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1分钟
播放:
1万
发布:
3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节目是《组织进化论》和《科技早知道》的串台。Zara 和飞书产品经理沈博文作为嘉宾,和《科技早知道》的主播丁教(Diane),一起聊了聊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工具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过载现象,以及我们可以如何降低信息噪音,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博文分享了飞书对信息结构化的思考:对于不重要的群聊信息,用户可以静音,静音后的群聊可以从主 feed 中移除,放入独立分组。对于重要不紧急的信息,可以通过标签功能消除主动推送,当你想主动查看的时候,可以在标签一栏中便捷查看。



节目还探讨了国内外办公工具的不同:国外更加习惯用邮件进行工作沟通,国内更加习惯用 IM。两者各有优劣,邮件传递的信息更加结构化, IM 更便捷高效。所以对于需要高频交换信息的行业,IM 是更适合的工具。两者的发展路径也不同:国内是从 C 端 IM 往办公 IM 方向发展,最大的挑战是信息结构化,国外是从邮件往 IM 方向发展,最大的挑战是使用门槛较高。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利用工具的结构化功能来做信息管理。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时间保护意识。希望这期节目能够帮助你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获取。



本期节目福利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我们会选出 5 位听众,送上 Diane 推荐的《重来》一书。



点击获取本期飞书妙记逐字稿



【主播】

Zara ,飞书产品经理



【嘉宾】

丁教 Diane ,「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沈博文 ,飞书产品经理



【主要话题】

[06:54] 把日历当成时间管理的工具,建立单人日程,给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

[08:28] 世界上最可怕的打扰莫过于开会

[10:58] 看到消息红点忍不住想点怎么办?——使用工具的专注模式隔绝推送

[12:59] 关掉信息推送,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获取

[13:31] 识别信息噪音,关注信噪比

[15:34] 关注 12 小时阅读率,引导用户把不重要的群静音

[18:28] 飞书的调研:很多员工每天处理信息的极限是 500 条

[20:01] 怎么定义工作中的噪音

[21:22] 信息分层:把不重要的群聊静音,再把静音掉的群聊从主 feed 里移除

[23:05] 通过标签功能,定时查看一些重要不紧急的信息

[27:23] 国内外办公工具的差异:邮件 base 和 IM base

[31:44] 邮件和 IM 的优劣势

[51:12] 通过异步沟通的方式减少开会

[55:16] 提升对自己时间和注意力的保护意识



【Staff】

监制 ^ Zara、小北

后期   luke、陈太太

文字编辑 ^ 小北、yichen

运营 ^ Yao



【相关阅读】




  • IM 工具:IM 是 Instant Messaging 的缩写,指通过网络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系统和工具,形式包括文字消息、文件、语音与视频。

  • Diane 开头提到的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链接:Collaboration Overload is Sinking Productivity

  • 《重来3:跳出疯狂的忙碌》:本书的两位作者贾森•弗里德和戴维•海涅迈尔•汉森是美国软件公司 Basecamp 的创始人。在书中他们明确反对每天混乱、焦虑,让人疲惫不堪的工作方式。通过介绍 Basecamp 的公司愿景、工作时间、公司文化、工作流程、业务管理等,他们展示了另一种企业文化。



【关于我们】

飞书(www.feishu.cn )是先进企业协作与管理平台,整合即时沟通、日历、视频会议、云文档、云盘、OKR、开放平台等功能于一体。

飞书 OKR (okr.feishu.cn)是飞书上的一款目标管理工具, 帮助组织聚焦目标,实现战略落地。我们也有来自飞书的实践专家 ,手把手帮你的组织落地 OKR。

公众号/微博:飞书

本节目由@声动活泼制作播出



【加入听友群】

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并想和我们深度交流、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添加小助手“feishuokr”,并备注你的姓名和公司,小助手会拉你进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王紫藤lantkin
3年前
14
这一期是关于产品、效率非常硬核的一期内容哈哈!飞行嘉宾博文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飞书产品经理,也是飞书非常有特色的IM板块的负责人,用飞书妙记给大家画画我听到的重点: - 如何主动管理自己的日程:日历上book自己的时间;主动拒绝日程;会前要文档,压缩会议上同步信息的时间; - 如何科学安排日程:会议可以中间间隔5分钟,用于休息和回复消息等;不要连续开大量的会议,几个连续会议后应该有长休息时间,可以消化会议内容等; - parkinsonslaw (帕金森定律):你给工作多少时间,他就能撑多长时间,所以,会议尽量越短越好; - Jason Fried (Basecamp创始人)的一些有意思的观点:世界上最低效的办公地点就是办公室 - 办公室是有一个叫图书馆原则,就是他们办公室像图书馆一样,必须所有人安静,不能说话。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答疑时间(office hour) - 关注信噪比,及时静音自己不相关的消息 - 飞书IM在积极尝试对信噪的优化,iOS 15 等也有类似的方向 - IM更及时,但需要先私人建联,信息结构化能力还很弱;邮箱更正式,信息结构化能力已经打磨多年,但地址是公开的,两者可以相互融合借鉴;slack 主打 channel 概念,比群聊更结构化、降噪,但不方便及时响应、跨团队沟通 - 用飞书文档代替邮件,更充分的互动(多人同时在线阅读、随时评论互动等) - 飞书邮件大杀器:转发邮件到群聊,方便对外部邮件的内部讨论,连接内外 - B端产品心法:既要有专业性(比如做信息的结构化),又能低上手门槛(与C端产品类似) - B端产品做整合的价值——打造超级app,整合服务,满足日常工作各类需求(中国的超级app:飞书、美团,国外相对较少,但目前有整合的趋势) - 超级app和做一个某个赛道的明星产品相比,对设计的挑战、投入的考验更大 - 异步沟通的趋势:从zoom(视频会议)到loom(录屏文件);飞书的异步:文档、会议妙记、聊天中的录屏 - 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每一个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是最宝贵的资源
小木Max
3年前
12
大晚上给我一个小宇宙红点😂
宇宙_Murray
3年前
10
中英掺杂听起来还是很难受的🤣
暂停使用
3年前
7
26:04 这一期的无用输出真的有点多…很像员工午饭中间的吐槽……
迹_Jason
3年前
4
分享一下我使用IM的心得 # 我会把电脑IM通知功能关掉 让自己专注自己想要做的内容 一般会议、需要团队协作的内容都会提前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通知,也不会存在遗忘和丢失 我会在休息或者完成一个阶段任务之后,主动去查看IM,回复同事 如果同事认为有重要的事,会打电话给我,现在B端IM都带有电话功能 # 退出长期与自己无关的群 我会不定期的退出一些群 将一些我主动添加,但平常用不到的群,设置为免打扰(避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 # 自己作为群主的群,主动将无关人员剔除 有些同事可能临时需要支持一下工作,为了便于沟通,将其加入群聊 当他的历史使命完成后,我会将他剔除 起初同事会主动找我为啥踢他,我告知他避免他接受无意义的内容之后,他们都对我更加赞赏
河林
3年前
4
在工作上要学会适当拒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无意义的会议。 对知识工作者而言,时间和精力是自己非常宝贵的资源;每一个知识工作者都要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保护意识。 要重视给自己创造沉浸式工作的时间。
余剑桥
3年前
4
哈哈哈在小宇宙的订阅更新里,先看到了科技早知道的标题“这里有我们告别消耗类协作的N条妙计”,还想着,这一题好适合组织进化论,我先去听组织进化论的更新,晚点再回来~结果哈哈哈哈,双厨狂喜了属于!
七个梦
3年前
3
00:0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cdefec6915ad5594cc0bbf
Heathers
3年前
3
看到标题点进来,真的很讨厌有些软件的红点强提示,关键是它不能关闭,点完后很快又有一个红点😒
北京袁超
3年前
3
就红点论红点:个人建议不要治疗红点焦虑——否则真的会错失重要紧急信息,很耽误事。 而是通过各种免打扰、折叠的方式控制红点出现的频率。比如优先级高的允许消息通知随时看、优先级中的开启免打扰定时清、优先级低的收到折叠组有空清。
Dicaprixin
3年前
3
原来每天要处理500条信息。。。。。
Leonnnn
3年前
3
邮件的所谓门槛高,不正是培养工作习惯和结构化思考的过程么……IM的碎片化沟通真是受够了
春祺祺祺
2年前 山西
2
还没有进入职场,包括很多术语都不太清楚。但学到并要努力遵守的两点是:要保护好我的注意力,避免过度消耗;观察自己,明确自己的精力在什么时候处于一个什么状态。
Leonnnn
3年前
1
目前为止感觉邮件才是最完美的沟通方式……关键看使用的方法和规则
Ridikuius
3年前
1
可以说本期提到的每一个痛点我都深有体会,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甚至用Excel管理日程,然后会把不同类型的工作事项标注色块,半年总结的时候去统计会议,产品设计,客户沟通等所花费的时间占比,不过当时的想法是去找领导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最后的结论是,不够时间画原型就白天开会晚上画
乐乐Schtzchen
3年前
1
很惊喜,听到了三种产品模式的(c端im、b端im、邮件)的特点和区别,之前没有思考过,视角很棒!
毛线团
2年前 北京
0
哎 真的是以产品岗位的维度出发 运营岗不可能说让你只关注核心信息,会要求你所有的信息都掌握
老何家大弟子
2年前 浙江
0
47:15 太正确了,chatgpt出现后,个人智能助理实现成真
风过太平洋
3年前
0
能提个点吗?飞书的分享在微信传播,我司使用飞书协作,在微信和企微上传播,分享文档时能不能自动带上文档标题,每次分享出来后,再去找聊天记录,很难定位到对应文档。
旖旎风光
3年前
0
播客的blog在哪里查看呢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