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讲者介绍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高级讲师,影像艺术家。毕业于法国贝桑松美术学院,曾任职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教授艺术史和电影史;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艺术、影像叙事。在看理想主讲《去电影院的路上》

内容提示

竞菲老师的节目《去电影的路上》从上线至今已经快一年了,发刊词是老师在结束上海长长的封控期后写下的,当时大家都一同期待所有电影院能重新开放,应该就是我们的生活回归正常的标志,因为无论被中断了多久,人们也一定会愿意再次走出家门,去修复他们一度被打乱的生活,从头到尾地再听一遍关于电影的故事。
在节目里竞菲老师和很多老朋友聊彼此最近的创作和生活,像是现在正在筹拍第二部长片的冬梅,和拍完首部长片的Elaine;也为听众介绍了很多新朋友,像是在皮克斯工作的Rona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周新霞老师。从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工作岗位的嘉宾身上,我们共同感受到她们对电影深切的热爱,无论情况多么艰难,距离实现理想还需要走多么长的路,但这份做事情的热忱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
就像老师在节目中所强调的,电影观众造就了电影,正是听着这个节目的所有人,造就了这个特别的电影节目。
作为电影节目的编辑,一路走来面对每一期新的主题,新的电影故事和人物,都像是在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有趣的盲盒,很开心竞菲老师能带着编辑以及所有听众朋友们一起,重新走近电影、认识电影,还有幸成为了“造就电影”的人。希望竞菲老师之后能够常常回来,和看理想的我们分享更多电影内外的故事。
 
01:4425-35岁,我们大多数人面对的一个脱母入父的阶段
04:05敞开自我,和他人建立关联
07:22生活不是电影剧本,人生也不一定是一趟英雄之旅
09:13危机也许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强大
13:03也许不确定才是常态,确定才是反常
16:21要及时行乐,也不要丧失警觉

精彩摘录

不管是在哪一个时代,往往来说我们感觉到强烈的这个环境和个人的冲突的时刻,一般来说都是在这个脱母入父的阶段,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也就是离开了一个比较像母亲支持性的环境,要进入到一个父系的环境当中,我们人要从原来的家庭当中独立出来,同时要进入到社会的这样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可能会强烈的感觉到在自我和集体、个人和社会之间有巨大的冲突,我们的内心也有非常大的撕裂感,但是回过头来看,它也是一个飞速成长的阶段。
/
在现代社会,因为消费主义、资本主义的兴起,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的刺激自我来维持消费,另一方面又需要对人进行一种技术化的归管和控制来完成生产,这样就能够完成整个社会的消费生产循环,同时也可以保障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但是这种矛盾和悖论体现在个人身上,会让个人产生非常大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能首先需要分清在这个自我当中究竟有哪些是被比如说消费或者是信息刺激出来的虚假自我,而有哪些是真正的自我? 因为有的时候这种虚假自我会把这个自我的需要看得过于的庞大,过于的重要,使得我们不太能够去融入集体,只要是集体对它来说都是一种压抑和束缚。
/
如果要做出改变总是可以的,不管是在今天还是明天,只要你愿意做出改变。相对于过去来说,今天并没有变得更难于改变,但也并没有变得更容易改变。改变的前提并不是社会条件的变更,而首先是你要不要做出改变的意愿。
我们看了那么多的故事,只有获得了成长的主人公,他才是一个好的主人公。只有在这个故事中完成了他的人格的转变,变得更成熟了,它才是一个好的故事。所以我们并不能完全的把自己的问题全部都化约为是环境对自我的限制,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去主动调试自己的成长历程。
/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它必然的包含了很大一部分我们对之无可奈何的部分。这个部分如果用故事化的语言来说就叫命运,当然除了命运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是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甚至去主动的干预的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我们的性格。
/
可能我们现在面对很多生活上的困惑,是一种理论上的、形而上的困惑。当我们坐下来没什么事情做,开始思考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我很多年以前的一个选择是不是做错了?特别是晚上,当你躺在床上的时候,你的脑袋开始跑马灯,回顾自己的一生,把过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拿出来反复的放在放大镜下面看,想说如果当时这样就好了,如果当时那样就好了等等的时候,这个都是我们在头脑中的选择。
那真正的选择是什么呢?真正的选择是你在行动中的选择,是我们今天起来面对生,在具体的行动和选择当中,我们才慢慢地确立了我们对生活的总体信念,我们最终会通过这样的选择在内心真正确认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
现实生活其实是混乱的,而且也是不确定的。我们有的时候需要故事,也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是意义混杂的,所以故事的意义就会很清晰,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故事的一个理由。但是面对生活的这种不确定,它并不是一件坏事。
/
如果内心对长远计划非常抗拒,那就不要做计划了。
/
当我们在为他人所承担的时候,他人同样的也在为我们承担很多的东西,归根到底社会责任的问题还是一个对自我认知的问题。
主播...
看理想vistopia
不想晚睡的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我可真是棒fg
6个月前 北京
0
有启发和收获 谢谢!
沐夏_
11个月前 广东
0
竞菲老师说自己是中年,声音却是18岁的少女😂
绿大包
3个月前 浙江
0
我最爱的竞菲老师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