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VC举办了《打造下一个独角兽》讲座第22讲。本次活动从创业角度和投资角度来谈AI热以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会对未来的AI创业投资做出展望。

嘉宾:
夏淳博士,TSVC联合创始人
雷鸣,智慧基石资本创始合伙人
我们都聊了什么
00:00 活动概要 嘉宾介绍
04:32 两位老师觉得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发展有怎样的演进逻辑?与之相关的AI投资逻辑又是怎么样的?那对比过去十年,最大的技术革命移动互联网来说,AI投资和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又有什么样的异同?
21:43 从创业者的角度,两位老师觉得更具体而言,现在的AI时代,有哪些创业机会对创业者是有价值的?TSVC经常讲 preGPT和postGPT的概念,从这两个阶段来看,现在我们开始有哪些以前根本不存在机会全新的在我们面前打开,创业者可以去探索,两位老师对创业者有没有什么这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35:45 现在AI Infrastructure被很多大厂垄断,那对于一些创业者来说,如何突破一些他们所受到的束缚,能更好地去探索创业机会?
45:09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比如TSVC提早布局了AIGC、生成媒体、multi-agent,那么目前预测会有哪些下一波的热点?
54:57 当所有的项目都打上AI标签,现在是个“去AI化”的时候了,我们如何在AI泡沫中保持清醒?
提到的公司/项目
• AI
• AlphaGo
• 腾讯
• chatGPT
• GPT 4
• TMD
• BAT
• 抖音
• 拼多多
• Amazon
• Netflix
• preGPT
• postGPT
• Copilot
• multi-agent
• OpenAI
• Snowflake
两位老师觉得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发展有怎样的演进逻辑?与之相关的AI投资逻辑又是怎么样的?那对比过去十年,最大的技术革命移动互联网来说,AI投资和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又有什么样的异同?
智慧基石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雷鸣表示,AI从2012年计算机视觉的突破开始,其实映射的是深度学习技术,到2016年的AlphaGo得到大众的认可,还有就是最近的chatGPT,这其中有几个问题:第一,要分析AI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互联网从基础的经济学上来讲,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需求,它都有供给侧和需求方。比如人要吃饭,那人是需求方,餐厅就是供给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要解决其中一些问题,而互联网当年发展到现在,它最重要的是解决连接问题。比如还有一些企业连接人和人,就有Facebook和中国的腾讯,连接人和信息,人和商品,人和服务,人和音视频娱乐等等。
那么互联网它是一个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它使得供给侧和需求方能够更有效更快的连接,这是它在经济学的本质。但是我们也看到,像互联网金融、医疗、农业、工业等等,其实互联网对这些产业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产业里边,连接不构成它最关键的成分。互联网医疗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医生,并不是把病人连接到医生那里就可以,医生的资源其实非常稀缺,即便病人知道这个医生的医术很好,但是医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最好的医生也没有时间给病人看病。当它的供给侧非常稀缺的时候,连接就不能实现,这些所有的连接生效都是在供给侧充裕的时候,这是一个匹配问题,当供给侧稀缺的时候,它就不是匹配问题,所以AI更多的是解决供给侧的质量和成本问题。
比如我在国内创建的深入医疗,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解决医生看X光片、CT核磁片的事情,因此在医疗方面仅仅解决了一小块。那么将来如果病人有片子让AI看和让专业的放射科医生看,AI做的跟专业的一样好,那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它是AI系统,所以它是充裕的,没有稀缺问题,稀缺了我们就加几个算力卡就可以了,然后就不稀缺了。如果将来真的有AI医生,一个是解决稀缺问题,第二个是解决质量问题,现在很多医生的水平都不同,如果将来AI做得非常好,同样质量的医生都是最好的。但是很多人会认为,做不到或者要很久,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做不到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有信心能做到的,从医疗、教育,到工业的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再到无人农业等等,有很多东西AI是可以解决供给侧的质量问题,可以替代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第一是成本会迅速下降,因为所有的服务业,人是主要成本。第二是质量会一直提升,而且是统一标准质量。我们平时不太喜欢就是去看医生,A医生人好看得好,明天这医生可能他去了其他地方,再换一个医生又觉得不太好。所以AI如果能解决供给侧问题的话,它的市场几乎会触及任何一个产业,机会非常多。
什么时候解决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就是刚才说的AI技术的引进,过去来看AI的起点是计算机视觉的突破,但是很多人把它叫人工智能,我经常说它不大算人工智能,因为动物的视觉可能比人还强,把它叫动物智能也可以,但chatGPT基本可以认为是人工智能,你会看到它跟人交流,很多知识面非常宽广。所以chatGPT现在来看我会把它归结为,第一它确实是强人工智能的开端,无论将来怎么定义,它跟强人工智能都是有关系的,其中一部分是像个盲人,它没有视觉,只是听了万卷书;另一部分,它比较像个文科脑,很多时候不能精确地做事情。
最近创业应该聚焦的方向,如果一个大学毕业文科生的第一份工作,或者经过一两个月培训可以做的工作,那chatGPT和GPT 4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承担的,比如做一些初级的文案、客服,咨询等等。但是要求极其精确的,比如医疗、法律之类的,这些创业系统让我的律师使用后,反馈说还是不行,比如法律方面能够反馈基本95%都正确,但是那5%的错误不能让人放心,因为律师是要承担责任的,因此我的律师还是得把文件全部看一遍,这个步骤就不能节省。
往后还有一些重大的突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科再加上理科脑,也就是说像AlphaGo下棋这种很精确的东西他能做好,这样的话像法律、工程师、设计之类的,它就可以承担比较多的工作,而不是只出点主意,这个阶段不一定哪个先出现,但这是一个可能突破的方向。第二阶段,可能突破的就是文本加视觉,就是这个AI它有了眼睛,它会对真实世界的具象化理解更多。比如在生产线各个地方就可以看到这个东西,然后理解,并且实时处理,这个会打开一个非常大的空间。第三阶段,是说它能够操作自己,就是全天候机器人的概念,表示AI全理解了,但是它还要对现实世界有个输出。如果这个做好了之后,基本上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蓝领工作,所以这些都是巨大的突破。当然再往后的突破,假如真的强人工智能还会创新,还会为自己出主意,做实验,解决量子力学问题,这些就想的更远一些了,但是更具象化的可能是我刚才讲这些。
还有一个跟移动互联网对比的话题,其实我更愿意跟互联网对比,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其实没有创造太多的机会,真正发展起来是同一时期中国的TMD,但是互联网它的周期很长,从最开始95年左右的门户,到2000年左右向中国的BAT起来叫垂直化,2005年之后又出了宽带,然后到2010年左右的移动互联网,所以更多是宏大的互联网时期,出现了很多机会,到2015年就是移动宽带,抖音、拼多多的出现。从客观上来讲,在美国既没有抖音,也没有拼多多,所以整体来讲,我们经常把创业叫做“技术支持”,就是在技术成熟的时候,你做它就行,在不成熟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总是不能让人满意。比如没有宽带的话,去做流式媒体就不太不可能,所以2005年的时候有宽带才有音视频流媒体服务,没有宽带是不存在这种服务的。早期只能先用百度搜一搜,再用迅雷下载,之后用播放器播出,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后来有了宽带,就是一站式服务,用户喜欢一站式服务,这很重要。
所以要去思考,现有的技术突破对于这个应用来讲是不是足够好,如果你认为在短期内足够好,那你就去做,如果发现不是,其实很多时候是非常辛苦的。像自然语言以前也有很多创业公司在做,但一直做的都不怎么样,就是因为技术不够好,但是现在chatGPT出来之后,后面就会做得还可以。
夏淳博士很赞同雷老师刚才讲的,很多都是非常本质性的,讲得很深刻也非常重要。既然涉及到投资逻辑,我想把思路再强化一下,我们要看整体的宏观大环境,创业者在创业时也要注意到当时的经济环境。在美国来看,今天的AI和2000年的互联网比较相似,那个时候整体的经济状况都不错,股市也特别好,很多创业公司拿了很多钱,上市也非常快,导致一个巨大的泡沫,然后很快就覆灭了。那现在AI也是,至少前几年的股市也是好的一塌糊涂,热钱非常多,很多公司都融到钱了,也不追求商业模式,只要做AI的出去贴个标签都是很火爆的,这个泡沫还是挺严重的,所以这点都很相似。
在美国,移动互联网那个时候实际上比较惨,07年是第一部智能手机出现,08年金融危机,后面几年一直处在经济萧条期,所以雷鸣老师也是讲,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当时并没有那么突出,因为整体经济还处在萧条期,拿那个时候来对比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热钱多的时候公司是多,但绝大部分公司都破产了,从互联网角度来说存活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我们和雷老师都是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雷老师是百度的联合创始人,做的非常成功,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现在拿美国来对比,看今天存活下来非常成功的大公司,比如Google,跟百度都是相似的,还有Amazon和Netflix,其中有一个特点大家要注意到,它是真正的颠覆式的创新。我跟雷老师都是做早期种子轮的投资,当然我们的野心比较大,都希望能投到下一个颠覆性的,能够改写历史的创业公司。这里面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今天存活下来做得好的大公司,它都不是把过去的报纸、电视、出租录像影碟商店的延续,所以有时候我自己也感到挺悲伤的,就是看到大量泡沫里面的公司,就是在做这种报纸、电视、出租录像影碟这件事情,这个出发点就是错的。所以提醒创业者,你需要寻找究竟怎么去能够有颠覆性的创新,和原来是不一样的东西。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前几天刚看了一个AI项目,就是给网站做自动生成的,我是觉得在AI的时代,有这么多智能代理或智能体,以后可能我们就不需要看网站了。
因字数限制,更多内容请收听音频
欢迎关注“TSVC”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早期创投相关话题的干货内容!
加入日常交流群请看海报右下角,添加TSVC小助手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