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期-视障协力车环岛(三)-自我反思之受助者困境(朱浚溢,陈淑君)
上期节目我们回顾了协力车环岛的活动,大家都有一些体验,包括感动、感恩、突破极限等。其实主播有更多的感受要表达,这些感受是比较让人忧伤的。在找人和我一起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淑君,因为在环岛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聊天,我发现她也有相同的感受,经过我一再邀请,终于把她“骗来”录制本期播客,哈哈,真是感谢她一起和我咀嚼这些苦涩的收货。
这几年主播在与志愿者互动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些观察和觉察,在这次连续9天的亲密互动之后,我更加确信一个概念,那就是“受助者困境”。目前搜索了文献资料,还没有发现相关的专有名词,所以先不考虑前人的相关研究,仅仅从我们的感受谈论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作为受助者,在接受他人的帮助的时候,你常常就失去了话语权。因为对方帮助你,所以你要感谢对方,你提出对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好像就是一种不尊重。这好像是道德绑架,也让我想起父母们会和小孩子说“因为我们养你长大,所以你要听我们的”之类的。现实层面,作为受助者的情境下,我们的确需要对方的协助,如果那个时候有一些冲突和矛盾,我们当下提出来,那势必会对关系产生影响,或许助人者就不会继续帮助我们了。在环岛过程中,主播就突破不了自己的困境,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和教练们正常沟通,因为如果我提出异议,那么很有可能就没有教练会愿意带我完成骑行,那么就只能忍气吞声。其实我能够感觉到,除了淑君,还有几个视障伙伴也同样感受到了受助者困境,不过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也只不过在这里可以倾诉一下,但没有直接再去和教练们沟通。
节目中,主播和淑君谈到了很多环岛中的困境,也提到了一些微歧视与偏见。如果这一期的内容能够被一些助人者看到,我想也能够引起一些思考,这些并不是真相的全部,但至少是真实的部分。助人是一种专业,或许社工更能够了解,但我也同样认为,在志愿者培训的时候,能够加入残障平等意识培训将会更好。其实在志愿者角度也有另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助人者困境,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志愿者来说有时候也是面临困境的。不过我想,其中的互相交流和平等尊重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总之,这一期节目有些忧伤,你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收听了。
【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为叙说主体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
【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