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0分钟
播放:
7.4万
发布:
3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我特别感兴趣辩论和职场人的共通的部分。我想要把这里面有用的东西,让需要的人能够学到、让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顺遂。”



她曾在耶鲁读书、担任过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辩论队教练、也曾在新加坡政府工作。现在的她就职于知名咨询公司 BCG 任项目经理,但大家所熟悉的可能是她「奇葩说辩手」的身份:她就是我们本期节目的嘉宾庞颖。



本期节目中,庞颖用生动形象的职场实例,解释了辩论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然而辩论带给她的,同样助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作为「夹在」中层的管理者,庞颖又是如何将辩论所学运用于职场呢? 做咨询顾问的经历中又有哪些职场洞察?让我们听听庞颖怎么说。



本期节目福利

欢迎大家在各个平台的评论区留言,写下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我们会挑出 3 位听众送出庞颖的《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 的音频节目,欢迎留言!



点击获取本期节目飞书妙记逐字稿



【主播】

Zara ,飞书产品经理



【嘉宾】

庞颖 ,奇葩说辩手、BCG 项目经理



【主要话题】

[04:18] 辩论教给我的,工作依然适用

[14:18] 如何跳出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误?

[22:52] 职场小白如何与高资历客户打交道?

[29:20] 职业选择迷茫:选择扩充可能性最大的工作

[31:33] 夹在上、下级之间的「管理者」如何优雅派活儿?

[42:14] 提高思辨力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

[44:25] 新人如何快速和同事建立联系、构建合作基础?

[51:55] 变化莫测的社会,职业发展一定会面临转型



【Staff】

监制 ^ Mark、Rose

后期 ^ 试吃员、迪卡普里鑫

文字编辑 ^ BeiBei、Mark

运营 ^ Yao



【相关阅读】

BCG:波士顿咨询公司,简称 BCG ,是一家全球性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虚假两难:也称作虚假二分,假两难推理( False dilemma ) 是逻辑谬误的一种。它对讨论的问题,提出看来是所有可能的选择或观点(一般是两个);但其实这些选择并不全面,亦不是所有的可能。



诉诸权威谬误:指的是对论题不作任何论证,而唯权威是从,也就是,仅仅靠权威(资历、职级、头衔等)去判定一个观点或主张的质量。无论是通过一个人的私德、人品、背景、身份、处境,还是通过一个人是否是权威、有多权威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他的观点和主张是否可信,都是不相干谬误。



循环论证:核心在于它试图回避论证过程,只是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把有待证明的东西换了一个说法、绕了一个圈子,包装成了一个理由,变成了一个不证自明的东西,整个论证过程并没有提供任何结论以外的论据。表面上看是一个论证,但实际上不是。循环论证也叫窃取论题,英文是Begging the Question,直接翻译是乞求论题。你在为论题找理由,但是却去求论题给你一个理由,也就代表着,用结论去论证了结论本身。



【关于我们】

飞书(www.feishu.cn )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一站式企业协作平台,整合即时沟通、日历、视频会议、云文档、云盘、OKR、开放平台等功能于一体。

飞书 OKR (okr.feishu.cn)是飞书上的一款目标管理工具, 帮助组织聚焦目标,实现战略落地。我们也有来自字节跳动的实践专家 ,手把手帮你的组织落地 OKR。

公众号/微博:飞书

本节目由@声动活泼制作播出



【加入听友群】

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并想和我们深度交流、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添加小助手“feishuokr”,并备注你的姓名和公司,小助手会拉你进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woships
3年前
305
记了一路的笔记!!! 1. 有道理不等于说服人 2. 表达力不能脱离思辨力,思辨力讲究底层逻辑 3. 分析解决步骤,首先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逐步拆解成若干小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确定下一步动作 4. 一页PPT,左边分析,右边思考 5. 会议上精彩回答别人奇袭你的问题很加分 6. 注意要避轻就重,结论先行说重点 7. 是人总会有认知偏差 8. 阐述观点要有底气 9. 中层领导要学会上下派活,满足不同人的心理需求 10. 注意逻辑漏洞,比如原本是相关性,却被理解为因果性 11. 跨部门合作在于共同创造的价值 12. 别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不用急于质疑,先固定话术:这个让我大受启发 13. 保持终生学习
Sarah_B612
3年前
138
- 有道理不代表能说服人,因为人不能被他人改变,只能在心中埋下种子,在合适的机缘下改变才会发生。 - 思辨力:体现在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上,包括: - 对底层逻辑学原理的熟练应用:归纳、演绎等 - 多练习,培养熟练规避常见的思维谬误的能力,如:虚假两难 - 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大问题拆成小问题、再逐个击破重要的小问题。在表达时挑不住重点、不够有条理的原因是没有想清楚重点。解决方案是: - 确定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是什么;大问题从头至尾可以拆成哪些小问题,再进一步分析 - 找到重要问题的方法:每一个insight都考虑下一步动作,基于todo来明确优先级 - 提高思辨力:多练习,多应用才能内化 - 职场: - 把自己和别人变成是一个团队的人,一起更好的解决问题 - 如何在老板面前不犯怵: - 在会议上很好的回答老板奇袭你的问题很加分,因此可以做10分说9分,引导别人追问 - 避轻就重,不强调自己弱的部分,如工作经验少; - 信心游戏:先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 职业选择:选择可以扩充自己可能性的选项 - 职业转型:心态放平衡,拥抱变化;多学习可迁移的技能,如: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有勇气放下眼前的一切;终生学习,不以不知道为耻 - 学会派活:知道不同人的附加值,学会给领导和其他同事派活 - 每个人都有被看见、被认可、被需要的情感诉求 - 给领导派活:需要掌握好度,需要掌握组织的全局,知道谁负责什么,在什么时候找谁 - 沟通: - 要结论先行,先说重点,避免其他论据和讨论干扰 - 让别人帮你做事也是诉求先行,再讲背景等 - 让别人愿意和你合作: - 利益不一致:短期靠关系,长期靠公司体制, - 利益一致:想明白利益一致的点在那里,并让对方意识到利益是一致的 - 利益不相关:长期共同价值 - 做一个容易一起工作的人:建设性>攻击性。建设性体现在,关注合作带来的价值 - 发现别人的漏洞,不指责别人,可用建设性语气“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东西?如果我现在额外给你提供另外一个信息,是否会改变你的想法或结果”; - 看到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选择好奇的态度,“你提出这样的观点,背后的考虑是什么?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你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信息能让我了解到你的视角” - “你让我大受启发” - “你没有使用这个方案,能告诉你的考虑吗?”
张小睿Zara
3年前
56
12:47 表达力不能脱离思辨力独立存在,没有思辨力的表达力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珍珠少女
3年前
41
听了两遍,真是适合我这种既躺不平也卷不赢的人,还是要找到自己立住的点
珍珠少女
3年前
33
像及时雨,最近刚好卡在职场上的一些点里面了,喜欢听这样的对谈,逻辑清晰,条理顺滑。以前也是觉得初入职场不够自信,后来发现不用专门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能理性的分析得与失,资源与缺失,自然是能做出判断和策略的。说到底都是透过事物看本质的能力。道能明白,就是需要术的指导,所以可以送我一份课程么🤪
爱吃冰激凌的老黄
3年前
25
感觉这期谈的特别通透且实用。有辩论和咨询互相类比,像有两面镜子互相照,帮我反思过去在职场和做咨询时遇到的问题。MECE思维法和讲9留1的tip也很实用。非常感谢Zara和庞颖。
糍粑冰粉杀手瑞
3年前
24
感谢庞老师!我之前也是学校英文辩论队的,进入辩圈后发现辩论就像个人生哲理模拟器,里面好多好多这里。虽然英文辩论和华辩赛制不同,但是其内核基本上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找到自己立得住的principle,做characterization和impact,做comparison,还有随时接住对手可能抛出的问题(poi),全场都要做笔记、比较、分析,最后要达到说服裁判的结果,这三年锻炼下来,真的整个人成熟了不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慢慢变强,越来越喜欢读书,喜欢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一切事物,拒绝非黑即白的思维。说服裁判并不是看你的气势或者是吵得多厉害,而是头头是道、在给足对方面子上指出还存在的问题。 我现在思考问题喜欢“往上想”,不只是看到一个表面,而是想为什么有这个现象/规定?做出来的人又考虑的是什么?会影响到哪些人? 做事情非常分条理,喜欢按逻辑排布,做事情有条理却也不咄咄逼人,用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
刘芮麟Ronin
3年前
22
听完这期节目,给我感受最深的其实不是辩手的逻辑,而是在职场中是否能够Easy To Work With ,是否有建设性。尤其是当大家都很优秀的时候,有些同事会带入竞争而不是合作的氛围。这种氛围几乎决定了整个团队在最终项目结束时是否还有错在的必要。 再来聊聊本期嘉宾说的分析能力,以及想明白是说明白的前提,个人非常认同这一点。 我的说法是:如果你说不清楚,那么说明你没有想明白。 因为经常负责团队搭建的工作,我在筛选团队成员时,经常会连续追问他的经历或者陈述的观点,看他是否能用自己的话流畅的表达。 但我认为分析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项能力,他是一个复合能力主要的是这两个能力: 洞察力 转化力 这是是两种相当重要的能力,不论是在物理还是在数学中。或者说从学生时代开始那么多的数学题训练都是在暗示上面这两种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训练就是科学素养。这种科学素养是分析能力诞生的土壤。 受限于过往经验(学习材料的有限)的局限,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案例,于是当我们观察一个现象受阻时,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想,他能不能等价于另外一个问题,而那个问题是可解决的。 (这让我想到了那个和数学家有关的笑话:狭窄的通道里可燃物的解决方案,可笑的数学家会点燃薪火把未知的问题转为已知的灭火方案。这很高效也很僵化,他并不是深刻的转化问题) 最后感觉人类团体用来合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无非四种: 语言、工具、方法论和针对性训练 最有效果的,还是针对性训练,这种反复强化神经元的过程才能让我们在遇到紧急状态时,迅速给出较大概率是正确的选择。
啊柴啊
3年前
17
目前自己也是一个小中层的定位,最近正在换工作,听完这个之后思路打开了很多,重新回顾了自己以前的工作内容,在外部合作上我也会寻找和对方共同的利益点,但是在下属的管理(赋能),向上的沟通,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除了赋能、mece、信心游戏等等很多知识点,我觉得最警醒我的还是保持学习这件事,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可以持续迭代的产品。2022年到了,有仪式感的是以地球为尺度,又公转了一周,但是在地球公转的新一周里,以我们自己为尺度,我们不主动改变的话,一切是不会改变的
Mian_
3年前
13
庞老师请多多录节目呀!太喜欢这样诚恳实用的建议了!
小包呀那个呀
3年前
13
非常有收获,这是我的笔记,enjoy~ • 如何在职场达成有效合作? ◦ 首先,让你的建设性超过攻击性,这是合作的基础。 ◦ 但更好的做法是,应该想你自己的聪明才智怎么能够用在建设性,通过合作达成你的目的。 ◦ easy to work with (易于合作)是职场中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些头部大厂的大家很多时候都是非常优秀和聪明的人。但聪明人往往会存在相互审视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话里有漏洞,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攻击、嘲讽、指责,这个就叫做攻击性。 ◦ 带着一起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做事,一旦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在一起不是为了比谁更聪明,而是为了如何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让对方意识到这件事情对他有利。 ◦ 在表达需要帮助的时候,先说重点,再去展开。 ◦ 认可自己的价值,也认可对方的价值,避免使用反问句。比如经常表达「xxx,这个让我大受启发」「我相信你已经考虑过了,你为什么会这些xxx」。 • 表达和思辨,哪个更重要&自身如何培养思辨力? ◦ 是思辨,没有思辨力的情况,优美的语言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那个改变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思辨带着表达的。 ◦ 思辨和背后的逻辑,当我们在面临工作中各种杂音的时候,要有能把要点捋顺,抓住核心问题的能力,即 qualitative reasoning(定性推理) 。 ◦ 表达的支撑是思辨力,当你在汇报项目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十个点,如何选出重点,并且能基于问题给出完整解决方案很重要。 ◦ 一个提取重点的技巧,首先尝试总结每个模块的 takaway(启示),然后再丰富内容。 ◦ 思辨力需要持续内化,只有大量应用才能更好锻炼,修炼成内功。 • 如何在资深人士面前不打怵&如何跟上级相处? ◦ 避免权威缪误,我们不能仅看一个人的头衔,而不关注一个人的价值和质量,不能因为这个人已经工作30年,就下意识发怵。 ◦ 抛弃bias(偏见),要对自己有信心,在认可自己的基础上勇敢表达。 ◦ 双方都需要建立信任,彼此认可默契的情况下,事情会更容易推动。 ◦ 学会给上级派活,在一个大组织内也非常有效,需要学会证明项目的共同价值,在明确收益的情况下找到关键枢纽人。
翠喜嘻嘻
3年前
13
46:57 Easy to work with:建设性超过攻击性,不无端给别人创造障碍:非常赞同!
小包呀那个呀
3年前
12
职场中真的非常非常需要沟通以及逻辑思考,因为很多时候,你不仅仅需要执行力更需要决策力。 能否以思辨的视角看问题,剖析问题,这非常重要。顺便分享一些我个人总结的职场沟通与信息传递的tips 和一个模版 enjoy~ 高效沟通的要点是? 变量:包含核心沟通者(成长背景、当前状态) 信息:(内容结构化程度、方便查阅、理解、扩展) 渠道:(信息渠道形式;是否外界影响) 目标: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或增进关系,并借此达成共识、推动向着目标进展。 不同场景沟通的要点: • 同步:需要做的事情是传递关键信息(是需要让其他人明白,而不是自己明白,所以应该尽量方便别人理解,不要增加难度)。 • 通知:告知对方,什么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需要简洁明了。 • 提醒:需要站在对方视角(写的过多反而说明你在提醒的时候没想好要提醒什么)。 一个模版(可基于沟通场景调整) 当前项目概述(一句话即可): 该项目影响范围(上线收益、项目目标): 当前问题描述(紧急程度): 需要讨论的问题(区分优先级): 你的建议(产品的判断): 综上需要决策的是什么: 需要大家反馈的时间点:
jin_0pIR
3年前
11
提问题时是攻击性的还是建设性的! 这一点很受用呀! 初入职场的我总感觉上级做出的方案不够完美,但是语言上很难正确把握,感觉给人攻击性比较强(实质上自己也确实也有点轻蔑心理了) 不断完善自己,共勉
HD722625w
3年前
10
什么叫easy to work with?建设性超过攻击性,宜人性更高。不无端得给别人创造障碍,能帮则帮。长远来看,同事之间大家的利益都是相关的。如果同事说的话有漏洞,很多人都会拆台,但是你的聪明应该用到建设。“哎?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东西呢?” 在冲突和好奇心里用好奇心的方式。:“哎?我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想?” 放下自己的小我,关注合作后创造出的价值。
Hermione_0J5p
3年前
8
聪明人有个问题是喜欢展示自己的聪明,当别人说的话有漏洞时,喜欢攻击嘲讽指责,或者是语气眼神里流露出看不上看不起的表情。就是攻击性。 跟这种人合作挺累的,沟通成本有点高,喜欢自作聪明,再聪明又能聪明到哪里去呢。。。
乔乔夏
3年前
7
47:24 建设性大于攻击性,easy to work with
小魚七
3年前
7
这个语速听着可太舒服了
韧哩潴
3年前
5
努力提升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卤娜luna
3年前
5
27:55 信心游戏。你有信心,别人对你更有信息,给你好的反馈,让你更有自信。 自己先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