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49分钟
播放:
2,794
发布:
2年前
主播...
简介...
主播 | 吴琪
嘉宾 | 朱文轶 杨璐 王海燕
2000年之初是一个都市报特别活跃的年代。那时候发生一起重大案件,会有二三十家媒体赶到现场报道。吴琪说,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三联慢慢在寻找一套自己的方法——如何从社会事件和案件里看到更深的广度,做出有独特性的报道。
本期节目,“四代”社会部的记者重聚,聊聊做案件报道时的一些发现和思考:
案件报道的意义何在?
相比法律人士、犯罪心理学家,记者看大案的角度是什么?
从“劳荣枝案”到“吴谢宇案”,近20多年以来案件正在产生怎样的变迁?
【时间轴】
04:45 所谓大案,是极端碰撞中显露出的人性的某个棱角
06:28 我和土摩托之间关于报道意义的“辩论”
09:54 有时候记者的报道“好像什么也没说”?
18:35 采访到“完美叙述者”时,就要警惕了
21:59 网上的信息源,哪一类是相对可信的?
24:21 采访对象即使不说话,也透露了一种信息
29:50 和电视报道相比,文字媒体也有独特优势
34:16 当外部环境过于强烈时,可能会产生两种人
38:20 劳荣枝案到吴谢宇案,犯案动机的变迁
43:42 不同记者眼中,不同的案件“刺激点”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