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VC举办了《打造下一个独角兽》讲座第23讲。本次讨论从点到面,从宏观策略到具体投资创业的案例,来探讨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创业的机会和挑战。

嘉宾:
徐征博士,TSVC风险合伙人,eBots及Silevo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
傅建明博士,Suntint及Silevo 联合创始人,美国能源部评审委员会成员
夏淳博士,TSVC联合创始人
我们都聊了什么
00:00 活动概要 嘉宾介绍
02:33 当前大家都在讨论的新能源包括了哪几类?有哪些主要的技术环节?请傅博士给我们科普一下,当前新能源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从近期到10年的远景有哪些赛道可以布局?
07:46 从创业者的角度,傅博士觉得在这些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创新?
11:03 请徐博士来讲一下这么多的技术环节和应用领域,在投资方向与赛道上,目前比较突出的,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能源代表性的企业或者创业公司,举例分析一下他们的机遇和挑战。
18:51 我们知道 TSVC在能源投资领域一直都在布局,请问夏淳博士TSVC在能源领域投资聚焦了哪些赛道?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机会在哪里?如何判断这个项目的潜力?用一些具体案例来说明一下。
30:03 傅博士您现在还在担任美国能源部评审专家,请您介绍一下,美国新能源战略性策略的理解,还有美国政府在这种大背景下有哪些激励政策,这些政策对能源领域各个赛道的创业和投资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36:50 结合新能源领域的独特性,国内新能源制造业在当前地缘政治及产业生态下该如何布局?
50:21 徐博士和傅博士曾经是合作伙伴,成功地创立了Silevo公司,任ceo和cto两位创始人。你们也是新能源领域的成功创业者,能不能讲一下你们的故事?结合你们自身的经历,来聊一聊该领域创业和其他的高科技领域创业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进行投资和创业时,会有什么样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56:35 各位专家有没有一些建议帮助我们在新能源投资中降低风险并增加回报?
57:42 请问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新能源投资的回报率,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59:47 和其他发电方式相比,比如水电,页岩气发电,核电,太阳能发电,那么目前来说太阳能发电是目前最便宜的吗?
01:00:23 电池结构件类似科达利这种领域还有没有新的投资机会?窗口有没有关闭?
01:02:36 TSVC投资绿色能源方面的芯片公司吗?
01:03:15 能介绍一下永磁电机发电相关情况吗?
01:05:04 请问各位老师看好用天然气发电给矿机算力机使用吗?
01:05:42 各位老师好,我是ALEX Yang,目前在宾大读研,对于新能源、ESG和 Climate Tech都很感兴趣,之前有读过一些2004至2008年时期的 Bubble,在各位看来,我们有什么从当年学到的经验呢?
01:08:05 和太阳能板搭配的家用储能电池,目前是十年寿命,大概8000刀一块电池,未来比如五年内性能有提升空间吗?价格有下降空间吗?
01:10:16 如果我作为一个有产能能力的中国企业家,怎么去找能转移方向的企业进行合作,能够出海并且出海后运营的很好,达到赚钱的目的呢?
提到的公司/项目
•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
• 光伏
• 锂电池
• 开源大型模型
• 云计算
• 上市公司Quantum Scape
• 固态电解液
• Automat专门做电解液化学配方的公司
• H2U专门研究绿色氢能源
• Franklin家庭储能
• 碳排放
当前大家都在讨论的新能源包括了哪几类?有哪些主要的技术环节?请傅博士给我们科普一下,当前新能源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从近期到10年的远景有哪些赛道可以布局?
傅建明博士表示,新能源这些词儿有时候都是混着用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还有密切相关的是说如何控制全球的天气环境。新能源一般讲有太阳能、风能,其实核能也是可再生能源,还有海洋的波浪,以及用作生物燃料,氢能这些都算是新能源。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环节,第一是怎样去收集这个能源?比如说有光伏,或者是集热器,仅从太阳能利用率来讲的话,就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然后集热或者集能了以后,再下一步就是怎么样去储存,以及传输和利用,在这些环节上面都会有机会。像太阳能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比较熟悉。在光伏领域,国内现在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方面,还有在风能方面中国也是一个制造大国。未来为了把太阳能的利用更加低廉和高效,这个方向的技术还在不断地推进。
能源的储存有几个方面:一个是说,这么多的可再生能源上网了以后,有时候不太稳定,时间上也有不确定性,所以需要有在上网的网上面有一种储存,用电池,也谈到过用水库,或者其他的一些方法储存能量。比如最典型的就是锂电池的发展,这方面最开始发明于美国,后来慢慢发扬光大,中国的锂电池制造业继续发展的话,在提高效率和能量密度方面,也是一个关注的方向。另外提到的环境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提高转换效率,因为无论是使用像电机、机器人,还有储存,以及从太阳能的转化为直流电源转化为交流电源,这里面用的逆变器的各个方面,都会用到半导体,我们现在用的更多的是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氮化钾这些会用更加高频的效应,变得更加高效,所以这个方面可以有效的提升转换效率,这也是个很重要的环节。
从创业者的角度,傅博士觉得在这些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创新?
傅建明博士表示,各个领域都会有一些新的,那就讲我比较熟悉的一些地方。像光伏,我们现在用的光伏主要是以硅为基底,这个硅基的制造其实也消耗蛮多的能量,现在有一种新的,比如用其他薄膜的方式,可能会有更高的效率,未来这些也是一个关注的方向。锂电池未来的发展,一个是需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寿命,因为锂电池使用寿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再有一个就是充电和放电的速度怎么样去提高。还有转换环节相关的,现在碳化硅还没有得到非常广泛的利用,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讲得更细一点的话,就是这里面需要的晶体,本身的生长速度就太慢了,现在有很多公司都想用一种新的方式解决这些细节的问题。实际上在光伏领域,我们中国的公司在抠细节的各个方面有最新的创新,已经发挥到极致。在其它领域,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地关注,就像刚才讲的几个环节。
现在美国这些创新公司,其中也有很多是偏向于管理或者是财务,或者是如何做营销和销售,以及如何把这些能源有效的与世界联系起来,让管理销售环节更加高效,比较容易的就能找到你的客户,然后去管理整个能源系统这些创新方向,这些方面也有很多创新的机会。
请徐博士来讲一下这么多的技术环节和应用领域,在投资方向与赛道上,目前比较突出的,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能源代表性的企业或者创业公司,举例分析一下他们的机遇和挑战。
智慧基石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雷鸣表示,大多数创业者一直以来都选择使用大厂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而很少有人自己尝试构建基础设施。比如,在早期,创业者可能会使用一些建站工具,后来则转向使用开源系统,而现在则采用开源大型模型和提供API的解决方案。根据雷鸣的观点,这种转变是合理的,因为像OS级别的并非一般人可以做。就云计算而言,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云计算创业企业,但最终,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仍由那些最早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的巨头公司垄断。
徐征博士表示,我们现在讲的是能源,实际上从物理原理来讲,能源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能源只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所以并不是说谁用了多少能源,从能量守恒定理,整个宇宙能源是一个常数。那商业方向在哪里呢?就在把能源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这就是市场机遇。比如一百年前大家把太阳的能源,石油燃烧变成热能,机械再发电,汽车动力等等不同形式进行能量转换。而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大气污染造成的全球变暖,其主要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太大,所以各个领域都在说去碳化,要把整个碳从能源结构上面给消除掉,那碳的能源实际上还是从太阳来的,几亿年前形成的化石燃料,从石油、煤,或者天然气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能源又被我们给释放出来供大家使用,现在碳回到大气当中,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受到很大的影响。那现在,我们不要用碳回到最原始的,太阳能变成碳转换成能源,直接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从过去15年一直到现在,光伏发电是非常容易获取,最便宜的一种手段。
那现在看总体的碳排放量的几个领域,第一个是光伏使用的发电;第二个是汽车,希望电动汽车充的电都是风能发的电;第三个最大排放量,就是工业以及商业建筑的取暖,还有工业合成的化工,或者钢铁工业等等,这些地方需要用到好多碳的加热,也是一个很大的碳排放,这部分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大家可以往这方面想下面的机会是什么。很多人说工业造成污染的那部分,用绿色的氢能来替代,也就是用太阳光伏来电解水,然后产生的氢能,或者用太阳能热分解水,直接把水分解产生氢能源等等。然后还有就是保留的取暖方式就是烧煤,或者天然气取暖,这些都是碳排放量。从宏观来讲,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怎么在人类活动的过程当中,使得能源的来源和碳分开,因为人类活动就需要能源,包括原始社会的时候,吃也是一个能源的来源,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所说的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都要买车,买车就意味着碳的排放量不断的增加,像美国现在碳排放量实际上是减少了,中国或者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一直在增加,那怎么使得碳排放量减少?就是发电和交通这两大部分,发电的话用光伏,需要储存起来,而电池储存很重要的就是使得电网的稳定。另外一项技术就是高压直流输电,这种高压输电的距离很长,可以从中国的大西北一直输到北京或华东地区到上海等等,或者欧洲的话,从撒哈拉大沙漠里面建太阳能电站,可以直接输到德国去等等。这不只是能源的输送非常有效,而且它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太阳能不再受天候的影响,使能源可以进行全球性的输送,跟现有的输电电网对比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如果使得电网稳定的话,一个方法是电池,另一个方法是氢能,但是电池储电的时间不是很长,要时间长的话,另外可能要用氢能,把电变成氢能再通过燃料电池去发电,但是这个效率比较低,因为电变成氢能效率只有60%都不到,燃料电池的效率也就60%,算出来转换效率就在40%以上的,是不值得去做的。现在主体投资的一些重要的公司,我觉得固体电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因为它使得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可以非常快,不用再等一个小时,可能10分钟就充完了,同时可以达到500英里以上很长的航程。在硅谷很多公司都在做,做到最大的上市公司Quantum Scape,当初的市值达到500亿美元,现在少一点了,30-40亿美元,还是非常瞩目,大家都对他很看好。那固体电池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固态电解液,它使得固体电池能够变成现实。
因字数限制,更多内容请收听音频
欢迎关注“TSVC”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早期创投相关话题的干货内容!
加入日常交流群请看海报右下角,添加TSVC小助手,获取更多分享。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