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期「求异存同」中,我们探索了“罗生门式叙事”在当代社会现象与个人生活中的深刻影响。以2024年备受争议的美国案件为切入点,我们深入探讨了 Luigi Mangione 的杀人事件如何在不同的叙事视角下被塑造成“勇者斗恶龙”的传奇,亦或是司法公正的考验。通
过分析媒体、司法系统以及大众对事件的多重诠释,我们揭示了叙事者如何通过“意向性”与“符号构建”影响公众认知。从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哲学中胡塞尔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理论,再到我们自身经历的一些不可思议的罗生门,我们也将讨论延伸至爱情与友谊中难以调和的主观性差异。面对多重视角,我们是否能从中捕捉真实?还是只能任由罗生门式的解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然?
最后,我们也分享了我们自己的钟爱的作品,从《搏击俱乐部》的不可靠叙事到谢安琪与麦浚龙的《罗生门》,这些复杂叙事又如何为读者和观众带来启发与反思?
欢迎加入我们,聆听这场关于事实与真相的对话。
【Luigi Mangione 其人】

来源:AP
【主播】
菁菁,影视打工人,IG:@yujingchenn
*开开,哲学搬运工,IG:@alex.yang.ykj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求异存同」:
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荔枝FM | Spotify | QQ音乐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蜻蜓FM | Amazon Music
【参考文献】
- Akutagawa, Ryūnosuke. Rashōmon. Teikoku Bungaku, 1915.
- Derrida, Jacques. "Structure, 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s." Writing and Difference, translated by Alan Ba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pp. 278–294.
- Fincher, David, director. Fight Club. 20th Century Fox, 1999.
- Kurosawa, Akira, director. Rashomon. Daiei Film, 1950.
-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Routledge, 2012.
- Zahavi, Dan. Husserl’s Phenomen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謝安琪, and 麥浚龍. “羅生門.” 羅生門. 作詞 黃偉文, 作曲 伍樂城, 環球唱片, 2012.
【本期时间码】
00:47 Luigi Mangione到底是谁
03:05 Luigi Mangione 的社会形象与案件叙事的浪漫化
04:54 社交媒体和流行文化对案件形象的塑造
10:49 罗生门现象:案件叙事的多样化解读
12:34 为什么Luigi Mangione是个特殊的罪犯?
18:20 罗生门的叙事已经让这个杀人事件“偏离了原来的诉求”
19:30 Luigi事件对于司法体系以及公平的挑战
27:56 菁菁浪漫关系中的罗生门:善意的举动为什么总被误解
35:07 开开的旅行故事:如何在不同叙事中找到真实
49:00 谢安琪与麦浚龙的《罗生门》解析:爱情中的罗生门现象
54:00 文艺作品中的不可靠叙事:从《罗生门》到《搏击俱乐部》
01:14:10 总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罗生门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 片头:《Fight Club》OST
- 片尾:羅生門,麥浚龍 JUNO x 謝安琪 KAY,2015
【本期节目题图】
- 图片:Getty Images, 2024
- 「求异存同」节目视觉设计:Yuqi Wang,IG: @djgfmu
【联系我们】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求异存同」
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荔枝FM | Spotify | QQ音乐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蜻蜓FM | Amazon Music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