类疾病死亡人数达上千万。我国贫血人口概率高于西方,且女性高于男性。
贫血的表现
1. 皮肤黏膜苍白:最突出体征,指甲、手掌皮肤、口唇、睑结膜苍白无血色。
2. 易疲劳、犯困:最常见且最早出现的症状。
3. 头晕眼花、记忆力与注意力下降:严重时可致晕厥。
4. 心悸、气促:活动后尤为明显。
贫血的诱因
1. 失血过多:机体损伤、消化道溃疡、女性经期等持续性失血情况易引发贫血。
2. 营养不足:膳食不平衡、不良烹调习惯、胃肠道疾病等,造成铁、叶酸、维生素 B12 摄入欠缺。
3. 化学物质与射线:长期大量接触苯、除草剂、杀虫剂、化学染发剂、射线。
4. 生物因素:病毒感染等。
5. 慢性疾病与肿瘤:某些慢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可能引发贫血。
贫血若不及时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年轻人工作精力、孕妇孕期健康、老年人身体安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等。
食补疗法
铁、叶酸和维生素 B12 等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结合的原料,缺乏易致贫血,日常饮食调理很关键。
1. 补铁: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是主要来源,“铁三角”即红肉、动物血液和肝脏(如瘦猪肉、牛肉等)效果佳。与蔬果、豆类和谷类等植物性食物搭配食用,可促进铁吸收。
2. 补叶酸:动物肝肾、豆类、深绿色蔬菜和坚果等富含叶酸。
3. 补维生素 B12:红肉和动物肝脏是主要来源,蛋类、奶类和发酵大豆制品(如豆豉、腐乳)也富含。
饮食中可适当多吃黑芝麻、大枣、阿胶、黑豆、红糖、猪血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食物,以及深色蔬菜、水果、鱼类、禽类、红色肉类等富含铁元素食物。土豆、绿叶蔬菜、菜花、胡萝卜和白菜等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与含铁食物搭配可促进铁吸收。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科学食补,有效预防和改善贫血状况,让身体更健康。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