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2分钟
播放:
1,434
发布:
8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


廖亦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

陈乐恒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博士在读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一位北大AI项目开发者,一位艺术理论研究者,共同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AI 对于艺术到底造成了何种冲击?为什么 OpenAI 和 Deepseek 会大火?现在的多种 AI 工具对于艺术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AI 来了,技法就不重要了吗?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我们对于AI到底在恐慌什么?欢迎收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AI 作为一种工具

01:01 目前的市面上的 AI 工具有哪些,发展情况如何?

02:11 Chat GPT 和 Deepseek 是怎么火起来的?为什么让我们感到震撼?

07:50 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音乐等AI工具有哪些,对艺术领域有什么影响?

10:50 Prompt 提示词对于 AI 工具的运用有多重要?

14:42 Deepseek+ 的形式是如何运用到艺术类的工作中的?


Part Two AI 对于艺术领域的冲击如何

20:45 AI 的出现对于艺术领域有哪些可见的影响与改变?

26:23 AI 的大众化是否意味着艺术门槛的降低?长时间训练磨练技法还有必要吗?

32:11 艺术审美与我们的感官和「肉身」之间的关系

35:27 AI 的发展是否真的能取代人的身体?

39:32 什么是 AI?什么是人?人的自留地在何处?


Part Three 我们与 AI 将走向何处?

43:01 AI 是否能够模仿人的情感?

45:00 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能否成长为类似的生命体?

47:45 人的主体性如何确立?

52:40 AI 对于设计师行业的实际冲击如何?

55:48 AI与人的关系会走向何处?替代、驾驭、臣服、共处?


【本期延伸】


鲍姆加登:德国著名哲学家。鲍姆嘉通的哲学立场上支持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和克里斯蒂安·沃尔夫的启蒙主义学派。鲍姆嘉通继承了莱伯尼茨与沃尔夫的「感性认知」,并系统地化成一门新的学科,并将它命名为「Aesthetics」。这是鲍姆嘉通对美学史的一大贡献,他后来被称为「美学之父」。


康定斯基: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康定斯基与彼埃·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康定斯基《构图8号》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化评论家、文学批评家。他提出的「灵韵」(光晕)概念,对于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有重要的启示。「灵韵」是本雅明在他的文艺哲学著作《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描述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指艺术原作的「独一无二性」,或「即时即地性」。


《镜与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M.H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于1953年的著作,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依然以其理论的前沿性和逻辑的精密性对当代学者产生着巨大影响。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同时它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该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把心灵比作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


片尾音乐:

「Burn out」@Kings Of The Rollers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