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6分钟
播放:
160
发布:
3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哎呀,又一晃两个月过去了。这期我请来了 7 年的网络朋友铁窍当嘉宾。她在国内一所大学读社会学大四。大学主张自由分组,她又转了专业,观察到总有那么一群人黏在一起,最终毕业论文研究的也是某专业某年级 50 人的小组合作机制。


我们对小组作业的价值观很不一样。我的大学随机分组的,所有评分标准都公开透明,而我每次都全力以赴,这个逻辑也延续到了职场里。但在铁窍的研究里,只有一个人表现出了和我类似的态度。


据铁窍说,小组合作在中国是一个没什么人研究的话题,中国高校为何采取这种学习法也成谜。我们快乐地聊了聊小组合作的真实情形、系统漏洞以及各自的感受,怎么提高效益和意义感,怎么让它和真实世界建立联系。只能说解构让人精神抖擞!


时间线 Timeline


03:46 大学小组作业自由分组的2个维度、4种模式


10:21 英国大学VS中国大学:为什么大家不关心小组作业?


12:32 重新认知小组合作的价值:有人被老师邀请做课题


16:35 干小组合作就像当流水线工人,老师也不会解释太多


22:16 成功的小组合作法则:识人、动机和深度参与


32:38 自由分组的社交舒适圈和恶性循环


38:35 怎么就升华到了职场生存学?


41:56 真实世界的小组合作是相对随机的


43:55 想在组里如鱼得水需要什么环境、素质和技能?


47:03 为什么有人更喜欢随机分组?


57:05 成功的合作学习应该具有什么要素?


1:02:45 基于ASK模型,继续讨论素质和技能


点击查看飞书妙记文字稿






延伸阅读 Reference



  • 根据5月与朋友的交流,我得知大学正在有意识地推进随机分组,加入种族、性别、年龄等变量,尽可能让学生和不同的人一起协作,这属于包容政策的一环。

  • ASK模型:A=Attitude(态度), S=Skill(技能), K=Knowledge(知识)

  • 《不平等的童年: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作者: [美] 安妮特·拉鲁,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译者: 张旭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作者:程猛

  • 惯习(habitus)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发明的概念,强调的是个体通常在家中学到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套对文化、社会和自己未来的特质意向。

  • 跨文化背景下对比自由分组与随机分组的实验研究


Rienties, B., Alcott, P., & Jindal-Snape, D. (2014). To let students self-select or not: That is the question for teachers of culturally diverse groups.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8(1), 64-83.



  • 成功的合作学习应该具有什么要素?


马兰,盛群力.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合作——合作学习基本要素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8(18):29-34.


BGM via YouTube Audio Library


Jazz Apricot - Joey Pecoraro(YouTube Audio Library)


STAFF


策划剪辑:我自己


文稿整理:铁窍


封面设计:枕棉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收听渠道: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QQ音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Zephyr_rSYS
3年前
2
舍友推荐速速来听!
五盐
3年前
2
40:11 有一种…主播一定要讲出自己脑中所想而不很在乎中心论题的感觉。铁窍试图拉回但是显然没有成功
漏你自己
3年前
1
很有收获^_^
11同学
3年前
0
好想和molly组队hhh
BoringB
2年前 上海
0
国外小组作业流畅也要看情况,我读的英国水硕,大把人不在乎成绩,跟老师报告也没用,真是哭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