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2分钟
播放:
1.03万
发布:
10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


贾冬婷:三联人文城市及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


【圆桌嘉宾】


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褚云:麓客社创中心执行理事长,CCC成都社群大会联合发起人


池晓:钥匙玩校创办人、好奇学习社区创办人


​岳阳:“意外重庆”联合发起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


欢迎来到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播客系列节目,我们将在节目中围绕“发明生活”为主题,展开5场马拉松圆桌的讨论,每期节目由演讲嘉宾的单人演讲和圆桌多人讨论两部分组成。


本期节目是系列的第1 期,圆桌的主题是“游牧时代,为什么还需要社区”,演讲嘉宾何志森在开场就抛出了有关社区的8个问题,而参与圆桌的几位嘉宾也可以说都算从事社区相关工作,但却有着不同的实践方向:


何志森通过mapping工作坊观察与营造社区;褚云被视为社群地产的实践者;池晓通过社区参与推动创新教育实践;岳阳则通过行走和观察城市中的非正规空间,挖掘民间自发的艺术与营造。


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变成更好的人吗?社区究竟给了我们什么?讨论社区或许还会让我们意识到“看见”的重要性,如何志森所说,“要关注你身边的人,从你身边的人开始关心你的邻居,关心你小区楼下的保洁阿姨、环卫工人、保安,关注你身边那一些内向的人,那些不爱发表声音的人”。


*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为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


【时间轴】


00:02:50 我们为什么要发明生活?


00:04:41 何志森:提出有关社区的八个问题——你觉得客家土楼是社区吗?


00:16:47 年轻人的孤独成了一种日常,社会是孤独、分裂和孤立的解药吗?


00:23:26 社区就像养植物一样,需要漫长的建构过程


00:27:30 褚云:我们如何理解社区和社群的差异?


00:35:25 池晓:过去的学校已经形成了社区,但它的连接方式过于单一


00:39:13 岳阳:重庆最有意思的社区“不同群体融入的皇城街街道”


00:44:31 游牧时代看起来更自由了,为什么还需要社区?


00:51:33 “今天我们还有没有能够寄托自己的社区存在”?


00:57:25 迈向社区第一步:聊聊我们为什么需要社区?


01:01:57 首先“我们要重新把自己的眼睛用起来,关心你身边的人”


01:11:09 群智涌现永远是来自“失控”的


01:17:31 拥抱不确定性,在试错中看见可能性


【相关内容】


喜欢老社区、旧街坊,是当代青年的“叶公好龙”?


互联网究竟让我们“天涯若比邻”,还是“比邻若天涯”?


外卖温暖你我,谁来温暖外卖员?


城市里的“免费生活”,有多少种可能性?


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就能被治愈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编辑/天健


剪辑/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