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巴黎奥运会即将闭幕。作为四年一度的体育界最盛大赛事,奥运会赛场是全球注目的焦点,也是各种叙事在世界范围内对冲、流动的场域。

“竞技体育,菜是原罪”。第一种不可忽略的、建立在竞技体育基础上的,是强者叙事。录制这期播客前夜,全红婵蝉联女子跳水10米跳台项目奥运会冠军。冠军们励志和天才的叙事之外,我们想唱唱反调:对赢者的追捧是否掩盖了竞技体育和社会现实残酷的一面?竞技体育的优胜者,当ta们面临不再“赢”的那一天,当ta们承受任何运动员都会承受的伴随一生的伤和病痛,舆论又会怎样评价ta们,曾经的荣耀是否能照亮ta们此后的人生?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是女性叙事。本届巴黎奥运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奥运会男女运动员参赛比例达到1:1,被视作国际体育历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在一个性别平等意识发展并不均衡的世界,我们仍免不了在传播时女性被剪裁、曲解、抢夺焦点与遮蔽的命运。

当我们为开幕式中十个升起的女性雕像而欢呼振奋的时候,有一个雕像没有升起——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她好像在提醒着我们,现在就到了欢呼的时候吗?女性不是第二性了吗?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与性别平等的距离还有多远?

当人们从庆祝女性运动员的胜利,到庆祝女性的胜利,当网络说“中国女人太蒂了”,我们却难以顺应这些话语,加入到庆祝女性成功的队伍之中。不可否认,我们还离性别平等的世界很远,而每个普通女性和女性运动员的命运差异也是巨大的,我们与郑钦文有很远的距离,与全红婵也有很远的距离。

但毋庸置疑,我仍能从奥运中找到女性共同体事业的想象,可能不是“我也可能成为她”,而是“我不是她,我仍能与她建立联系,我仍从她身上获得力量。”我们喜欢这些运动员,绝不仅是因为她们的运动能力,而是她们身上某种吸引我们的叙事。那是她们的故事,但那份感动是属于我们的。

“每一个人都应当‘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这是《奥林匹克宪章》中掷地有声的口号,实际上也是我们对世界某种应然面貌的期许。我们如何理解奥运中的强者叙事?集体荣光相比个人伤痛,更重要吗?如何理解每个个体命运中的失败、伤病与退出?如何通过奥运看到性别平等的进程、看见更大的世界与我们身处的社会?这是我们本期播客想聊的内容。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添加小助手,加入听友群:Aroom2024

关注公众号「异见房间TITSUP」不错过异见房间的各种资讯信息

shownotes:

  • 09:10 从全红婵和陈芋汐聊起:制造“天才少女”
  • 13:36 特稿《举重冠军之死》:举国体制之下,“冠军”培养背后苛刻的训练机制和对人本身的忽视
  • 18:04 成为冠军是故事被看到的前提,还有千万个运动员的伤痛从没被看到
  • 21:57 巴黎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银牌和1988年女排铜牌引发的网暴:集体叙事下,个人的失败是不可接受的
  • 28:00 刘翔因伤退赛被称为“刘跑跑”,李宁摔下鞍马被要求以死谢罪,体育造神后注定跌落?中国新一代的运动员正努力脱离苦情叙事
  • 33:02 美国体操运动员拜尔斯东京奥运会因心理问题退赛被辱骂,她回应:“我已经给美国队拿了足够多的奖牌,这一次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 39:25 单飞的网球运动员:为什么网球是中国体育的异类?举国体制是公务员,“单飞”是自己创业
  • 45:47 幸运的郑钦文、孝顺的全红婵和自信的谷爱凌,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叙事
  • 50:30 谷爱凌的商业价值远超全红婵,我们的时代更接受充满精英感的偶像。
  • 54:09 孙颖莎比陈梦更圈粉?更有商业价值?因为大众更喜欢年轻的天才
  • 58:36 巴黎奥运会上展现的女性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博爱”fraternité原意为“兄弟情义”,la sororité,意为女性联结、女性友谊。
  • 61:55 飞飞暴怒,黄雅琼被求婚后,属于她的高光时刻和热搜全部被男朋友抢走
  • 65:26 全红婵被考一考、巩立姣被称“女汉子”。即使是奥运冠军,你在男性眼中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性和生殖工具?
  • 69:51 再聊拜尔斯:女运动员可以为平权做什么?她推动了美国队医性侵案的调查
  • 72:09 从周继红教练到国际泳联裁判长郭晶晶,从女排队长孙晋芳到单飞的李娜再到郑钦文,“我一直都相信薪火相传”
  • 77:07 女篮主力李梦化妆被“嘴”,劝没有进奥运的中国男篮都去化化妆
  • 81:40 莫桑比克选手为抵制街头暴力学习拳击。回到女性叙事,当女性去运动,我们是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成为能决定自我的人

订正:播客中提到的举重运动员奥斯卡·菲格罗亚“08年拿到了银牌 ”应为“2012年拿到银牌”。奥斯卡·菲格罗亚为哥伦比亚举重运动员,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三次试举失败,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摘银,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夺金后退役。

提到的书影音及报道:

书:

《独自上场》李娜

纪录片:

《拜尔斯与她自己:东京奥运会》

报道:

《保护全红婵》吕蓓卡

《举重冠军之死》李海鹏

播客:

《骨折、拉伤、韧带撕裂,伤病是运动者的宿命吗?》鹰眼时间

音乐:

片头曲:《Mon truc en plumes》Zizi Jeanmaire / Jean Constantin / Bernard Dimey

片尾曲:《自己》CoCo李玟(《花木兰》中文插曲)

插曲:

《Chanson Sur Ma Drole De Vie》Véronique Sanson

《Boss Bxxch》Doja Cat

主播...
异见房间小助手
亚b徐飞飞
苹果伤心苹果
方丹Fountai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临不不
8个月前 广东
12
1:02:18 确实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是又一个女性高光被夺走了,凭什么不是男的夺冠了再求婚呢
Noah_Pieta
8个月前 新加坡
12
1:05:08 作为对比 法国女子障碍赛第四名向他男朋友求婚, 结构生物学家颜宁获奖采访她的父亲
看下地图吧
8个月前 广东
13
23:59 男团体操这里,某人被骂不是说没拿金牌,和女排当年不一样,观众的整体素质是提高了的,国民的愤怒来源于,他的前辈们战友们同事们在那么努力并且领先那么多的情况下,因为他上场的多次低级的失误导致他人的努力付之东流,牵累了他人,换他上场是国家队没有比他更好的后备力量吗?而如果真的有猫腻,那他属于德不配位,不仅骂他,还要骂和查处他身后的腐败
思达_
8个月前 湖南
14
54:22 孙颖莎和陈梦的事可以去仔细了解一样
戴拉啦啦啦
8个月前 浙江
14
1:10:33 这次看奥运 每当镜头切到比赛间隙 中年男教练指导瘦弱矮小的女运动员时,哪怕就是把手自然搭到比他矮两头的小女孩肩膀上,我都在默默祈祷这个大叔要正人君子啊😢(应该就是受之前教练群侵事件的影响
加盐jy
8个月前 安徽
14
53:54 女性之间的差异被阶级差异所掩盖
大力强
8个月前 云南
17
1:03:36 除非你这男的冠军时刻,你来求婚呗。 真的气死 越野跑比赛也是,女生冲线,被求婚。真的气死。
Nyan
8个月前 浙江
20
1:03:38 以及到底谁在觉得必须伴侣中男性来求婚的???!这么想更觉得男女婚姻里女方失权有多严重了,结婚不能做决定,婚姻里被要求妥协,离婚也难离,恐怖哇
svthypen
8个月前 吉林
21
1:05:47 这里我又想起来那句“我来考考你” 我看见这段采访差点闭过气去,蝉妹还是太有素质
楚锦瑶
8个月前 湖北
21
55:29 为什么说cm有争议是因为她本来也打不过王🐠啊
svthypen
8个月前 吉林
25
1:01:00 对!这里我要气死!!!!!!啊啊啊啊啊啊啊如果是我我的内心一定会是:老娘的人生高光时刻你算什么东西敢在这个时候求婚啊!
戴拉啦啦啦
8个月前 浙江
25
1:03:33 真的 求婚这段说出了我的想法!!突然被求婚这事儿好像一直给女性(反正有我)极大的“压迫感”,如果说“我再考虑考虑”可能就面临感情要黄了、众亲唾弃了。 更别说是在奥运赛场,求婚=逼婚。
svthypen
8个月前 吉林
29
1:18:46 化了妆打破了他们的苦难教育骗局哈哈哈啊哈
HD202984o
8个月前 山西
29
1:02:32 还有人拿外国田径女运动员赛后求婚来比的…这能一样就有鬼了,抛开性别和文化差异,一个人是我的高光时刻给你,一个人你的高光时刻给我让让
猫咪什么都知道
8个月前 河南
38
中国大部分人对“有用”这个事执念是很深的。很多人的心态就是如果培养运动员不能拿金牌那培养他们干啥。
芝麻君
8个月前 广东
46
15:00听到主播聊起跳水的陈芋汐/张家齐这一段,真的很意难平。可能有时候冠军真的是需要一些“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也衷心地祝愿那些有“缺憾”的运动员们,能在竞技体育的残酷现实中,挣脱那种名为“运气”的既定宿命。而敢于直面这样的灰暗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有坚定而无畏的人生。每一次的挣扎与奋起,都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夜游灯
8个月前 浙江
52
1:01:16 奥运女冠军VS求婚,媒体把报道重点放在了求婚上,外界还是用那套传统的价值观来评判女性
WORKWEEK
8个月前 北京
54
听到17岁的全红婵就不像14岁的她一样是张白纸的时候 感觉好像她的神性就是被时代和团体赋予的 随时可能被放弃……
asdfggj
8个月前 北京
73
38:46 这一段让我想到,这种集体主义真的是有预谋地建构起来的。从我们的小学作文开始,到所有的媒体报道,叙事都是单一的,我们要歌颂伤病的运动员,歌颂他们不畏困难,我们从来不会去考虑要怎么真正保护一个运动员,保护一个个体的身体安全。而当你处于这个体系中,你完全意识不到这样的叙事有什么问题。
asdfggj
8个月前 北京
99
40:32 提到网球,有一个知识想补充。2008年后,是曾经的女排国手、郎平的队友孙晋芳当了中国网球管理中心主任以后,不畏层层阻力发动的中国网球改革,把网球原先的举国体制改成了市场化运动,让李娜得以单飞拿到中国第一个大满贯冠军,也就有了后来的郑钦文创造纪录。运动员本身的成就是巨大的,我们也不能忽略这过程中的变革者,她们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力量场,才能不断推动着进步。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