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主题
随着AI的日益进步,我们是否会被这波技术浪潮所淹没?本期播客邀请来自不同背景的两位专家,深入解析AI领域的最新动态,并探讨如何在AI全面普及的今天应对职业焦虑、抓住机遇。在大厂与创新小公司的竞争下,谁将成为时代的赢家?普通人又该如何适应这场变革?
👬本期嘉宾:
David,前大厂技术,目前在创业公司担任 Data Scientist ,主要负责检测大模型乱说话的内容
Alchain花生(同即刻ID):AI工具开发者,B站/YouTube博主(AI进化论-花生)
⏰时间线
00:02:03:OpenAI和Google发布会观感与技术点评:谁更接近时代?
00:07:29:谷歌发布会观察:时间冗长,组织混乱
00:15:02:技术逻辑类似,但各自有优势的硬件设备
00:22:34:谷歌的搜索能力与AI技术的完美结合:普通人生活中的便利工具
00:26:20:AI的未来:探索多模态场景下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可能性
00:30:11:AI时代的打工人:如何利用大模型提高效率?
00:37:43:AI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普通人的机遇与挑战
00:41:30:AI时代的焦虑与应对:拥抱变化,寻找稳定的力量
🎵背景音乐
马赛克《霓虹甜心》
👧在哪里还可以看到主播 小野酱
即刻:小野酱大漂亮
小红书/微博/公众号/虎嗅/知乎/豆瓣:作家小野酱
📻本节目收听方式:
🎉《食野之评》全渠道上线了。
您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蜻蜓FM、荔枝FM、苹果Podcast、Spotify、youtube、sound on、Google podcasts、Overcast、CastBox、pocket Casts等收听!
🌊关于第九声浪
【到达不止于目之所及】
「第九声浪」用声音拓宽你的精神疆界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主播...

小野酱

野酱小助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海妖
11个月前
北京
0
用AI辅助工作大半年后,唯一感到的就是恐惧,工作效率指数级增加。甚至很多基础工作,人类在未来的AI面前可能毫无竞争优势。未来,AI取代人类也许还很远,但能灵活使用AI的人才取代不会用AI的人才,几乎是毋庸置疑会发生的。

金波碎
11个月前
北京
0
00:01 又听一边感觉这个《霓虹甜心》很好听啊

金波碎
11个月前
北京
0
看了课代表总结的第四点,是不是少知道一些AI发展的消息,就能够少一些没饭吃了的焦虑🤪
老A_snkZ
11个月前
广东
0
为了方便听小野酱的播客,我重新下载了小宇宙
嘻嘻刘
11个月前
美国
0
28:05 听了一大半了,还是没有进入职场焦虑这个主题

HJM_eHNy
11个月前
江西
0
“の”,没有比“之”高级。我觉得“食野之苹”就很好。
izx-copy
11个月前
美国
1
焦虑到头秃了,就会变强

勾勾同学_听歌版
11个月前
北京
1
ai辅助现在是我组织内容时比较常用搜索引擎,但框架搭建和情感共识还比较一言难尽哈哈,感觉做一些点状知识的线性串联还是好用的,但就效率这件事咋说呢,好奇星人,确实,单位时间接收(想要的)信息更多了,但思维真的更加跳脱和发散了,逐渐已经忘了自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检索😂

想吃烤鸭
11个月前
天津
1
先下载,明天听

银盐粒子
11个月前
浙江
1
听完了 两点感受
1 只要工具去用起来,对自己行业有益,就胜过各种新闻的第一时间阅读
2 结尾的音乐太硬插入,我以为我别的什么设备在播放歌曲,哈哈哈。

飞扬之音
11个月前
河南
1
28:49 省流,正式进入标题内容!

飞扬之音
11个月前
河南
1
27:18 分析模型差异太多啦!现在还没听到标题内容。

supersup排骨快快
11个月前
上海
1
纠结晚上睡前听 还是明早起来听

金波碎
11个月前
北京
1
我来组成头部

Bridgeee
11个月前
北京
1
前排~~
山沟沟的孩子
11个月前
广东
1
落后主播来了,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关于 ai 的疑惑或者使用上的问题,ai 到目前为止还只能是工具而不是工具的主人😁

Lay-X
11个月前
新加坡
2
44:35 AI对3d美术行业构思很有用,它能帮你快速画草图,方便和主美沟通,但出的东西就70分左右,感觉以后可以像王家卫拍电影一样,拍一堆画面再慢慢剪,未来审美能力可能很重要。

小野酱
11个月前
上海
2
openAi发布会之后,
哥几个就在线上聊了聊@Alchian花生 @山沟沟的孩子 说了很多变化之后,我们觉得要找到不变的东西,不要焦虑,不要慌张,加入战斗,做具体的事情,就是抵御焦虑最好的办法。
下一期,脱口秀演员天一的对谈
再下一期,美国创投Taihill创始人余天一的对谈。

北海Andy
11个月前
吉林
3
最可怕的其实是这些焦虑好像也跟不上 AI 发展的速度🥲
Alchain花生
11个月前
云南
9
我来当下课代表,用文字组织下我在播客里提到的部分建议:
1.立即开始:不要仅仅停留在学习理论上,应当在真实的场景中使用AI,让至少50%的工作得到AI的辅助。这样可以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AI的应用。
2. 摆正心态:使用AI时可能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这往往不是AI技术不够成熟,而可能是选用的模型能力有限,或者使用的提示词不够准确,亦或是对AI运作机制的理解不够深入。遇到问题时先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就那么轻易认为AI不幸而放弃。
3. 简化工具:选择一两个能够到,方便用的最好的模型就够了,没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产品蝗虫到处试不同模型的。比如LLM选GPT-4、Claude3 、Gemini,对于国内用户,Kimi在处理长文本和检索国内网站信息方面表现不错。对于图片生成,非设计师使用DALLE3和Midjourney就够了;而对于视频生成,Sora还不能用,像Runway和Pika这样的工具还落后的比较多,不必那么急于开始。
4. 少看新闻:避免频繁接触可能引起焦虑的AI新闻和内容,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上的信息,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受流量影响较大。
5. 理解AI的能力界限:通常可以认为,普通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能做的工作,AI一般也能完成。AI目前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人类大脑。例如,AI可以快速编写遵循固定规则的小游戏,但设计个能卖座的流行游戏很难,写小说难,写大笨蛋吧的金句也很困难,因为这些事本来对人类来说都是只有少数人接着特定的灵感才能完成的。AI做不到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