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神经漫游意在漫游神经与认知科学之领域,揭示认知表象与内里之趣味,由此连接业余与大众的智慧。

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 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如iOS系统中,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Overcast、Castro或安卓系统中的AntennaPod)收听我们的节目。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 唯一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 FM,哔哩哔哩和声破天 找到我们。



# 本期内容

当上海的深夜,普林斯顿的正午与圣地亚哥的早晨通过数字信号相拼接,我们讨论了:深度学习还需要我们知道什么?为什么抑郁症这么难着手治疗?人的认知与大脑究竟是怎么运作的?认知科学如此多层面的研究颗粒度带来麻烦了吗?


# 纲要

00:20 一个博士在国内,一个博士在美国,一个本科生在美国
03:00 「连接组计划」:用计算机方法纳米级重构大脑?
7:15 深度学习的隐喻:像飞机和炼金术的存在
13:35 一个理论:表示复杂事物,认知比我们想的更”偷懒“
        认知里的低秩假设与互联网推荐算法
22:35 玛丽莲梦露与祖母细胞
        人工智能模仿人,人的认知研究借鉴计算
27:07 像拆主机读电路板那样,“打开”脑壳
33:30 在美国读博士是什么体验
39:30 隔“行”如隔山:我们能多大程度跨层级地研究认知?
47:35 我们到今天依然无法确定抑郁症产生的机制
        有意思的肠脑: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大多是老胃病
57:25 认知科学的尴尬现状
01:04:50 研究认知的「3 levels」:计算,表征与算法,与应用
01:10:07 困难的问题解决既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

(末尾有彩蛋 Aftershow。)


# 延伸

杨提到的概念和人

赫布法则 Hebbian rule:一个神经科学理论,解释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脑中的神经元所发生的变化。赫布理论描述了突触可塑性的基本原理,即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的持续重复的,可以导致突触传递效能的增加。

祖母细胞 Grandmother Cell: 一种假设,指在人脑中存在一个或一组神经细胞,当某些特定的概念如你的祖母头像出现时,该组细胞就会激活。

Dd Marr 与 3 levels 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被认为是计算神经科学的创始人。

参见 Marr, D. (1982). Vision: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uman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Visual Information. Henry Holt. ISBN 978-0716715672.

Simple v.s. Complex Cells:在视觉皮层中存在的两类细胞:简单细胞(simple cells) 和复杂细胞 (complex cells);后者在视觉信号中区分“什么”、“哪里”,参与边界和边缘识别。

Nelson Goodman:美国哲学家。

参见 Goodman (1995) 第三章 “New Riddle of Induction": Nelson Goodman (1983). Fact, fiction, and foreca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74. ISBN 978-0-674-29071-6.

谢林点(Schelling Point):博弈论中人们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的选择倾向,做出这一选择可能因为它看起来自然、特别、或者与选择者有关。

后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

参见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 by back-propagating errors, Nature 198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323533a0

低秩假设(low-rank hypothesis):来自矩阵近似理论

参见 The Manifold Ways of Perception, Science 2000,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290/5500/2268.full

参见 Learning the parts of objects by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ature 199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44565

杨的个人研究与导师

Sebastian Seung(杨的“老板”,博士导师之一):研究神经科学,物理,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连接组学的先锋。

Seung 在 TED 介绍连接组计划 Human Connectome Project

汉那提到的概念和其他名词

认知科学六边形

失语症 aphasia:失语症患者伴随著语言习得脑区的损伤出现一个或多个语言机制的损伤。这四个沟通的语言机制分别为听觉理解、言语表达、阅读和写作,以及功能性的沟通。

布若卡氏区 broca's area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沃尔夫假说 / 语言相对论:认为不同的语言的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

一位被称为「艾滋病药史」的病人

affordance (设计界的「可供性」)//节目中介绍有误,不是 Don Norman 而是心理学家 James Gibson 最先从环境心理学里巧妙挪用了这个概念;前者后来在人机交互领域将这个概念发扬光大

汉那提到的虚构与非虚构作品

巴别塔之犬

你一生的故事 The Story of Your Life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 集异璧 / G.E.B.

Veina 提到的医学药品与语汇

抗抑郁药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靶向治疗

肠脑

/本期提到的神经现实文章/

拥有自我觉知的,会让我们更理解意识?

认知科学死了吗? 

发布于「神经现实」


# 人物

杨闰哲:Always exploring, ever curious. 

       个人网站 runzhe-yang.science。
Veina:一个试图从生物学角度研究精神世界的研究僧
汉那:UCSD 认知科学本科在读。写字,摄影,嗜咖啡。游荡者。书呆子。野心家。

主播...
汉那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kakaby
1年前 江苏
0
16:57 想问一下关于人脑用简单参数刻画事物那里是叫什么假设呀 音频听不太清
Shariputra
2年前 日本
0
1:11:49 没想到能在这期节目里听到我专业里那么多东西:Chomsky、top down和bottom up(parsing)、NN、认知等等。。
Shariputra
2年前 日本
0
1:00:30 很有意思诶,人类的基因造就了人类大脑的内部结构(个体行为和认知),但是这个内部结构又造就了外部的社会集体行为和社会心理。哲学探讨个体,也探讨社会
Shariputra
2年前 日本
0
16:55 Low-rank approximation
Shariputra
2年前 日本
0
08:00 的确NN和化学、飞机很像!经验先于理论。
Shariputra
2年前 日本
0
06:01 Hebb’s | BP (error & correction)
郑言
2年前 北京
0
归因是最难的
Humbleapple
4年前
0
这一期好难,听不懂…
HD964100z
4年前
1
聊的什么?你们自己都不明白吧
Shariputra
2年前 日本
1
1:08:59 关于狗狗,推荐一本英文书Dog knows,是从认知的角度去写的宠物和人的关系。
童心_id1g
3年前
1
神经科学方向延期博士体验到了科普感~
Piper_Ha8C
3年前
1
每一期居然还有节目中提到的知识点的具体整理,非常有帮助,感谢🙏
ipse
4年前
1
1:02:07 哲学 感觉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方面的哲学家还是蛮多的 不过ta们是不是都被划到哲学领域里比较少和认知科学领域的人对话啊(不知道)
ipse
4年前
1
1:01:37 好有意思喔!(文化层面的通用认知规律)
ipse
4年前
1
59:50 是的(呜…)感觉认知科学不太会关注社会环境对于人的什么影响 或者文化方面的影响
ipse
4年前
1
44:15 好奇认知人类学是什么样的?好有意思的样子!谁做的算认知人类学呀?
阒山
1年前 贵州
2
声音真的太糊了……特别是男声,感觉是在用喉咙在说话,闷闷的听不太清……我已经开了人声加强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