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5分钟
播放:
86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文獻簡報:大衛·林登著作中的腦科學主題探討


總覽:本簡報旨在概述神經科學家大衛·林登教授的核心觀點,特別是其著作《尋找爽点》(原名《愉悦回路》)和《触感引擎》中闡述的腦科學思想。林登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揭示了人類追求快樂、形成成癮的生物學基礎,並強調了觸覺等感官的重要性,挑戰了關於大腦的一些傳統認知。


一、 對大腦的全新認識


林登教授首先顛覆了兩個關於大腦的傳統觀念:



  1. 大腦是“混亂的傑作”: 他認為,大腦並非一台完美設計的計算機,而是一個在漫長進化中不斷疊加臨時解決方案的“古怪、低效且奇特的混亂拼圖”。理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客觀認識大腦功能的複雜性。

  2. 成年大腦仍具可塑性: 與大腦在成年後便固定的傳統看法不同,林登的研究證明,成年神經元及其回路依然能夠發生持久的改變。這一發現對於理解和治療成癮、記憶相關疾病至關重要。


二、 快樂與成癮的統一通路:愉悅回路


林登的核心論點是,人類多種多樣的快樂體驗,其背後都受到一個共同的古老腦區——內側前腦束愉悅回路——的調控。



  • 多巴胺的角色: 該回路通過釋放神經遞質多巴胺來發揮作用。多巴胺並不直接產生“喜歡”(Liking)的感覺,而是驅動“想要”(Wanting)的渴望與動機,促使我們去尋求和重複那些能帶來獎賞的行為。

  • 快樂的廣泛來源: 令人驚訝的是,激活這同一條愉悅回路的刺激源極其廣泛,包括:物質刺激: 藥物(尼古丁、酒精等)、高熱量食物(特別是脂肪和糖的組合)。

    行為刺激: 性行為、賭博、電子遊戲。

    “高級”刺激: 劇烈運動帶來的快感、慈善捐贈的滿足感、獲得良好社會聲譽的喜悅,甚至包括某些形式的痛苦(如吃辣)和獲取純粹信息本身,都能激活這一回路。


三、 從快樂到成癮:愉悅回路的質變


成癮是愉悅的黑暗面,是愉悅回路發生持久性變化的結果。其過程如下:



  1. 耐受與依賴: 長期、高強度地刺激愉悅回路,會使大腦發生適應性改變(如神經元結構與突觸連接的變化),導致耐受性——需要更強的刺激才能獲得同等快感。

  2. 從“喜歡”到“需要”: 隨著大腦的改變,成癮者行為的驅動力發生了根本轉變。他們不再是為了追求快樂(喜歡),而是為了逃避戒斷時難以忍受的生理和心理痛苦(需要)。這就是林登所說的“成癮者更多的是想要吸毒,而不是喜歡”。

  3. 復發的根源: 與成癮相關的記憶會與大腦的情緒中心緊密聯結。任何相關的線索(人、地點、情緒壓力)都可能觸發強烈的、難以抵抗的渴望,導致舊癮復發。


林登強調,成癮是一種具有遺傳傾向、但同時受環境與經驗影響的腦部疾病。正因為大腦具有可塑性,談話治療、冥想等非藥物干預也能夠改變神經回路,為治療和康復帶來希望。


結論:大衛·林登教授通過其研究和科普寫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人類自身行為的強大生物學框架。他揭示了,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到最高尚的利他行為,背後都可能由同一條古老的“愉悅回路”所驅動。理解這一點,不僅有助於我們客觀認識成癮這一複雜的腦部疾病,也讓我們對人性的光輝與弱點有了更為深刻的洞察。


1. 人们对大脑神经细胞的传统认知是什么?大卫·林登及其团队的研究如何改变了这种认知?

传统上,人们认为年轻的大脑回路具有很大的弹性,但在成年期会最终固定下来,即成年神经元会牢牢固定在某个地方。然而,大卫·林登和他的团队利用新技术观察完整大脑中的活神经元,发现成年神经元并非固定不变。他们还发现了一种比快速大脑电信号慢得多的电信号形式,可以持续大约一秒,并且也能长期改变,这种机制可能与上瘾行为有关。这些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脑神经细胞的固有认识,并对治疗成瘾、癫痫和其他与记忆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林登教授如何看待大脑的功能和进化?

林登教授将大脑描述为一个“古怪、低效且奇特的混乱拼图”,它是进化过程中累积了数百万年的无数临时解决方案的集合。他认为,研究大脑的原始基础虽然不能完全解答人类是超自然产物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但可以通过神经生物学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例如为什么我们在睡梦中会产生幻觉,以及为什么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触觉信号会更敏感。他通过科普著作,以讲故事的方式,用神经科学来解答普通读者关于大脑的疑问。


3. 林登教授的著作《寻找爽点》和《触感引擎》主要探讨了哪些主题?

《寻找爽点》(原名《愉悦回路》)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大脑如何启动我们的快乐按钮,解释了人类如何从日常饮食、娱乐、运动中寻求快乐甚至成瘾。它生动地讲述了大脑在享受快乐,甚至成瘾时内部发生的脑神经科学变化。《触感引擎》则基于对触感涉及的基因、细胞和神经回路的研究,强调了触摸对大脑发育、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它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我们身体中从皮肤到神经再到大脑的触摸回路的具体组织形式,并指出皮肤拥有多种触觉感受器,它们获取的信息流最终会在大脑内混合处理,说明不存在纯粹的触摸感觉。


4. 什么是大脑的愉悦回路?它是如何被激活的?

大脑的愉悦回路,特别是内侧前脑束多巴胺回路,是产生快乐和奖赏感的基础。它在从简单的生物(如线虫)到人类的各个物种的进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愉悦回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包括:自然行为: 进食、饮水、性行为等基本的满足自身生存和繁衍需求的活动可以激活愉悦回路。

药物控制: 精神活性药物(如可卡因、苯丙胺、吗啡、尼古丁、酒精、大麻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增加腹侧被盖区神经元的多巴胺释放,从而强烈激活愉悦回路。

电极刺激: 早期的动物和人类实验表明,通过植入电极刺激大脑的特定区域(如中隔、腹侧被盖区)可以引起强烈的愉悦感,甚至导致强迫性的自我刺激行为。

抽象概念和行为: 除了基本的生物需求和药物,一些抽象的理念、社会互动(如获得社会认可、慈善捐款)、金钱、甚至是电子游戏和“差一点就赢”的赌博经历,也可以激活大脑的愉悦回路。


5. 成瘾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什么?成瘾与意志薄弱有关吗?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看,成瘾并非简单地因为意志薄弱或心理不健康。它是一种由大脑愉悦回路发生持久性变化所驱动的疾病。成瘾药物会比其他自然奖赏更强烈地激活愉悦回路,从而创造出深刻的记忆。任何与药物有关的外界线索(人、气味、音乐、地点等)和心理状态(压力、情绪等)都可以强烈地激活这些记忆,并与情绪中心联结,引发强烈的药物渴求,最终导致旧瘾复发。习惯性过度使用药物会导致大脑发生持久性的变化,包括生化水平、电位功能,甚至是神经元结构的变化。例如,成瘾药物可以在腹侧被盖区的谷氨酸突触引起长时程增强效应(LTP),以及在GABA突触引起长时程抑制效应(LTD),这些变化共同促使腹侧被盖区的神经元更加兴奋,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加,从而加剧药物渴求。伏隔核等区域也会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这可能是耐受性和依赖性形成的基础。虽然有遗传倾向,但压力、早期接触药物、童年滥用药物、缺乏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也会增加成瘾的可能性。将成瘾视为一种疾病,强调大脑工作方式出现问题,有助于减少污名化,并鼓励采取减压措施和积极治疗,同时社会也应给予更多关怀。


6. 除了药物和性,还有哪些行为可能与愉悦回路的激活和成瘾有关?

除了药物和性,许多日常行为也可能激活愉悦回路,并在某些情况下导致强迫性行为或成瘾。这些行为包括:进食: 高脂肪、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以及咀嚼方便、容易吞咽的食物,可以强烈激活大脑的愉悦回路,特别是腹侧被盖区及其目标区域的多巴胺分泌。暴饮暴食在某些方面被认为与食物成瘾有关,这可能与愉悦回路的钝化以及对食物的高预期有关。压力也会导致一些人暴饮暴食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赌博和游戏: 病态赌博和电子游戏成瘾已经被心理学家定义为强迫性行为。这些行为能够激活内侧前脑束愉悦回路,导致腹侧被盖区的目标区域释放多巴胺。特别是赌博中“不确定性”和“差一点就赢”的机制,可以持续激活愉悦回路,导致人们沉迷其中。

慈善和捐款: 令人惊讶的是,诸如参加志愿活动、冥想、获得社会认可或参与慈善捐款等被看作是“善”的行为也能激活大脑中的愉悦回路。研究表明,无论是强制缴税还是匿名捐款,都能激活大脑的愉悦中心,特别是伏隔核。

信息获取: 猴子实验表明,获取信息本身,即使信息没有实用价值,也能激活大脑的愉悦/奖赏回路。这反映了人类从抽象理念中获得愉悦的“超能力”,也表明人们可能会对资讯上瘾。

运动: 剧烈运动,尤其是跑轮运动,可以激活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神经元,提高内源性阿片肽和内源性大麻素的水平,带来短暂的欣快感、降低焦虑和提高疼痛阈限。运动也可以让人上瘾。

这些例子表明,恶习与善行、生理需求与抽象概念,在神经学上都可能与愉悦回路的激活有关。


7. 大卫·林登对神经生物学未来发展有哪些预测?他如何看待库兹韦尔关于大脑纳米机器人和信息上传的设想?

大卫·林登对神经生物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大胆预测,并评论了雷·库兹韦尔关于大脑纳米机器人和信息上传的设想。林登认为,库兹韦尔预测的大脑纳米机器人能在21世纪20年代面世并能在21世纪30年代末实现大脑信息上传的设想过于乐观。他认同计算机处理器、内存、显微镜、DNA测序仪等科技性能会呈指数增长,也认同人类心理活动依赖大脑的假设。然而,他认为库兹韦尔的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生物学资料的搜集和对生物学的见解。他认为我们对生物过程的理解会稳定地呈线性发展,而不是指数增长。要实现库兹韦尔的设想,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大脑的联接模式、活动模式、意识、知觉、决策和行为等领域有突破性的指数级理解,这是巨大的挑战。尽管如此,林登也想象了未来愉悦神经生物学可能带来的影响。他设想了通过非侵入式装置精确控制愉悦回路的可能性,从而创造新的愉悦形式和组合,甚至可以将愉悦感与成瘾剥离开来。这种技术可能会颠覆我们对愉悦的道德观,并对社会、法律和经济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8. 当前在治疗成瘾方面有哪些神经生物学方法?它们有哪些局限性?

目前的成瘾治疗方法既有行为疗法,也有药物疗法,并且正在探索基于神经生物学理解的新方法。已有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阻断药物代谢或作用: 例如,双硫仑片阻断乙醛脱氢酶,导致饮酒后产生恶心反应,但需要严格监控且不能减少酒瘾渴求。

阻断药物进入大脑: 研发中的疫苗通过免疫系统在药物进入大脑前将其破坏,但目前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且存在伦理争议。

影响愉悦回路: 例如,纳曲酮(Mu型阿片受体拮抗剂)可以间接影响多巴胺信号传递,帮助酗酒者和海洛因成瘾者减少复吸。丁氨苯丙酮(多巴胺转运体)和瓦伦尼克林(尼古丁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吸烟者对尼古丁的渴望。

这些药物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可能产生危险的不良反应(如增加自杀念头),并且针对兴奋剂(如可卡因、苯丙胺)成瘾的有效药物还很少。许多以愉悦回路为目标的药物存在改变情绪的共同问题。未来的研究正在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例如针对海洛因成瘾的mGluR5拮抗剂,以及针对兴奋剂成瘾的增强性兴奋突触可塑性的药物。神经生物学家希望通过对大脑细胞和分子层面的理解,开发出能够持续改变大脑分子和细胞以帮助戒除成瘾的方法,例如逆转或抵消成瘾过程中神经元的结构变化。最终,将减少渴求的药物与行为疗法结合,可能是抵抗成瘾的最佳治疗手段。虽然对成瘾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有了很多了解,但仍有很多地方不清楚,对大脑功能的全面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convert_to_text转换为来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