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86分钟
播放:
12.69万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本期简介】
这里是“GQ Talk”年终观察系列节目,我们会分成几个不同的主题,盘点2023年的若干社会热点事件,并分享一些个人观察。
第一期是我们对女性情感议题的观察。这一年,“放弃”似乎成为了大众对爱情叙事更普遍的感受,在一些极受欢迎的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看到,女主角不再需要借由爱情故事来完成成长,比如《芭比》,女主角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认知外部世界上,并最终指向认知自我。《消失的她》等影视作品中,真爱则进一步被渲染成一种危险、易被谎言包装的事物。此外,一些涉及爱情桥段的影视作品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我们似乎很难再轻易相信一个爱情故事。就像《鹦鹉杀》的导演麻赢心所说的,现代爱情最大的阻碍,不再是过去时代中的宗教、国别、身份、地位,而是“相信”。
此外,我们也发现,大家对于性别议题的认知分裂进一步变大了。不光是在不同性别之间,同一性别内部也形成了巨大分野。这同样存在于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年轻一代与老年人之间。社交媒体上常言“不婚不育保平安”,但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仍是一个普婚普育的国家。婚恋的焦虑,在其他渠道体现出来。今年,随着“一笑倾城”、“秀才”的爆火,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再次浮现,人的情感需求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在这一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与影视作品中,爱情的“危险性”被反复提及,我们看到了情感如何成为人的软肋,但也应看到,情感也是人的一种巨大的动能。我们困惑的是,人的情感出口,只能依靠建立一段浪漫关系吗?希望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本期主创】
【Shownotes】
1. 我们更难相信一套爱情叙事了
4:46女性叙事的刻板印象:把女性放置在性缘/亲缘关系中去讨论
7:24今年国产影视剧中兴起的“人财两空”叙事
8:20描述爱时,我们的想象和语言是如此贫乏
11:45女性精神探索的终点只有事业成功和夺回男人吗
12:04《燃冬》为什么被为评价为“歹毒”
16:23当下爱情故事为什么越来越让人难以相信
2. 对“爱情需要经营”的厌倦感
18:27在亲密关系中,反复且收效低微的阐释性劳动
24:12从伴侣转向家人的“一人一杀”
29:22对于在亲密关系中,决绝离开的女性的苛责
31:16“这些我都不想做,我有我自己想做的事”
33:35对男性催婚的方式是利诱,对女性的方式是威逼
3. 当下性别议题的巨大分野
35:33本质主义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情
36:51女性的评价体系:从“怎么做都错”到“怎么做都不够好”
38:38“我仅代表我自己对不完美的芭比表示满意”
40:01 是谁拥有对“新与旧”的定义权?
44:23女性生来就要完成的功课:进化和“排毒”
47:53性别议题在舆论场上与现实中的分野
49:58性别议题在年轻一代与老年群体中的分野
4. 女性巨大的情感动能
53:37“梦女”背后:女性可以靠想象爱上一个人
55:36“罗曼蒂克2.0”阶段:虚拟化与商品化的亲密关系
57:06放弃对于父权结构下的亲密关系的想象,其实没有那么难
63:48踏上这个旅程的开始,这个复仇就已经成功了
5. 当离婚成为解脱
66:13名人离婚时,我们不再惊诧了
67:52女性巨大的情感诉求,某种程度上是失权的表现
69:08女性该如何驯服自己的情感
69:38“拔除”恋爱脑的过程,是从梦里走向现实的过程
6 一些困惑
72:19女性的情感出口只有性缘关系吗?
74:30我们可以在哪里倾注生命的激情?
77:00芭比可以追求不变强地活着,只是去看妇科医生而已
77:46个体性和私密性可以转化成一种可感知和可理解的实体
81:15对第46期节目的小小修正
84:50万玛才旦拍的最后一个镜头:重生
【本期提及书影】
【本期制作】
这里是“GQ Talk”年终观察系列节目,我们会分成几个不同的主题,盘点2023年的若干社会热点事件,并分享一些个人观察。
第一期是我们对女性情感议题的观察。这一年,“放弃”似乎成为了大众对爱情叙事更普遍的感受,在一些极受欢迎的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看到,女主角不再需要借由爱情故事来完成成长,比如《芭比》,女主角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认知外部世界上,并最终指向认知自我。《消失的她》等影视作品中,真爱则进一步被渲染成一种危险、易被谎言包装的事物。此外,一些涉及爱情桥段的影视作品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我们似乎很难再轻易相信一个爱情故事。就像《鹦鹉杀》的导演麻赢心所说的,现代爱情最大的阻碍,不再是过去时代中的宗教、国别、身份、地位,而是“相信”。
此外,我们也发现,大家对于性别议题的认知分裂进一步变大了。不光是在不同性别之间,同一性别内部也形成了巨大分野。这同样存在于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年轻一代与老年人之间。社交媒体上常言“不婚不育保平安”,但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仍是一个普婚普育的国家。婚恋的焦虑,在其他渠道体现出来。今年,随着“一笑倾城”、“秀才”的爆火,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再次浮现,人的情感需求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在这一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与影视作品中,爱情的“危险性”被反复提及,我们看到了情感如何成为人的软肋,但也应看到,情感也是人的一种巨大的动能。我们困惑的是,人的情感出口,只能依靠建立一段浪漫关系吗?希望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本期主创】
【Shownotes】
1. 我们更难相信一套爱情叙事了
4:46女性叙事的刻板印象:把女性放置在性缘/亲缘关系中去讨论
7:24今年国产影视剧中兴起的“人财两空”叙事
8:20描述爱时,我们的想象和语言是如此贫乏
11:45女性精神探索的终点只有事业成功和夺回男人吗
12:04《燃冬》为什么被为评价为“歹毒”
16:23当下爱情故事为什么越来越让人难以相信
2. 对“爱情需要经营”的厌倦感
18:27在亲密关系中,反复且收效低微的阐释性劳动
24:12从伴侣转向家人的“一人一杀”
29:22对于在亲密关系中,决绝离开的女性的苛责
31:16“这些我都不想做,我有我自己想做的事”
33:35对男性催婚的方式是利诱,对女性的方式是威逼
3. 当下性别议题的巨大分野
35:33本质主义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情
36:51女性的评价体系:从“怎么做都错”到“怎么做都不够好”
38:38“我仅代表我自己对不完美的芭比表示满意”
40:01 是谁拥有对“新与旧”的定义权?
44:23女性生来就要完成的功课:进化和“排毒”
47:53性别议题在舆论场上与现实中的分野
49:58性别议题在年轻一代与老年群体中的分野
4. 女性巨大的情感动能
53:37“梦女”背后:女性可以靠想象爱上一个人
55:36“罗曼蒂克2.0”阶段:虚拟化与商品化的亲密关系
57:06放弃对于父权结构下的亲密关系的想象,其实没有那么难
63:48踏上这个旅程的开始,这个复仇就已经成功了
5. 当离婚成为解脱
66:13名人离婚时,我们不再惊诧了
67:52女性巨大的情感诉求,某种程度上是失权的表现
69:08女性该如何驯服自己的情感
69:38“拔除”恋爱脑的过程,是从梦里走向现实的过程
6 一些困惑
72:19女性的情感出口只有性缘关系吗?
74:30我们可以在哪里倾注生命的激情?
77:00芭比可以追求不变强地活着,只是去看妇科医生而已
77:46个体性和私密性可以转化成一种可感知和可理解的实体
81:15对第46期节目的小小修正
84:50万玛才旦拍的最后一个镜头:重生
【本期提及书影】
【本期制作】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人间小萤火
1年前
广东
1137
“催女性结婚都是威逼 催男性都是利诱”这个总结真的 很精辟

桃奈小安
1年前
陕西
295
还有配平文学 谁和女主玩得好就奖励谁一个“好男人”
卜灵卜灵
1年前
广东
238
天啊!女人们大胆的往前走吧!!我这几天听到一句话:别人没要求你给予的,不要贴到别人面前给。男人如果不上进不进步不向前看,那就抛弃他们,头不回昂首阔步的前进吧!在女人往前走了很远回头看时,会发现那些男人在远处一直低着头,只看得到地面,看不见远方…

Real_muse
1年前
四川
234
12:40 「燃冬」最多算做作,「消失的她」才歹毒吧!

素处以默519
1年前
江苏
198
在漫长黑夜里一个人静静听完这期播客,内心深处渐渐产生了一些力量。感觉到,生活中有太多值得关注和付诸实践的东西,恋爱只是一部分,绝不是全部。我渴望更大的爱,更大的情感,也包括好好爱自己。谢谢三位主播真诚的分享,带给我如许启发。
卜灵卜灵
1年前
广东
125
27:05 天啊!(我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些一开头就只想说天啊!OMG!)我想到了木桶原理,女人大多数本身的在感情亲密关系方面就是那个擅长者,现在擅长者去听课学习,不擅长者享受擅长者的成果。这就是木桶长板越来越长也没办法抵抗短板一成不变,水该漏就漏,当木桶长板长到她能看清整个水桶,这段关系就该有个结果了…(男性更加需要这些所谓的教育!!)

陈小耗
1年前
四川
105
34:08 “对男性是利诱,对女性是威逼”,太精辟了!
Nina心心
1年前
上海
94
1:09:19 所有的年轻人你都憧憬伟大和壮丽,只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会误以为爱情是最接近伟大和壮丽的一种行动,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你二十多岁的时候你一无所有,你觉得你的爱情就是你最有力的武器和你的底线,你去认知你的每一段关系你都是用我爱你或者我不爱你了来为你的爱情故事作为开篇或结尾。像这样的人其实从来没有学会看世界,永远是在更纯洁的本质中去想象世界而不是用你粗糙的手或体验的心去触摸世界。当然了作为一个做梦者,在你的爱情世界里你能够很充分的感受你自己。但你总要从这个梦里一点点走出来,可能有些人会把这个过程叫做觉醒,具体落实到行动中就是把依靠男人来建立坐标的这个东西去除掉。总之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先是对男人充满希望,因为你年轻的时候你爱上一个男人他就是你所有渴望拥有但你不拥有的东西的一个想象,但是你总要走过这个阶段你才能走到下一步。因为当你成为一个渴望着爱的女人的时候,实际上你渴望的是一种深渊,你其实在服从于这种深渊对你的吸引力,这种很轻易地滑向深渊的行动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行动。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自我是存在一个你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个很理想化的空气之中的,你每次一发声你就会说这个世界对你太残酷了这个男人对你一点也不好,你就会被这种抱怨所包围。走入现实,这个是一种更大的勇敢,所有容易的事情都不叫壮丽的事情。

核桃和雪球的铲屎官
1年前
云南
82
34:41 为何会因为离婚意味着"你老公不爱你"这件事为耻呢?我离婚前就明白,我才是这个家庭中那个让这段关系充满(过)欢乐的人,我才是有能力爱的那个人,那么我离开你,我仍然有能力再去建立一段充满欢乐的关系,但你却不一定。所以当我在这段关系里得不到滋养,且确认你的确不会够爱我时,我就是那个潇洒而坚定离开的那个人。

Julia_Scott
1年前
上海
81
1:06:08 感觉当代女明星做出那种选择,大众接受度都还行,样板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不惊讶了。可以不结婚专注锻炼工作和自己开心:刘亦菲、倪妮、韩孝周、韩志旼、景甜、宋茜、张静初、鲁豫。
也可以结完去父留子:杨幂、赵丽颖、baby、孙怡、黄阿丽、章子怡、马伊琍。也可以多结几次自己开心:伊能静、柯佳嬿、大S
付飞飞
1年前
未知
80
1:03:03 “如果不解决社会问题,情感探索就不足为信”

高速日记
1年前
中国香港
71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8669895cf4a5ad60ca079d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5f78197d934b8505661654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d0d70b80c9ec4c5f9e501d
本期提到的三期播客

李斯池
1年前
福建
66
48:27 没事 这一辈的不婚不育算我一个,为百分比增加一趴
一条柴
1年前
江苏
58
20:16 大家其实多多少少都有点懒得去探索人际关系了,毕竟很多时候也并没有那么值得自己去耗费精力相处和了解的人,那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去让自己开心。

LaVieEn-Rose
1年前
福建
52
15:23 《燃冬》想以情感来写年轻人的躺平、彷徨、虚无,但我觉得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真正契合年轻人的情绪,是《燃烧》里要表达的情绪——愤怒。愤怒是非常沉重的情绪。
太一针见血了。
en_pc3N
1年前
辽宁
46
38:27 “足够好”这个评价标准真的太慈悲了!它甚至不再归属“评价”这样冰冷的体系。我们的社会语境似乎完全被众口一词的好,和众口铄金的糟,所粗暴的二元分割——这个评价体系里,没有人能不被中伤。
女性是一种处境。女性一直在evolve ,推动自己,和能够辐射的小环境,去往变得“足够好”的路上…(就像康堤说的,甚至会不断反思自己做过的播客,当时的观点)🏃🏻♀️🌻

穗黎
1年前
北京
45
25:07 父亲的情感教育女儿来做,儿子的情感教育老婆来做,男人们被托举的一生,这真的很玄幻。

谬见之明
1年前
江苏
42
1:12:53 听到这里真的拍案叫绝!!!终于有人说出我想说的了!!我属于从小就特别疑惑「性缘关系的不可替代性究竟在哪里」的人——除了在我国境内合法地繁殖——为什么只有性缘关系会被塑造成人生的必选项、甚至是唯一可靠(实则并不牢固,尤其对女性而言)的亲密关系?我从来都没有觉得性缘关系高于其他一切形式的亲密关系,或者它象征着独一无二的爱的体验,「它不是唯一的答案」,甚至都不算是「答案」。对我来说它就像是人生游乐园里的一个项目,可以打卡也可以不打卡,它并不比其他的项目对我有更致命更直接更冲击的吸引力,也并不能带给我最巅峰的游玩体验。每次和我妈聊起婚恋话题,她都会强调「婚姻的唯一可靠性」,排除和朋友一起养老等等诸多其他可能——但是仔细一想其实就不难发现这种论调站不住脚啊!究竟是谁、是什么力量把性缘关系(尤其针对异性恋女性)设定成了唯一答案呢?🙄
欧阳墨鱼
1年前
广西
41
你们也太卷了吧!11月底就开始年终总结了???🥲🥲

不了liao
1年前
山西
40
49:26 结婚又工作又当保姆,被照顾地很好的男性自然会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