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邀请到我在巴黎的好朋友核桃,法语专业出身,本科期间法国里昂交换,毕业后来巴黎读翻译硕士,目前在巴黎读翻译学博士。
她也与法国很多奢侈品品牌合作,担任文案翻译,有时候看到一些品牌中文广告的时候,我知道,背后的翻译就是我眼前的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孩呀。
而我呢,也对翻译一直很感兴趣,研究生阶段在英国读翻译,毕业后从体育传媒的翻译做起,不间断的做了很多翻译相关的工作,在巴黎也佛系接会议翻译的工作。
说到中英法三语的互译和背后的语言文化,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这期主要聊了读博的心路历程,以及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大概跨越十年的人生。
这人生最珍贵的十年青春:
核桃从国内来到法国,度过了本科交换、研究生,毕业工作,赶上yi情,思考之后选择读博,同时也在继续做翻译的工作,最近还出版了译作。
我从国内到了英国,后来走进非洲,回国工作,再次来到欧洲。十年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可以梳理出很多条脉络,你说不清哪条是主线,哪条又是支线。
但我总觉得,经历过的,都算数。
我们近三个小时的播客,是沿着求学/学术这条脉络展开的,但后来我想了想,学术不仅是我们人生图纸上的一条暗纹,它也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交互的方式。
世间八万四千法门,无论做什么,只要带着觉知,就都是修炼。而我们俩,恰巧都选择了学术修炼这条路,但我们的学术之路又是如此不同。
这期播客一刀未剪,我以这种不带修饰,原生表达的方式,记录我们此刻的叙事。
人是会被大脑欺骗的动物,人做事,大脑会帮你找各种理由,让你做的事情合理化。此刻的叙事,或许再过三五年,又会成为另一个叙事的子集,但不管以后怎样,这一刻,我们在真诚表达,非常美好的下午,非常心流的对话,谢谢核桃;)
.
💡 本期内容要点:
- 法国文科博士的非典型路径
- 翻译学博士到底在研究什么
- 读博的日常routine
- 为什么建议读博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工作/副业
- 为什么80%的博士候选人都会后悔读博
- 做一个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选项,但是不读博,我会后悔
- 学术不是乌托邦,而是大大小小的项目管理
- 读博是一场修炼,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荣耀是你,孤独也是你
- 如何高效阅读文献
- 研究的创新是怎么来的
- 为什么gpt/deepseek写不了你想要的论文
- 人工智能的发达和普及,其实对普通人的智力要求更高了
- 博士期间的研究训练是怎样的,不读博可以自行训练吗
- 翻译硕士期间的训练,英国vs法国
-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以及他们了解中国的途径
- 期待《好东西》巴黎上映,终于可以在海外看到中国的女性主义了
.
🎵 本期音乐:
We Pray (Tini Version) - Coldplay, Little Simz, Burna Boy, Elyanna and T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