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糖友们吃水果的“正确姿势”
糖友们常常会问:“得了糖尿病我还能吃水果吗?”其实,水果是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需要掌握“正确姿势”,才能放心吃水果。
水果可以吃,但要选对
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健康非常有益。但糖友们需要特别注意水果的种类,因为不同水果的糖分含量和升糖速度是不一样的。
低升糖指数(GI值)水果是首选。这些水果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比如苹果、梨、橙子、柚子和樱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延缓糖分的吸收,让血糖上升得更缓慢。相比之下,西瓜、芒果和菠萝的GI值较高,糖分吸收快,血糖容易“蹭蹭”往上涨,最好少吃。
吃水果的时机很重要
最佳的吃水果时间是两餐之间,比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这时候血糖相对稳定,距离正餐还有一段时间,吃点水果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让血糖一下子升得太高。
如果在正餐后马上吃水果,正餐本身的碳水化合物加上水果中的糖分,血糖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快速上升,很容易超出身体的调节范围。
控制分量是关键
糖友们每天的水果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50g至200g,大概是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梨的量。如果一下子吃太多,即使是低GI值的水果,也会让血糖“失控”。
吃水果的时候最好分散开来,不要一次性吃光。比如,上午吃一半苹果,下午再吃另一半,这样能让血糖保持相对平稳。
果汁还是要避免
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喝果汁,觉得方便又美味。其实果汁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在榨汁的过程中,水果的膳食纤维会被破坏,糖分更容易被吸收,血糖上升得更快。而且果汁喝起来很容易过量,一杯果汁可能包含了多个水果的糖分。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直接吃水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好,才能放心吃
吃水果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血糖要控制得好。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0 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水果。
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太好,那就要先控制血糖,等血糖稳定后再考虑吃水果。不然,水果中的糖分可能会让血糖更难控制。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并不是“禁忌”,只要掌握好方法,水果也能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选低GI值的水果,两餐之间吃,控制分量,别喝果汁,血糖控制好,这样既能享受水果的美味,又能保持血糖稳定,让健康和甜蜜兼得。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