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 | 刘飞

一次告别式的总结。

内容索引

3:58 Part0 平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供需匹配

15:58 Part1 司机的收入和抽成问题

26:29 Part2 司机的收入确定性需求

38:21 Part3 司机的自由度需求

50:30 Part4 异常体验的必现

60:00 Part5 异常体验中学到的两点经验

68:33 Part6 「逆火效应」

77:38 Part7 最后几句感想

音乐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机场雷雨 - 棱镜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 wocaishiliufei

主播...
刘飞Luf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o1xhack
3年前
1
35:34 没太理解 **眼睁着看那里有乘客却被调度** 既然有乘客在那里有需求就应该通过平台下单了,那就应该让最近的过去不是么?
Iris0413
3个月前 重庆
1
虽然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但是听完后受益良多,导致我又再听第二次
小丑的流浪
3年前
2
“要做一个有善意的产品”被这句话触动。
ShawnTung
3年前
2
可不可以让司机交固定的钱,然后把车费的部分交给司机。这样平台的收入是一定的。个体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多赚钱
Xu_R
3年前
2
必须来留言了,飞哥对用户需求和场景的理解好棒,我作为用研,听下来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MaxBing
3年前
2
太好的分享,引发很多思考。
himna_u1Y8
3年前
2
谢谢分享。引起了很多思考,后面会再仔细听一遍。
王木木_木木王
3年前
2
31:22 😂给这个项目擦了半年屁股
John
3年前
3
在滴滴实习过一阵子,飞哥描述的很多细节都让我想起实习时在团队内的观察,很有共鸣,为何会没有粉丝群呢
eRosicky
3年前
3
娓娓道来的需求分析
穿石水
3年前
3
逆火效应,更底层的问题是信任。那信任如何构建呢?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一次又一次案例分享。这方面少楠老师总结过,我现在更能理解少楠老师为什么要建那么多的用户群,并且在群里做客服?flomo的公众号内容也不是以营销转化为目的,而是以宣导产品里面和分享使用案例为主,比如【flomo布道师】;flomo的帮助,硬是做成了一个“产品”【flomo101】,一般软件的帮忙模块最多是QA。关于这个话题,我文书文档中有相关总结https://wenhuo5ssl.feishu.cn/docs/doccnD8a0tuvGLspDsQ2yXH9SPd 最后, 经过自己的观察和验证,用户群或者直播答疑是互联网企业建立用户信任绝佳的手段。
坐断东南snbj
3年前
3
哈哈哈感觉搭配俞军老师的书看体验更加深刻。 我的点在于,飞哥频繁提到算法,这个点我觉得很有趣。 算法不能解决人性的问题,而司机又是独立个体而非自动驾驶的汽车。因此在算法和保障司机体验之间,就是供产品发挥的空间。
彦晨bot
3年前
3
疫情扩散不宜出去,多分享这些方向的内容也很好。
范迪塞尔
3年前
6
这一期其实是我收货最大最大的一期,会有很多很多的思考,是可以带入到工作中去的,非常喜欢这期的单口儿。 讲的很深入。
Tony早点睡
3年前
8
这期肯定是我要回去反复听的。健身的时候听就感觉由于注意力分散,单口的形式有点抓不到点。 飞哥语气太理智了。下次做单口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些语气变化,相当于给我们这些健身党通勤党的耳朵画个重点
赖俊宇
2年前
8
28:21 补充一个,其实用户也是有很强的价格弹性的;他的弹性倒不是“出不出行的弹性”,而是“选择a平台还是b平台”,“选择公交车还是滴滴的弹性”; 价格弹性实验测下来也印证了这点,起步价单和长单价格弹性极其明显
野驴野驴
3年前
9
1:09:41 ‘真没想到,你们是加着班来剥削我们‘ 哈哈哈哈哈哈😄
Rio炑星迹
3年前
19
在「快的打车」实习的时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那么多的司机,开始体会到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生命,开始意识到怎么「把工具当人看」。 后来在俞军老师的书里看到比如「有时候追求公平排队实际上是降低了效率:打车去急诊和打车去逛街这两个场景就是完全不同的紧急程度。」,「平台权衡和归责问题:司机和乘客都如期到达上车点附近,但交通状况复杂,方言口音不通,双方多次通话后仍然找不到彼此,最终司机只能取消订单。乘客、司机都不满。平台应如何判断责任归属?」 打车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形态,我也一直很好奇,很感谢刘飞老师这么具体而微的剖析了网约车的产品设计经历,受益匪浅。 我自己现在也在创业,离开互联网产品有一段时间了,而三五环是一直陪伴我的「产品」播客。也是受到了鼓励吧,自己最近也尝试了一期播客探讨了一下产品思维: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433244a36f87d90b3adbaf?s=eyJ1IjogIjVlODliZWVhZTJhY2ExMTBhOWZlOTFmMyJ9 最后是很喜欢这一期的落脚点在「Be Good」。Paul Graham 有一篇文章就是论述这个,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用户做最好的事情,这并不是一种价值观或者牺牲,它可以是一种「战略指南」,它是有用的,会带你到对的地方。也把这段话分享在这里: 「I’m not suggesting you be good in the usual sanctimonious way. I'm suggesting it because it works. It will work not just as a statement of "values," but as a guide to strategy, and even a design spec for software. Don't just not be evil. Be good.」
xjzhou
3年前
34
1、司机体验要素——佣金配比 司机的收入:主要是补贴和跑单,大概一半一半。 补贴是来源于抽成的,之所以要补贴是因为需要调度供给。例如特定时间、空间的冲单奖。 之所以要调度供给,是因为供需不平衡,而且需求弹性差。 什么是差一单问题? 补贴设置是要卡一个阈值的,这个阈值一定是少部分司机能达到,大部分达不到。这样的补贴ROI是最高的。 2、司机体验要素——确定性 每个月一万,比一个月15000第二个月7000要好多了。 什么是保障计划?司机很在意确定性,那么能不能每个月固定工资,然后让司机服从调度呢? 18、19年嘀嘀推出保障计划,司机每天可以获得600-800收入,这个是很高的。出车10个小时,早晚高峰超过4.5个小时,调度接受、指派成交要达到一定比例。这个实验以失败告终,问题在于消极怠工和磨灭了民间智慧。司机可能慢慢开,原本老司机知道在哪里有单,但是保障计划之后老司机就不去有单的地方。 3、司机体验要素——自由度 接单模式:无条件派单,有条件派单(顺路订单、时段订单),推送式抢单,列表式抢单。 特惠打车是什么逻辑? 外卖是可以先攒单,然后再统一指派,这样调度效率就更高。 特惠打车就是,乘客提前一定量发单,然后司机也可以有一定自由度接单——但是收入会差一些。 4、司机体验要素——异常体验 物品遗失,上错车,更改目的地,严重堵车,醉酒乘客,乘客宠物异味…
芥末慌了
3年前
47
内容详实 表达流畅 收获颇丰 干得漂亮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