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简介】
在今年的“两会”上,网络暴力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议题,法不责众还是法要责众?有人大代表提议,应制定专项反网暴法,也有政协委员提议,应将网暴纳入公诉。
本期GQ Talk,我们也聊了聊这个话题,并请到了曾报道过“德阳医生案”的记者李桂,来复盘网络暴力如何在一起偶然事件中迅速发酵,最终造成悲剧后果,以及法律如何界定和判决。
网络暴力是一个旧而弥新的话题,旧是自从互联网成为一种主要生活形式之后,网络暴力就如影随形,而新,则指它的形式、内容,以及由此引发的事件和思考层出不穷。如何处理网络暴力,不仅关乎“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后代的精神文明,也关乎到下一个世代对人类集体文明的认知,与社会契约的构建。”
【本期主播】


【本期嘉宾】
李桂,媒体记者
【Shownotes】
(一)为什么会有网络暴力?
01:56 人类没有处理百万级别人际关系的经验和心理习惯
05:33 片面的信息,短暂的爱恨,过分的关注
07:36 前台匿名,法不责众?
08:40 顽固的信息茧房,被挑战的脆弱认知
09:55 流量经济本质上是情绪经济和情感经济
14:02 推荐《破茧》,“无效低级的争论,难以弥合的撕裂”
16:10 舆论场的底线不断降低
(二)网络暴力新态势:向线下蔓延
19:18 江歌案,双方支持者进行了长时间的互相网暴
22:22 德阳医生案,谣言与事实搀杂,舆论反转,被伤害的两个家庭
44:24《千夫所指》里,被夸大的代价,被制造的对立
(三)网络暴力和舆论压力?
50:08 一段意味深长的沉默
50:41 该不该使用“私力救济”?
(四)平台难辞其咎,尽量有法可依
56:35 “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判决已经生效
57:55 如何对逐利的平台进行约束
62:02 “技术中立论”可以破产了
(五)被网暴的经历
69:39 不能提的明星和愤怒的粉丝
74:52 被网暴的母亲和老师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乐观学研究员
2年前
2
沉默的时候 我紧张的以为我电话进来了
蒲公英荒野
3年前
2
法外之事可以联动一下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3346a0f09c3a423aa290dd?s=eyJ1IjogIjYxNzU1YzExZTBmNWU3MjNiYmNmOTFiMCJ9 私力救济可以,而惩戒不适合当作惩戒。

枞淞洺椿
3年前
2
01:13:15 粉丝圈子的规则很复杂,同时也是这种复杂性给这个圈子带来一定的抱团性和排外性,路人的误入不一定是好事

FesonX
3年前
2
突然能明白波米为什么离开社交平台了
YoursMrSteve
3年前
3
39:24 于是有时我苍凉地想着,寄希望于利用网络探讨社会事件的人们,是既得不到正义,又得不到幸福的。我尊重为之奋斗的每一个人,但我自己早已感到无力

appleye
3年前
4
mark 《破茧》

上官剑
3年前
4
50:38 我以为网络卡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水族馆老板
3年前
4
21:52 其实所谓的“刘鑫的支持者”们在网络上发布过很多容易查证到的证据,也有很多讲述事实的内容,主播与其在这里通过理论和假设来猜测现象,不如花一点点时间去看一看,“刘鑫的拥趸只是把刘鑫当做了偶像认为她做了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这种说法在这里听到,真的太令人震惊了。

水族馆老板
3年前
4
21:02 翻转电台1月10日有一期谈网络暴力,也是针对江歌案,希望GQ的主播也能够了解事实和证据之后,不再是把“刘鑫的拥趸”简单的表达成只是有一小部分人在网络上找到了相同想法的同伴而对江母网暴。其实听到主播这样的评论也很正常,毕竟没有办法去深入了解每一件新闻事件,可是既然要做这个专题,这两拨人为何网暴,是可以通过两方查证来作出客观评价的,而不是现在这样。

我是王哥
2年前
5
25:18 聯想到前一陣子上海那個給外賣員200塊小費被網暴自殺的女生。。。互聯網還是沒進步🌚🌚
Shirllen
3年前
7
14:06 这个节目真的很有深度!好爱!
HD903691q
3年前
8
17:19 有没有可能,是互联网初期发表观点和讨论的人都是同一类人(精英群体)所以矛盾少吵架少网暴少。当前互联网各种戾气并不是上网门槛降低非精英用户爆炸增长引起的,而是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更多,聚集起来产生的。
三脚马
3年前
9
41:27 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凡是用道德去要求别人,都是蝼蚁的自我膨胀欲而已,都可以不必理会。
三脚马
3年前
9
每个人都需要一点“被几亿人讨厌的勇气”。

小不咧癫喵呜斯基
3年前
11
以前对gq 的认识都停留在有意思的活动策划上,嗯,明星活动策划。但是这个播客让我看到了gq 的深度~加油哦~
三脚马
3年前
13
49:43 道德的进化落后于传播的进化。道德和风评本来是小社群的有效凝聚机制,而小社群的熟人社会纽带又可以保护被恶评的个体。现代传播条件下,风评超出小社群尺度,而保护机制跟不上。
2Uu_xvXH
3年前
16
37:38 “这就是民意,证据、证词都无关紧要。谁让他坐着高级进口车四处兜风,穿着名牌?所以判他死刑吧。这就是民意,民意就是对的。大家赞成的就是对的,大家使用暴力也无可厚非,因为是民意,所以也是对的。开什么玩笑?真正的恶魔,正是无限膨胀的民意,是坚信自己是善人,对落入阴沟的肮脏野狗进行群殴的’善良的市民‘。”
LinC_看台背包
3年前
21
50:31 谢谢靳锦,王靖祎以及李桂的这段20秒沉默,无声而力量十足。
一点个人看法(理解靳锦),不关联本播客任何主播:
网络暴力中的「暴力」或者说「力」,是被施暴者自救抗爆的关键——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直存在,网络虽然扩大了声浪,但声质却不变不累计(低级的不用心的没有思考精神力投入的侮辱与谩骂),从思考上破解这些暴力,一个方案就是重质——【没有深度思考的网暴,都来自(在那个场景里)低等物种】。诚如播客中提到,现版本的网络是纵容不思考的动物性的。
二是暴力在网络以外的形态依旧存在,法律与治理等文明制度,固然能保护个体,但暴力依然存在,在成为受害者之前,做好心理准备,明白「网络依然可能暴力你」是像阳光空气水一样合理的存在,对我,是无奈但实际的自我保护——石器时代抱怨野兽吃人没用,战争时代抱怨子弹没用,网络时代既然存在商业与衙门的双重数字集权,我就不应该天真认为不需要提高自保警惕——我不需要时刻神经质提防,但能意识到网暴(低质不投入灵魂付出的谩骂侮辱)甚至实暴发生,并能调动防御机制,而不是觉得自己无辜,是赛博公民的文明门槛。
最后,反击网暴来自等价交换,1个声音对1千万个声音一定输吗?不,当1个声音投入足够的思考和灵魂力量,1千万个声音只是路过吃瓜发泄情绪,那只要够狠够钻研,比如刘学州在死前将足够多的诅咒冤魂做鬼不放过你们这些idabcd传达到网暴者,用更狠辣血腥的画面(反正要死)传达,用迷信报应传达,具体到尽量多的ID,灵魂能量投入多的性命相搏,会给路过谩骂的随意网暴,留下长期影响。

牛顿苹果
3年前
30
1:03:10 最近听gq的感受就是,媒体还是需要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正义感,这样的栏目才能长久,可能吸引的人不会巨大,但一定会对公民认知有好的引力。
Jack_
3年前
51
记者们加油⛽️。还是有人读长篇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