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丨李蓉慧 嘉宾丨肖旭

后期制作丨迪卡普里鑫

(以下文字只是音频节目的少许补充。「硅谷早知道」为「声动活泼」传媒旗下节目,每周周五中午12点准时更新,敬请期待。)

如果说 36 氪的上市只是一个微观事件,那么从宏观角度看待科技媒体近二十多年内的风起云涌其实更加有趣。

本期由两个有硅谷驻站经验的记者,为大家梳理了这二十多年的硅谷互联网媒体史: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硅谷科技媒体如何顺势而起,遇到哪些问题,作出何种反应,又如何起起落落。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历史梳理,让你更多一层了解美国的科技行业,硅谷的创投生态环境,以及新闻媒体在这个环境中的独特作用。

另外「声动活泼」正在筹划新一档播客节目 ——「反潮流俱乐部」。在这档节目里,我们会涉足时尚和潮流圈,并展示背后有趣、深刻的那一面,大家可以添加添加我们小助手「声小音」的微信 shengfm1 咨询,或者点击下方链接直接支持我们并解锁第一期demo。

国内用户 「冲呀 」https://www.chongya.com/@shengfm

国内用户「爱发电」https://afdian.net/@shengfm

国外用户「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shengfm

本期主播
李蓉慧, 原「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

本期嘉宾
肖旭(Vicky),品玩旗下硅星人负责人

The Takeaway
硅谷的科技媒体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以莫博士为代表的硬件测评开创时期;之后是科技媒体创业的全盛时代;第三是洗牌和深度报道被推崇的时期;最后是政治科技不分家、新的内容传播方式兴起。

本期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 早期科技媒体时期(莫博士、《连线》杂志)
  • 最有代表的科技媒体探讨(The Verge、Techmeme )
  • 全盛媒体时期的媒体探讨及问题(TechCrunch)
  • 深度报道时代(BuzzFeed 、华尔街日报)
  • 政治科技报道及硅星人的相关报道
  • 新的科技媒体形式(播客、YouTuber)

访谈中提及名词

  • Walter Mossberg,昵称莫博士,曾是《华尔街日报》首席技术专栏作家,联合创立《华尔街日报》的科技板块 AllThingsD,后创办 Recode 网站,2017 年 4 月宣布退休。
  • WIRED,《连线》杂志,创刊于 1993 年。隶属于美国传媒巨头康泰纳仕集团。2006 年时任主编 Chris Anderson 提出的长尾理论集结成书。《连线》一直以报道科技对生活影响出名。
  • Techmeme ,美国知名科技新闻和博客聚合网站,其科技文章主要来自科技公司的官方网站、媒体和科技博客,通过分析当日新闻的热门和重要程度组织内容,以一个话题的多方报道为一个内容集合的方式呈现。
  • All Things Digital Conference ,《华尔街日报》主办的数字大会,2007 年,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同台讨论微软与苹果的发展状况。
  • TechCrunch ,美国科技类博客,由 Michael Arrington 建立,2010 年宣布以 2500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在线(AOL),TechCrunch Disrupt 是其每年举办的行业会议。crunchbase.com 是从 TechCrunch 剥离出来的数据检索和服务业务。
  • Sarah Lacy,美国科技记者和作家,曾在 Business Week 和 TechCrunch 担任记者,2011 年创办科技博客网站 PandoDaily(后改名 Pando),曾多次批评硅谷科技公司里的「兄弟会文化」,2019 年宣布出售。
  • The Verge,成立于 2011 的一家美国科技媒体网站,提供新闻、产品评论、播客、视频等内容。与 Vox Media 同属一个公司,Recode 被收购后内容并入 The Verge。
  • Recode,成立于 2014 年的科技博客,由《华尔街日报》旗下科技博客 AllthingsD 的核心团队创办,包括莫博士,Kara Swisher。首轮融资估值达 2000万-3000 万美元,2015 年宣布被 Vox Media 收购。
  • Kara Swisher,与莫博士一起在 AllthingsD 工作后创办 Recode,Recode 出售给 Vox Media 之后,目前主要为《纽约时报》撰写科技评论,制作播客节目「Recode Decode」等。
  • GigaOm,由 Om Malik 创立于 2006 年,专注报道科技行业和举办活动。2015 年停止运营,保留数据服务业务。Om Malik 目前是 The New Yorker 专栏作家,投资人。
  • BuzzFeed,2006 年由 Jonah Peretti 创办的新闻聚合网站,从数百个新闻博客获取订阅源,便于用户浏览当天网上的最热门事件。2011 年邀请时政报道编辑 Ben Smith 加入组建深度报道团队,2018 年其国际报道获得新闻行业最高奖普利策奖提名。
  • John Carreyou,《华尔街日报》记者,2015 年发布揭露硅谷创业公司 Theranos 骗局的报道,后被拍摄成纪录片、整理成书(中文版书名《坏血》)。
  • The Information,2013 年由前《华尔街日报》记者 Jessica Lessin 创办,采用会员付费模式。2016 年开设驻香港办公室,相对更关注中国创业公司和生态的报道。
  • Stratechery,Ben Thompson 创办于 2014 年。Ben Thompson 曾在苹果、微软工作,后撰写硅谷公司的商业分析汇集成博客,分免费版和会员付费版,目前除了文字还制作播客节目 Exponent。

相关节目
一路晋升到c-level!这名华人如何在美国打造爆款媒体?

BGM

  • Back to the Old House - White Bones
  • Get to Know You- Cody Francis
  • At the End of It-Donell Mase

原创文章,作者:「声动活泼」。

微博:@声动活泼
微信公众号:@声动活泼
网站:shengfm.cn

主播...
声动活泼的声小音
丁教Dian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BlueSnowF
2个月前 浙江
0
46:12 2013年,jessica 拿过普利策奖项,推出 the Information,每年收400美元,付费订阅。科技媒体太注媒体本身了,参加发布会,写公关文字。很早就开始关注中国。 注重新闻(从报道新闻的模式)的播客慢慢淡出,现在是提纲的形式,比较简洁。现在很多媒体增加了深度报道。 Basfeet 有专门的深度报道团队。2016年,美国新总统当选,很多科技公司开始写政治。
BlueSnowF
2个月前 浙江
0
42:03 很多年媒体靠广告、门票来卖钱,门票主要来自名人。Recoerd被Medium收购,数据流量上比较细分,很难出圈。科技媒体在自己圈子里有影响力。
BlueSnowF
2个月前 浙江
0
37:03 the verge 成立于2011年,打破了 TechCrunch的短文章,开始写长文章,写得很好,测评也写得很好。参加归谷活动,发布会时,直播做得很好。广告、活动等。
韩蓝毅
2年前 中国香港
0
大道至简:只关注科早就足够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