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用语言思考,还是为思考创造语言?」
「当孩子创造新词汇时,他们遵循什么规则?」
从梵语语法到神经网络,人类对语言本质的追问持续了二十五个世纪。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提出,我们大脑可能自带语言操作系统,这种先天机制解释了为何儿童能快速掌握复杂语法。但在AI创作小说、网络用语暴增的今天,语言学家们仍在激辩: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强调社会交往,莱考夫的认知语言学探索隐喻思维,与生成语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场辩论关乎更深的谜题——语言究竟是沟通工具,还是塑造思维的隐形框架?
本期节目将追溯这场千年探索:古印度学者波你尼(Pāṇini)如何系统化语法规则?索绪尔为何说「语言是形式而非实质」?当代三大流派怎样预测语言在元宇宙时代的演变?当我们试图破解大脑的语言密码时,是否也在重新定义人类的独特性?
【本期主讲】未央
【收听指南】
00:35 语言学学者的视角:脑洞大开的语言理解
00:57 语义学的奥秘:语言学中的意义研究
02:42 语言学的起源:古印度学者布尼尼与梵语语法
03:21 亚里士多德的思考:语言与现实关系的千年争论
04:09 格林定律:童话背后的语言学大神
05:35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影响哲学与文学的语言学革命
06:27 乔姆斯基的革命: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07:49 乔姆斯基的蝴蝶比喻:语言的内在机制研究
09:59 人类语言的无限性:有限句子生成无限表达
11:08 生成语言学的争议:功能语言学的兴起
13:04 莱考夫的隐喻理论:「时间就是金钱」的经典案例
15:22 现代语言学三大巨头:乔姆斯基、韩立德、莱考夫
16:09 机器语言的影响:日常交流方式的变革
17:14 多模态语言学:语言、图像与手势的融合
17:57 语言的探索: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
【关于我们】
感谢收听,欢迎留言、转发、收藏点赞!
片头/片尾曲:Z11 Studio
有事联系:[email protected]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