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95分钟
播放:
3,488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嘉宾介绍
樊百乐:知名法律博主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长期从事法律科普工作,在司法判决标准、证据法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实务经验,擅长从法律视角解析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法律逻辑与争议点。
朱光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刑法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比较刑法、性犯罪法、法社会学等,对性犯罪的法律界定、司法实践中的程序正义以及社会治理中的法律问题有系统研究。
节目介绍
2025年7月25日,武汉市经开区人民法院对2023年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行为不构成性骚扰,引发舆论广泛讨论。该事件从单一的疑似性骚扰指控,逐渐演变为涉及性骚扰法律界定、证据采信、学校处理程序、网络暴力、舆论审判等多重社会议题的综合事件。
本期《热搜时代》邀请到知名法律博主樊百乐与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光星,从实体法与程序法角度剖析案件,探讨判决中关于“是否有湿疹”的举证细节、“道歉信和录音录像”的采信原则,解读民事案件“高度盖然性”标准,以及自2020年以来新民法典颁布后首次公开的性骚扰法律判决构成要件。
节目深入探讨:法院判决中认定 “不构成性骚扰” 的核心证据是什么?性骚扰一定要“与性有关”以及“针对特定人”吗?原告是否涉及诬告?面对性骚扰,受害者应如何合法取证?高校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遵循怎样的反性骚扰机制和行政处罚程序?
通过两位嘉宾的专业分析,节目旨在厘清事件背后的法律逻辑与社会争议,为听众提供理性看待此类事件的法律视角,推动对性骚扰防治、司法程序正义及网络暴力治理的深入思考。
本期主题
00:02:14 案件回顾:武大图书馆疑似性骚扰事件始末
00:06:19 判决争议:性骚扰的法律界定
00:10:34 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辛普森案
00:13:53 本案中性骚扰构成要件:与性相关、特定对象、违背意愿
00:15:20 判决依据:民法典无详细规定,法院借鉴学界观点
00:21:47 强制猥亵侮辱罪:站在被害人的角度,而非目的犯
00:25:11 证据链分析:法院为何不采信道歉信?
00:34:44 民事判决中的“高度盖然性”
00:37:04 肖某某湿疹证明的法律认定逻辑
00:42:18 杨某某拍摄视频取证的合法性与证明力
00:47:16 隐秘性高、取证难度大,性骚扰维权中的困境
00:52:29 日常遭遇性骚扰时,如何保留证据维权?
01:00:00 诬告的法律界定:败诉是否等于诬告?
01:06:14 舆论审判与网络暴力:维权的双刃剑
01:15:13 武大错在哪里?校方处分的程序瑕疵
01:27:06 高校责任:性骚扰防治机制的缺失与反思
01:31:31 武大事件的社会启示:性骚扰防治、司法正义与网络治理的平衡
关于《热搜时代》
本节目由「新浪新闻」出品
在热搜沸点捞真相,于流量漩涡中思考
邀请你熟悉的行业大佬、让你惊喜的故事王、比段子手还清醒的学者
在数据洪流里玩真人版“大家来找茬”
上热搜是故事的开始,不是结局。
幕后制作
出品人:小丛
监制:大柱
策划:小泽、小勇、小郭
运营:大博
后期:大爽、无相
设计:微疯、章节、高兴
欢迎在微博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热搜时代 即可找到我们。
加入听友群或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Trending-Now。
我们还有科技播客节目《赛博对话》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樊百乐:知名法律博主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长期从事法律科普工作,在司法判决标准、证据法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实务经验,擅长从法律视角解析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法律逻辑与争议点。
朱光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刑法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比较刑法、性犯罪法、法社会学等,对性犯罪的法律界定、司法实践中的程序正义以及社会治理中的法律问题有系统研究。
节目介绍
2025年7月25日,武汉市经开区人民法院对2023年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行为不构成性骚扰,引发舆论广泛讨论。该事件从单一的疑似性骚扰指控,逐渐演变为涉及性骚扰法律界定、证据采信、学校处理程序、网络暴力、舆论审判等多重社会议题的综合事件。
本期《热搜时代》邀请到知名法律博主樊百乐与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光星,从实体法与程序法角度剖析案件,探讨判决中关于“是否有湿疹”的举证细节、“道歉信和录音录像”的采信原则,解读民事案件“高度盖然性”标准,以及自2020年以来新民法典颁布后首次公开的性骚扰法律判决构成要件。
节目深入探讨:法院判决中认定 “不构成性骚扰” 的核心证据是什么?性骚扰一定要“与性有关”以及“针对特定人”吗?原告是否涉及诬告?面对性骚扰,受害者应如何合法取证?高校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遵循怎样的反性骚扰机制和行政处罚程序?
通过两位嘉宾的专业分析,节目旨在厘清事件背后的法律逻辑与社会争议,为听众提供理性看待此类事件的法律视角,推动对性骚扰防治、司法程序正义及网络暴力治理的深入思考。
本期主题
00:02:14 案件回顾:武大图书馆疑似性骚扰事件始末
00:06:19 判决争议:性骚扰的法律界定
00:10:34 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辛普森案
00:13:53 本案中性骚扰构成要件:与性相关、特定对象、违背意愿
00:15:20 判决依据:民法典无详细规定,法院借鉴学界观点
00:21:47 强制猥亵侮辱罪:站在被害人的角度,而非目的犯
00:25:11 证据链分析:法院为何不采信道歉信?
00:34:44 民事判决中的“高度盖然性”
00:37:04 肖某某湿疹证明的法律认定逻辑
00:42:18 杨某某拍摄视频取证的合法性与证明力
00:47:16 隐秘性高、取证难度大,性骚扰维权中的困境
00:52:29 日常遭遇性骚扰时,如何保留证据维权?
01:00:00 诬告的法律界定:败诉是否等于诬告?
01:06:14 舆论审判与网络暴力:维权的双刃剑
01:15:13 武大错在哪里?校方处分的程序瑕疵
01:27:06 高校责任:性骚扰防治机制的缺失与反思
01:31:31 武大事件的社会启示:性骚扰防治、司法正义与网络治理的平衡
关于《热搜时代》
本节目由「新浪新闻」出品
在热搜沸点捞真相,于流量漩涡中思考
邀请你熟悉的行业大佬、让你惊喜的故事王、比段子手还清醒的学者
在数据洪流里玩真人版“大家来找茬”
上热搜是故事的开始,不是结局。
幕后制作
出品人:小丛
监制:大柱
策划:小泽、小勇、小郭
运营:大博
后期:大爽、无相
设计:微疯、章节、高兴
欢迎在微博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热搜时代 即可找到我们。
加入听友群或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Trending-Now。
我们还有科技播客节目《赛博对话》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太平山顶汉堡店老板
3个月前
印度尼西亚
23
武大图书馆案本是一场闹剧,但法院的判决详实有力,标志着法治精神👍并没有像被舆论裹挟后屈服的武汉大学👎
formylover
3个月前
广东
19
学校但凡作为那么一点点都不足以发展成现在这样
MichaelLai
3个月前
广东
10
当下社会性骚扰现象严重吗?有点严重。但就事论事,武汉大学这个案例不是。男女生理机制不同,男性的自慰方式与女性差别很大,涉案肖同学的触摸方式虽然不雅观,但实现不了性快感,且如果出于自慰目的反而会增加难受程度。因此判决书中才会出现例如不是惯用手的细节描述。
不过对于女性来说,要切实理解是存在困难,更何况女拳猖獗的大环境里,我不听我不听成为某些人的时尚主流,不可能听进去,于是形成各说各话相互攻击的局面。
男嘉宾出于性别特征,是能充分理解个中细节的,但碍于各种原因不可细说,否则就有性骚扰嫌疑,给自己找麻烦。这是本节目最可惜的地方。
怀春
3个月前
江西
8
1:09:36 对 可以去溯源一下,到底是谁漏出去的,网上对杨的审判都像是网友自己写的剧本,那我也可以替肖写个剧本: 肖故意做的一个局,先是当面假装认罪让杨在心里坐实他在性骚扰,然后又装纯情大学生翻供不承认性骚扰激怒杨,当杨写了公众号后,又自己漏了自己的信息,来个苦肉计,利用一下男性同胞的“苦女权久已”,加剧了两性对立,然后美美拿着ngo的资助,这个剧本也是可以走得通的
MichaelLai
3个月前
广东
7
50:51 角色性别一换,整件事情会截然相反。哪怕退一万步说有某位极个别女性以隔着衣物自慰方式于公共场合性骚扰某位男性,被侵犯的男性如果拍下视频施以控告,就算证据确凿最终判决结果大概率也会是拍视频者败诉且被反判性骚扰。
不过,我个人倒是认同这样看似不合法理的判决。
首先因为女性不太可能有此类行为,即使有也是极个别个例不应过分强调。其次是当今社会仍然是以男骚扰女居绝大多数情形且举证确实困难,女性相比男性更需要得到保护。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让某些偏激的女性能理解我们现在的社会总体是在道义层面努力保护女性甚至偏袒女性,只是出于传统习俗和观念,实践层面落实还有待继续改进。但也要意识到这种改进一直没有停止,不应过分放大不足同时又全面否定社会的总体努力与成果。
节目中其实男嘉宾已经苦口婆心阐释了此观点,但似乎连女嘉宾们都没有完全买账。迈向理性之路长夜漫漫。
ID村雨
3个月前
北京
7
遭遇性骚扰,该怎么维权?
怀春
3个月前
江西
6
21:25 听到这感觉如果女性一直对于“被投射性欲望”感到恐惧,那么性骚扰就永远无法杜绝——性骚扰源自于女性的恐惧。为什么男人对于自己“被女性投射性欲望”不会感到困扰或者恐惧,两性之间的这个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男人在两性情境中的安全感如此之高。和社会对男性欲望的包容和男性在“性”领域的行为永远有兜底即使没有兜底也不会受到名誉上的惩罚,有关系。
Janic
3个月前
上海
5
1:10:43 已经证实 这几个人确确实实就是同一个高中微博打假就是个笑话
荔枝在奥斯丁喝茶
3个月前
北京
4
果然是一场好普法 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任重道远
AnarchyC
3个月前
上海
3
点赞,就事论事,没必要全归在性别对立上
王老哏啾啾
3个月前
北京
3
对事件的片面了解 和关注点不同 理解不同 让身边小范围的人都对此事件有了激烈的讨论。不过还好在这类事情上 逐渐有人敢站出来维护自己,而不只是“算了”、才能让法律法规等方面变得更加完善 更让人信服
迦陵频伽
3个月前
湖北
3
13:30 辛普森案我之前知道,我也给朋友用这个举例说过说过法院判无罪是因为不够性骚扰要件,但是好奇辛普森都在媒体上承认了也没办法嘛?
青年Justin
3个月前
山东
3
抛开事实不谈(手动狗头保命)
学术不端或许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了
蕾老虎
2个月前
浙江
3
21:01 问题在于它如果挠胳膊挠脸,没人会搭理它,但是它在公共场合挠私处,而且动静大到桌子晃动,再用生病来替它开脱就不合适了吧!
HD653515u
3个月前
浙江
2
节目好赞👍
HD597
2个月前
北京
1
武大这个案件彰显了一个不能避免的趋势,就是对女权的过分放大和过度保护,进一步讲可以归结为对弱势群体的过度保护和所谓的“赎罪”情结,现实中最明显的案例就是“hei命贵”事件,因为早年的“hei nu”的买卖行为,某国自上世纪就开始对此的“悔过”思潮,结果就是现在某国的意识形态被日臻严重的“白左”思维所控制,我们只知道“佛洛伊德”悲剧,相反,大量的“零元购”却被容忍甚至保护;某大学校长说了些有种族主义倾向的言语,结果就被迫辞职。所以,具体到本案,根源就是那位女士把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以保护女性为终极的挡箭牌,完全无视他人的合法权利和应有的正当社会评价。武大这位女性的穷追猛打,开始是维权,后期我认为就是在维权幌子下以我为尊的一种个人满足和自我陶醉。所以对此个人认为应予以高度警示,谨防过度保护女性及弱势权利的思想蔓延,否则会滋生恐怖主义和极端种族主义的成长。记得上海地铁前些年有女性搞行为艺术,头戴面罩,身着暴露,举牌曰“我可以骚,但你不能扰”。我认为应该改为“我可以骚,我说你扰就是扰!”,也就是说,可能将来旁光扫一眼身着暴露的女性,或者挤地铁时不小心碰了她一下,从女性角度看都是性骚扰,这种过度自尊从另一面就是过度自卑;再者, 女性维权无可厚非,但是维权是要有代价的,尤其是滥用权利维权,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武大这个女性此案中没有付出应承担的代价,而那个男生可能要背负很多的骂名和歧视,立法者对此应予以反思;最后想说的是,性骚扰无法准确定义或进行概括,就如刑法中的猥亵一样,但不影响具体案件中对涉案行为的司法具体认定,所以,与其对性骚扰的行为进行界定,不如提高司法审判水平,通过具体案例给民众予以正确的行为指引。
听博客结果听的是拳师拳法
3个月前
广东
1
观点很中立,讲的很好!不像别的频道道理一套一套的,坐在椅子上的屁股是歪的!
momo_go0F
2个月前
广东
1
很棒的一期节目。两位嘉宾一方面以律师业内的视角给大家解析了本次案件双方提出的证据及其证明力的大小,也用天平的例证解释了民事案件判决的基本逻辑。同时又超过个案本身说明了现有法律实行的一些问题,和实际生活中我们切身遇到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个人觉得这个案件无疑会成为和扶不扶,正当防卫等一样在我国法治历史上留下印记。它在法律判决,学校等行政机关处理,社会大众心态方面都会有大的影响。我们一方面要了解现行法律对此如何判决,也要推动如何更好的处理以后类似的事件。毕竟制定法律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实践中总会有些不明确的灰度区域,在这类热点案件中大家会仔细讨论分辨这些灰度区域,更能权衡各方利益来完善规则。
HD631040t
3个月前
新加坡
1
1:10:40 那位女生一直都在好嘛…她被开盒了
星辉白尘
3个月前
上海
0
1:00:29 法律上确实不符合诬告,杨某引起愤慨最后被指责诬告的主要原因就是她灼灼逼人,错告网暴之后,选择不二审继续挑衅,谁都会怀疑她的意图,没有比那段b站上的嘲讽更让人恶心作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