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分歧如何演变为暴力?」
「当言论对立升级为子弹,我们失去了什么?」
「美国的政治暴力正在成为常态吗?」
查理·柯克遇刺事件标志着美国社会裂痕的彻底爆发。这位被视为「未来总统」的保守派领袖在演讲中遭到狙杀,折射出政治对立已从理念之争滑向肉体消灭。这种现象印证了社会学家克雷格·卡尔霍恩的「对抗性政治」理论——当群体间无法达成基本共识,暴力便成为最后的表达方式。
为什么政治新星的陨落会加剧社会分裂?枪支泛滥如何成为政治暴力的催化剂?当刺杀从个案变为模式,民主制度将面临什么挑战?
【本期对话】
观察者一号:喜欢美食美酒美女的快乐幸福的知性小女孩
观察者二号:爱好同上的有自己小世界的大小孩
【收听指南】
00:00:26 政治新星陨落:31岁未来总统遇刺,特朗普降半旗悼念
00:01:28 致命枪击:辩论中130米外精准命中,大学生嫌疑人
00:04:04 刺客画像:键盘侠的政治谋杀,动机成谜
00:05:52 组织奇迹:18岁创立「美国转折点」,遍及3500所校园
00:07:34 政治网红:月均600万听众的年轻保守派之声
00:14:13 立场争议:反LGBTQ言论树敌无数
00:18:28 政治余震:刺杀引发「杀鸡儆猴」效应
00:21:25 粉丝力量:助特朗普在年轻人中的支持率飙升10%
00:24:54 历史镜像:马丁·路德·金式悲剧重演?
00:30:28 现实反讽:谈拥枪时遭遇枪击
00:33:30 资本反应:枪械公司股票暴涨6.7%
00:37:35 政治暴力:美国刺杀文化常态化警示
00:40:46 帝国飘摇:多重危机中的美国
【关于我们】
《比较世界》,观察世界、比较古今、度量变迁,为所有改造官(听众们)改变世界提供参考。
每周六更新。您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等平台关注我们。欢迎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