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导引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和探讨的内容,是关于最近吉祥航空上,两位女性把一位1岁多的女童带到卫生间“立规矩” 的事件,孩子不停止哭闹就不让她出来。
这次的事件,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和愤怒,特别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但近年来,我们总是能看到关于熊孩子的讨论,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了吗?有的家长不负责,有的家长管不住,旁观者可以帮忙或代劳吗?在公共空间,我们到底该怎么对待孩子呢?以及,为什么我们比原来越来越不能忍受孩子的哭闹?我们,对别人的小孩也有忍受义务吗?当然,能忍不能忍的,对强者的忍受其实是一直存在的…
本期“看理想时刻”,紧急找来了看理想儿童心理学节目的主讲人李萱老师,加更了一期番外。
节目里引用了部分番外内容,也分享了我个人从这次事件出发的反思,以及在其他节目中听到的内容启发与思考。
00:23 本期正文引言
02:40 李萱老师分享,儿童为什么这么容易哭闹
07:57 孩子闹腾,是因为家长不作为吗
10:47 当下的厌童情绪为什么越来越强
15:59 隔离是避免冲突的出路吗,儿童的权利如何维护
22:20 dy的延伸分享:公共空间、社会问题,不能推到个人身上解决
25:34 为什么我们的同理心越来越少,童年带给人什么
30:44 “我”的黑暗往事,如何对待弱者反映着我们的道德水准
 
威吓加限制自由,这和许多权力运作手段不无二致,但很多时候,只要是出于一个看上去合理的理由,比如为了更安静的公共空间,很多人都有可能成为这样的施害者。
真正的人性善,只有在它的承受者毫无力量的情况下,才能纯粹而且自由地展现出来,人类的真正道德考验,就在你怎么对待这些命运完全由人类来摆布的生命——动物。(米兰·昆德拉)
我有时会想,一个厌童的世界,会不会是厌错了对象?童年很神奇,是一个你走过了,但却好像无法再理解、共情的时期。但我们作为成人,很多问题却都从童年而来。
我们是怎样的大人,我们如何对待儿童,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可以拥有怎样的未来。
 

本期主要材料

番外:公共空间里遇到儿童哭闹怎么办
 

延伸推荐

李萱 主讲《童年启示录:儿童青少年发展30讲
杨照 主讲《人心之谜: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
钱永祥 主讲《人性之镜:动物伦理14讲
景军 主讲《谈病说痛:当代医疗生态的反思与追问
Vistopia 录音室《06. 与周雯静、景军:用300个节育环,记录下女性的血与泪
 
本期串讲、制作 | dy
引用音频 编辑 | 夏夏
主播...
看理想vistopia
不想晚睡的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809864u
3个月前 上海
0
公共空间里,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
玥鸽AKA院长
6个月前 广东
0
我是学发展心理学的,在学科里,我们把人的发展阶段划分得越来越细,用各种标准把人划分进各个阶段,比如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等等,我们找出各阶段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特点,然后广而告之。我们期待人们了解了与自己处于不同阶段的其他人的特点或说难处之后,能加深彼此的包容和共情,让彼此能在同一个世界和谐共处,少些区隔。但有没有可能,越是把各阶段的特点描绘得清晰,越是促进了区隔的发生;越是强调孩子成人老人的差异,越是背道而驰地加深了彼此间的嫌隙。毕竟区隔发生的第一步,不就是分群,定义出你们与我们么。
HOPE_8121
3个月前 江苏
0
读课文的语气,听睡着了
哎呦是我
6个月前 陕西
1
厌童是一种社会霸凌
小女巫wiwi
7个月前 江苏
1
这个博客好像是朗读,还是喜欢谈话的模式
Sssssssmile
7个月前 北京
1
对啊 这是一个越来越没有包容度的装b社会,向下无理由,向上pua自己
变变716
7个月前 辽宁
1
节目探讨的是厌童,并不代表新闻里面的人厌童,他们的行为是不恰当的,但让人厌烦的是制造噪音,扰乱秩序的人,不是儿童。
UltraD
7个月前 江苏
2
33:12 听到这里我倒觉得与厌童无关,归根到底是成年人自己的修行不够罢了
司南君
7个月前 浙江
3
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就是尊重个人权利的边界感吧(不是说这点完全没有负外部性,是说这个事实),那其他对象触碰到自己的利益空间,本人产生反感情绪挺正常吧。要“理解”孩子是孩子,那这种“容忍”导致反感情绪就不可以了吗?
粤北
7个月前 美国
4
原子人就是如此以自我为中心,原始部落社会里儿童和成年人是没有严格分离的,青少年受教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帮大人带孩子,厌童也就无从谈起。现代原子人的视野就要狭窄得多,只有当下和自我,没有未来和他人。
马冬梅不高兴
7个月前 四川
5
就不要带小孩坐飞机啊!
女巫之后
7个月前 瑞士
6
很受触动🙏🏽回看自己的童年,返回寻找才有可能重新看见曾经的自己,而治愈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开始。我们要看见内在的自己才能看见他者。
变变716
7个月前 辽宁
8
10:52 到这里反而觉得“厌童”更合理了呢,因为孩童的局限性和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的原因都被说得很清楚了,别人对改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厌恶的情绪反而更有合理性啊。
变变716
7个月前 辽宁
11
14:16 可能是学者或者专业人士的思考方式不一样,听下开好像不喜欢小孩,讨厌小孩是不正常,不合理的,所以必然有个原因和逻辑。有没有种可能,有些好恶并没有特别的原因,这些人也不是讨厌小孩,就是没那么喜欢,所以容忍度就低一点。不喜欢小孩的人也是正常人,也没啥特别的成长经历和创伤之类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