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我们躲在房间的角落,拘谨地轻声说完了这些父母从来不知道的心里话。关于二胎家庭的“姐姐”身份,关于“弟弟”带来的成长过程再现,关于重新认识我们的家庭,关于母亲的天地月与葱姜蒜,关于未来和选择。



�主播

码儿,小吓


�时间轴

1:01 正片开始

2:48 父母生二胎的原因以及他们是如何对我们讲述的?

5:32 长女+小弟家庭结构的典型叙事:“招娣”、“迎弟”、李玉的纪录片《姐姐》

10:10 弟弟出生前后,那些“闲人看热闹”的微妙暴力

15:16 弟弟的姐姐:被压缩的时间,被反复摩擦的边界

17:31《我的姐姐》为什么不招我们喜欢?结尾究竟是败笔,还是亲情伦理困境?

26:25 二胎家庭姐姐承担“家长职责”的限度在哪里?

34:24 姐姐的弟弟:多一份束缚,永远被比较

37:16 “姐姐的教育”如何作为与父母教育的差异体存在?我自以为的观念又是否为负担?

39:52 时常是夹心饼干:在作为父母的子女时,我们和弟弟有同样的痛苦;在作为弟弟的家长时,我又痛恨自身对他进行的规训和要求。

46:38 当弟弟再现了我们的受教育过程,我们重新认识了父母和家庭

52:31 男性普遍成长路径与弟弟的“性别观念”

1:01:04 我们能为弟弟做什么?只有姐姐能感知他们的成长阵痛

1:05:41 或许我们都无法成为父母

1:07:16 生过二胎的母亲如何看待我们的生育问题(此时码儿的妈妈突然出现,我们整期的提心吊胆在这一刻破防)

1:10:48 母亲和我们,关于两代女性的“选择”

1:16:56 下马威新版自我介绍(bushi)


音乐

片头曲 And I Love You So-Don McLean

片尾曲《达尔文》-蔡健雅


�提及作品

1.纪录片《姐姐》-李玉

2.电影《唐山大地震》-冯小刚

3.电影《我的姐姐》-殷若昕

4.文章《对<我的姐姐>的一个社会学分析》-李银河

5.书籍《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美]洛莉·戈特利布 著,张含笑 译


�本期制作

封面:小吓

剪辑:小吓

片头:码儿

SignatureSound制作:码儿


�联系我们

匿名提问箱:www.tapechat.net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Xiamawei2000


�打赏我们

爱发电:afdian.net

主播...
碼兒
小吓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Titsup
2年前 广东
1
1:00:34 我作为独生女像这样直面家族内部性别歧视的时刻还是比较少的,甚至直面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也都会直接指出对方的逻辑错误,就算对方是长辈也不例外,反正我从小到大“尖酸刻薄”惯了🥰这也让我觉得独生女确实是有必要存在的,计划生育之后独生女承担了一部分原来只能由独生子承担的责任和期待,这无论在哪种意义上都是对性别平权有推动作用的,虽然在这条路上几千万女童甚至因此而没有资格出生...但我还是不后悔成为一个独生女,无关性别,我不希望我的家庭内再出现第二个人承接父母的爱与期待,可能这就是自私吧。
士多啤梨cmy
2年前
1
14:59 可是我感觉我比弟弟大十四岁在生活中多担待一些教他一些事情好像也没有什么。不然为什么要叫做亲人?总感觉这些年大家对女权话题是不是太敏感了,就像一直刺猬,感觉自己会收到什么伤害就快点蜷缩起来,有点太应激了吧。个人觉得。
士多啤梨cmy
2年前
1
14:59 可是我感觉我比弟弟大十四岁在生活中多担待一些教他一些事情好像也没有什么。不然为什么要叫做亲人?总感觉这些年大家对女权话题是不是太敏感了,就像一直刺猬,感觉自己会收到什么伤害就快点蜷缩起来,有点太应激了吧。个人觉得。
noooooooo
2年前 北京
1
01:10 我是21岁 弟弟8岁!!我们好像呀!!!
noooooooo
2年前 北京
1
01:10 我是21岁 弟弟8岁!!我们好像呀!!!
侯斯顿
2年前 湖北
2
哎听完这一期太感触了,感觉两位主播能成长成这样善良,这样为她人考虑真的很厉害!
侯斯顿
2年前 湖北
2
哎听完这一期太感触了,感觉两位主播能成长成这样善良,这样为她人考虑真的很厉害!
morning__
6个月前 山东
2
一个姐姐最大的错觉就是觉得能凭一己之力改变家人的思想观念,改变家人的人生,并为此费尽口舌殚精竭虑。姐姐只是姐姐不是妈,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morning__
6个月前 山东
2
一个姐姐最大的错觉就是觉得能凭一己之力改变家人的思想观念,改变家人的人生,并为此费尽口舌殚精竭虑。姐姐只是姐姐不是妈,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竹栀麦片
2年前 湖南
2
33:08 确实没有和我们商量
河边小草坪
2年前 黑龙江
2
这段真是无比赞同,虽然我不是二胎家庭,但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问题
侯斯顿
2年前 湖北
2
16:37 天哪4个小时,那我真是完全不管我弟,从小就是这样,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住校,跟他也不是很熟23333
侯斯顿
2年前 湖北
2
16:37 天哪4个小时,那我真是完全不管我弟,从小就是这样,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住校,跟他也不是很熟23333
不困要困
2年前
2
没错!看到结局的时候我也是狠狠生气了!前面建构了这么多结局最后大转折美化,真的很无语感觉浪费我的眼泪
不困要困
2年前
2
没错!看到结局的时候我也是狠狠生气了!前面建构了这么多结局最后大转折美化,真的很无语感觉浪费我的眼泪
侯斯顿
2年前 湖北
3
05:13 我爸的说辞是我奶奶一直想要一个男孩
三九
2年前
3
正好听到这期节目,今年first也看了很多部有关姐姐的电影,想起来很多事情。 第一件事是我妈的,姥姥说谁考不上最好的了初中就不能上学。我妈和我舅都没考上,我妈去打工了,我舅用我妈打工的钱又考了一次。妈妈说卖衣服时候的车涂太过漫长,她经常吃花生豆解闷,但当时十四岁的少女怕自己发胖,于是在嘴里随便嚼两下就吐掉。 第二件事也是我妈跟我说的,父亲听说生了个男孩子赶紧骑着摩托来看 激动到连钥匙都没拔 再下来的时候摩托已经丢失 听说姐姐在旁边哭了 第三件事我一直记到今天,是我小时候做的错事。姐姐坐在桌子上写字,我一个巴掌扇在姐姐的背上,她磕在桌子上,流了鲜血,但妈妈仍然过来指责姐姐。当时姐姐的眼神我一辈子不会忘记。
CoriC
2年前 上海
3
我和我一个同有弟弟的朋友聊天,我们就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我们都是来自不大不小城市的女生,现在我在上海继续上学,她在上班,我们的弟弟也都一般大,我们都比弟弟大15岁。我们就觉得有了弟弟以后反而催生了我们留在上海不回家的心。虽然家里爹妈也不重男轻女,但是回了家总有一种来自外界的莫名的观念,觉得养弟弟也有我们的责任,好像就是我们的事儿了。可是凭什么呀?生他们之前我们过独生子女的日子美得很呢,如果后来没有了他们我们现在只会更自在。说真的,如果我还是独生我可能真会回家发展,可是现在还有一个陪着你们呢,我们就可以过自己的人生了。没有束缚,别人也别想给我们束缚。
二二谁
2年前 上海
4
43:33 这一段真的有共情到,我时常会去在父母和弟弟发生矛盾的时候站在一个和父母对立的态度去教育弟弟。但事后发现这样复杂的价值观可能对小孩来说过于复杂了,反而导致他误解放大…
Lizoo
2年前
5
嘴替➕1 很多时候都很无奈的问自己为什么我要是姐姐
甜菜根
2年前
5
42:13 在自己身上看到父母错误的行为印记…这种痛苦好懂…,也确实要从意识到这种痛苦中得到自我的嬗变。还想到心理学上有种观点是要做自己的父母和小孩,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小孩去抚养。
甜菜根
2年前
5
42:13 在自己身上看到父母错误的行为印记…这种痛苦好懂…,也确实要从意识到这种痛苦中得到自我的嬗变。还想到心理学上有种观点是要做自己的父母和小孩,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小孩去抚养。
滚毛L
2年前
7
37:12 作为家里的长姐,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从小就认为教育弟弟这种责任不关我的事情。因为要弟弟的事情也没问过我,也不是我生的,教育本身就是父母自己要负责的,毕竟姐弟也不是直系亲属,凭啥我有责任管呢?所以弟弟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责任。不管我妈怎么跟我说,我都基本没管过。
滚毛L
2年前
7
37:12 作为家里的长姐,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从小就认为教育弟弟这种责任不关我的事情。因为要弟弟的事情也没问过我,也不是我生的,教育本身就是父母自己要负责的,毕竟姐弟也不是直系亲属,凭啥我有责任管呢?所以弟弟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责任。不管我妈怎么跟我说,我都基本没管过。
牙尖
2年前
9
太棒了,讲的太棒了。作为一个独生子女,对姐弟关系的想象很容易局限在“重男轻女”的女性视角,但主播们后面所讲的具体事件,以及主播们的感受,让我理解到了姐弟关系的复杂性。这是一段混杂着两代人关于教育理念,性别观念,家庭责任划分等诸多问题的关系,它的好与坏,讨厌与爱都是不可分离的混沌状态,可能任何深层次的关系都是这样吧。再次赞美主播们~
山参与鬼
2年前
9
好喜欢这期~聊得好纤细!以姐姐的视角反观二胎弟弟的受教育过程,还反思了家长的话语规训、新旧伦理观的沖撞、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教育、社会对女性的隐形暴力….好喜欢以家庭为母题的讨论,因为家实在太太太复杂了🥲无论我们曾经多么想要反抗和疏离,它依然是构成我们精神内核的原乡。好的、坏的、模糊不清的,都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延续在体内。
山参与鬼
2年前
9
好喜欢这期~聊得好纤细!以姐姐的视角反观二胎弟弟的受教育过程,还反思了家长的话语规训、新旧伦理观的沖撞、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教育、社会对女性的隐形暴力….好喜欢以家庭为母题的讨论,因为家实在太太太复杂了🥲无论我们曾经多么想要反抗和疏离,它依然是构成我们精神内核的原乡。好的、坏的、模糊不清的,都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延续在体内。
阿辣手摧花
2年前
15
狠狠共情的一期!也许是涉及到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中“长姐为母”“重男轻女”的一些敏感话题,虽然我身边(包括我自己)朋友大多数都成为了姐姐/哥哥,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我们处在这个家庭里的感受,甚至我的朋友们自身都接受了自己身上“姐姐”“哥哥”的标签,但其实从“独生子女”到“姐姐”的身份转换对我来说是挺需要时间消化的,以下是我在收听过程中深有同感的两点: 1.比起家庭关系中的“姐姐”身份,我更习惯于自己的个体化。我更愿意把我和弟弟之间的关系看待为同等的一个亲密家庭里的两个成员,我于他没有教化作用,他于我也并不需要事事听从,我们享受的是血缘和亲情带给我们的紧密感,但他的人生和我的人生不用强制地“互相影响”。 2.作为“二胎”的弟弟也相应地失去了一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获取过的关注感与平和感。这是我之前没有想过但是听完这期之后觉得“原来如此,好有道理”的一点。在弟弟出生前,我已经“享受”了十几年“独生子女的快乐生活”,即理所当然地获得父母给予的百分百关注与爱护,而我的弟弟一出生就处在一个或多或少带点“竞争”的家庭结构,时常会有人问“爸爸妈妈是喜欢姐姐一点还是喜欢你一点呀?”,我仔细一想与小时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嚣张跋扈的我相比,我弟性格更为安静乖巧,甚至在受到长辈的喜爱时会下意识地考虑到我的感受,并且说不定除了父母给予的期望,他还要多承受一份来自于“姐姐”的压力,这个反思让我在今后的日子开始更加关注我弟弟的感受。 总得来说,这是一期看到标题我就举双手双脚赞同的播客,我太厌倦啦!逢年过节和长辈坐在沙发上的固定节目:“你在家怎么带弟弟呀?”“那以后你肯定要管你弟弟啦”“你弟弟听你的话吗?”你这么好奇就帮你女儿再生一个吧!
小黄没头脑
2年前
18
虽然还没听,但有弟弟的我看到题目心里已经开始泛酸水
小黄没头脑
2年前
18
虽然还没听,但有弟弟的我看到题目心里已经开始泛酸水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