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第三十二
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馀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典故
《韩诗外传》齐景公游牛山北望齐“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言毕涕泪沾襟。
《论语·子罕》孔子对一去不返的流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楚辞·远游》“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
《庄子·渔父》
字句
俯仰:
1)举动;举止。《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 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 秦王 之俯仰。
2)低头和抬头。《墨子·鲁问》:“大王俯仰而思之。”
3)比喻时间短暂。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九秋:
1) 指秋天。 晋 张协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2) 指九月深秋。
3) 九年。 汉 张衡 《南都赋》:“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
对比阅读
情诗
张华
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
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
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床。
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
拊枕独啸叹,感慨心内伤。
咏怀诗
阮籍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
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
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
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