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圆桌嘉宾】肖玛峰、陈倩、沈嘉

肖玛峰Max(TTC创始人)

陈倩(人力资源顾问)

沈嘉(赋猎咨询管理合伙人)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时间线】

00:28 大家都说互联网没有中年人,那他们70后、80后,都去哪了?

03:18 各大公司都在提年轻化,70后的朋友们怎么办呢?

05:45 互联网公司大厂高P的困境

10:51 大厂也在做调整,今天,高阶员工在大厂里的生存土壤有什么不同了?

18:51 大厂高P从大公司换到中小厂或者创业公司,会面临的什么样的挑战?

27:12 如果离开互联网行业,大厂高P有什么地方他可以去?那时的心理诉求是什么?

36:55 在脱离原有轨道重新做选择时,应该更看重行业,还是应该更看重地理位置?

42:55 大厂高P在换工作时,如果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怎么办?

49:28 如果处在迷茫期,是继续换家大厂工作,还是转型?

59:12 40多岁的简历往哪投?还要平跳吗?哪些可以被舍弃?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结尾音乐:Mount Dreams - Wolfs

【关于「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

【关于主播】

即刻/视频号/B站/抖音:潘乱

公众号/播客:乱翻书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

主播...
潘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c7190
10个月前 广东
7
这个塑普男到底在傲慢什么啊🤔自己混的不错就爹?
小小王9
10个月前 上海
8
1. 互联网公司大厂高P的困境是? 增长放缓,大家都拿不出什么成绩时,怎么看一个人好或者不够好?这些公司里,经过十年大厂大浪淘沙留下的人,把持着公司上层,非常稳定,基本没有变动 今天看大厂,有点封建君主制那种感受,大家倾向于招自己熟悉的人,或者之前的老部下,这批人也不会动的 再去不断找那些P9、P10,在新业务上做一些新尝试,两三年招一批人,三四年差不多都走了(抱对大腿能活下来) 现在的公司,加速股权归属,增加高阶岗位淘汰比例 2. 大厂也在做调整,今天,高阶员工在大厂里的生存土壤有什么不同? 刚才说核心高管非常稳定,还能分两层 第一层,看透事物本质,苟下来,听老板的话,因为老板uejude自己打下了江山,不是听你们的反对意见的。慢慢就没有提反对意见的了 第二层,互相忍让。因为他们彼此缺乏一个反馈机制,下面的人不敢提反馈和反对意见,老板明明知道下属有问题,但想想他跟了我10年,我很了解他,像老公老婆一样,也习惯了,就不当面点出问题了。 有个教授打了个比方,说,老板看着他下属,好像他知道被窝里有一条蛇,不会掀开被窝,自己衣服也不脱,糊弄一下钻到被窝里和蛇一起睡了 大家日子都那么过来的,这高管和下面是一样的情况,向上谄媚,谄善者利欺下,最后很多企业变成大家互相扯皮和层级化,所以大厂出现了“人浮于事”的一个表象 3. 我想分享一点,真正可怕的不是年龄的增长,不是35还是45,而是你对任何事物没有好奇心和学习力了,所以刚刚max描述的状况和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哪?在人际关系里 我要这这里生存,好好活下来,靠什么?靠的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力。 但大家注意力和精力,都投入到人际关系和向上管理了 4. 我讲两个好玩的例子 第一,一大哥去真大厂,当时给他offer差不多总包是P9-P10之间,总包700-800w,没想到这两年股价跌成这样,最后他算了算,天天从城中心到城郊去上班,只拿了个基本工资,奖金也打折,股票基本成了手纸 现在他出来找工作,能拿到的offer基本腰斩,但他心态还在当年offer的心态,就非常要命 第二,他算在中厂,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前两天帮他谈offer,当初公司估值挺高,年薪+股票=大几百万 有一次offer需要他薪资证明流水,他拿了21年的工资条,我说你这两年工资能不能拿出来看?他就不肯拿出来,说:“现在要谈,也要按当初的offer谈。” 这就很难找到新机会,因为他在那边业绩也没那么好,但老板和环境至少是熟悉的,工作能保住 5. 我自己也能感受到,狗下来挺难的,大家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跟大厂安密林的问题可能是类似的:在今天这个环境,极少有公司有做事的方法论;或者说大家定义一件事的对错,没有共识。 比如今年做的事,到第二年,竞争环境或者目标发生了变化,以前做的事好像都做错了。就是今年老板这个意思,明年公司往另外方向走,结果大家只能赌老板的站位,很难做真正的关键决策 像公务员爱说废话,但我可以安排下面基层的同学去试10个方向,都卷 6. 如果展开讲一下,他从大公司换到中小厂,或创业公司,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或者他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现在中国大环境跳槽非常危险 第一,取决于CEO 风险来自于企业方,高管跳到创业公司,CEO能不能用好这个人?大多数CEO不知道怎么用这样的高管,甚至管理他都会有点吃力,因为大多数创业公司CEO把人招来,希望他立即生效,创业公司资源有限,希望ToB的销售人才来了3个月就产生效果,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我当年给个AI公司从大厂里找了个销售副总裁,是当时中国AI四小龙之一,是从IBM大厂找那个级别里最年轻的人,去了以后发现没法干活,11个月就被干掉了,所以CEO要有这个认知 第二,你说大厂到小厂,落地把结果做出来,不太容易。有一类观点要特别小心:你从大厂到小厂,看哪儿都不顺眼,最后还来一句:“我以前在阿里”“我们以前美团”,这种肯定完蛋 因为你进去以后,还在老臣门面前说“我们阿里”,而不是“他们阿里”,至少语言上要改过来,否则就没有融入这个公司嘛。所以很多人栽在了“不会和大家相处”这个事情上 但更重要的是,获得CEO的信任。如果无法获得CEO的信任,基本无法展开工作。把你请来,是因为老板觉得我们不行,所以给你超过创业公司的薪酬,大家都看着你,你牛逼,你上,你搞一下试试,最后发现没人协助和落地,必死无疑 7. 我们老板同时起3个项目,5个团队做同一件事,就看谁能跑得出来。老板的注意力更多聚焦在自己优势领域,不用担心这个资源 但到了创业公司,整个闭环都得你来,老板对你期待非常高,你见过大世面和全流程,应该知道怎么做 所以,两个人预期完全不在一个level上
椰子霸王龙
10个月前 北京
9
03:03 02:51 35岁总监,40岁副总裁?
petshop
10个月前 北京
10
这期最大的问题是年薪不到百万的给年薪千万的上课….
不二法棍
10个月前 北京
12
看评论区,果然良药苦口
wlw千树
10个月前 北京
14
39:03 说的好假大空 感觉是没啥用的鸡汤废话🌚
Tisas
10个月前 广东
16
46:53 所以是一期pua系列的软广吗
夏橙Cheng
10个月前 湖南
16
我一个五线小城的失业人员听得津津有味。平行世界原来就是这么回事。
stupidjoey
10个月前 北京
19
高p应该不会听这些hr讲课😂
七七_Ncql
10个月前 浙江
21
02:58 听完3分钟,我不以为不舒服的感觉是我个人偏见,结果一看评论,好像不是我一人
Silvia_A3aA
10个月前 浙江
23
女嘉宾说的有个点挺好,既要低头做好事,又要抬头看好路,现在很多大厂P级高一点的人,看不好路,也不愿意再去低头做事,最后下来,就是当离开了现在的老板,要去独立拎起来一摊事情,知识体系没有那么深,笼络人心的办法没有那么多
元春二十六
10个月前 福建
23
每天真是收不完的简历…中国最不缺牛马…
代码匠
10个月前 浙江
30
01:51 一群油腻又自以为是的中年人,自以为掌握了人力市场规则制定权,在这里大放厥词;实际上,这些人是宫里的太监,自以为见过世面,其实是不折不扣的行业搅屎棍。(以上是情绪发泄) 你们要做的是找出合适的人才发现和考察的方式方法,找出真正有能力、靠谱的人;而不是一刀切,用令人厌恶的口吻说着,“哟,超过 35 了啊,不好意思我们的雇主爸爸只要 28 的”。你们做的恶最终都会回旋镖到自己和自己相关的人身上。
有大头
10个月前 北京
37
02:10 这是什么观点?40岁要到副总裁?阿里有几个40岁就当上副总裁的?
别猫兮兮的
10个月前 上海
60
这期是我们牛马能听的吗?
绝望的生鱼片0_0
10个月前 江苏
82
嘉宾嗓门大,像传销,给人一种外行指导内行的即视感,观点不知所云,前半部分成功制造了大龄高p的焦虑,后半部分抠出三居室。失败的高p个案不代表所有人都如此。我身边的高p都有几个特点,爱学习,学习方法好,情商高,沟通好,这些也是大厂生存原则和基础,希望互联网大厂能有华为的退休机制,
bheeee
10个月前 浙江
104
分贝高得像搞传销的🥲
大俗_gA2M
10个月前 北京
155
以后可否多做一些“大厂低P”的普通人的节目?
Rylan17
10个月前 上海
198
这两个嘉宾,尤其是这个男嘉宾,表面是讲述困境,实际上字里行间透露着刻薄和傲慢。身为人力从业者,听起来还是个猎头高管,对行业没有任何思考,他默认现状就是对的,存在即是合理,互联网不该有40+。他认为40以上的人应该离开大厂,根本过不了简历,哪怕过了2年后也会走,下一家一样找不到,他视角里这些人都该去创业,同时他默认创业就是死局。他告诉年轻人不要gap,不要跳槽,环境不好,他还说2021年再也不回来了。我想请问这个精神资本家是怎么炼成的?身为行业从业者,一点主观思考都没有吗?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从来如此、从来如此就是对吗?
HD123953z
10个月前 江苏
256
听俩嘉宾的言论符合我对人力的刻板印象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