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0分钟
播放:
6.62万
发布:
2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边旅行边工作,一线城市挣钱三线城市花......数字游民成为当下很多人向往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跃跃欲试。但数字游民真的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咸柠七的主播曹柠,以及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博士杜世超,来聊聊数字游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这种生活方式的阴暗面。



脱离组织环境,在游荡中独自工作,首先带来的是社会认同感的抽空。“为什么大家要在一起工作?因为可以相互支持为一件事努力,哪怕最后没成功,但这种感觉特别棒,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时,数字游民看似自由,但背后需要强大的内驱力,当没有组织为你规划目标的时候,你需要自己进行清晰的中长期目标管理。



数字游民兴起背后,也蕴含着人们对工作和生活关系的反思,当大家在工作中无法安置自己的精神需求时,开始向外求,试图脱离组织寻求新的空间。但数字游民是好的解法吗?



接下来,让我们听他们聊一聊数字游民的另外一面,希望这期节目可以为想成为数字游民的你带来不一样的视角。



本期节目福利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我们会选出 5 位听众,送上《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



点击获取本期节目妙记逐字稿



【主播】

Zara ,飞书产品经理



【嘉宾】

曹柠咸柠七主播、b站知名up主

杜世超 ,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社交网络研究者



【主要话题】

厘清数字游民的定义

[04:17] 数字游民的地理套利模式:一线城市挣钱三线城市花

[09:34] 哪些职业适合数字游民

[13:27] 什么样的人适合数字游民:内驱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



人们对工作的反思

[16:38] 数字游民兴起的背景

[18:55] 个人对生活和工作关系的反思,催生了数字游民群体

[24:20] 人性本质上是喜欢“游”,还是喜欢“安定”?

[28:56] 游民和旅游有什么不一样?



数字游民的阴暗面

[32:05] 数字游民的阴暗面:沉重的孤独感

[33:53] 社会认同感一下子被抽空

[39:14] 在归属感和新鲜感之间寻求平衡

[42:49] 认清自己的身心关系,向内求自由

[48:29] 数字游民状态下,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会不会迷糊?



【Staff】

监制 ^ Zara、小北

后期   幸倍、陈太太

文字编辑 ^ 小北、幸倍

运营 ^ Yao



【相关阅读】 **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和使用飞书,点此链接
联系飞书



《毫无意义的工作》:作者大卫·格雷伯。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

你的工作对世界做出贡献了吗?2013年,大卫·格雷伯在《谈谈“狗屁工作”现象》一文中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在几周内收获了超过百万次的阅读点击,并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人们深切关注的议题。

是谁在创造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它是如何降低效率,阻碍个人价值的实现,加剧不公平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将自己的观察、研究与反思悉数呈现,剖析了困扰世人的当代社会病灶。



《反脆弱》:作者美国风险管理理论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该书告诉人们三件事:第一,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在复杂世界中,简单思考(不是生活简单化)就会成为脆弱性的牺牲品甚或于“脆弱推手”;第二,世界充斥着不对称性;第三,可以用不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



点击获取《组织进化论》文字版



【关于我们】

[飞书](www.feishu.cn)是先进企业协作与管理平台,整合即时沟通、日历、视频会议、云文档、云盘、OKR、开放平台等功能于一体。

[飞书 OKR](okr.feishu.cn) 是飞书上的一款目标管理工具, 帮助组织聚焦目标,实现战略落地。我们也有来自飞书的实践专家 ,手把手帮你的组织落地 OKR。

公众号/微博:飞书

本节目由@声动活泼制作播出



【加入听友群】

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并想和我们深度交流、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添加小助手“feishuokr”,并备注你的姓名和公司,小助手会拉你进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YesandBut
2年前 中国
217
28:50 这个博士确实是没毕业,很多社会学家会调研研究形成人群心理的社会原因,而不是纠结于游牧民族的概念
乐乐会发光
2年前 浙江
146
追求体验型的人真的对向外世界的探索需求高于稳定生活
说说_KrLr
2年前 中国
125
一度很想成为数字游民,我干脆请了两天假,找了个人很少的咖啡店坐着,慢慢喘气和思考。我放佛可以看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太累了,其实根本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这么大的变化。而且我根本不了解数字游民的真实含义,我其实就是需要休息、想去旅游,如果真的辞职,失去稳定收入、断了社保、舆论评价这些想必会成为我新的压力。这期节目很中肯,也希望大家尤其是有辞职想法的朋友都能听完它。可能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太极致,适度放松和休息就够了。
Yve
2年前 黑龙江
86
为啥老说游牧民族,跟游牧民族有啥关系啊。用电脑放羊?
BTYBTY
2年前 河南
81
可以提建议吗 1.感觉两个嘉宾聊的很割裂啊!各聊各的,没有沟通和交流(当然我只听了前面一部分 没听下去 后面有,可能没听到)。2.聊的很多都是概念 我觉得数字游民和现在的日常生活联系挺紧的 但是主播让我觉得和日常生活很遥远 太书本化了。
HD161530y
2年前 江苏
67
我是做独立摄影的,喜欢看人脸。到一个地方拍人像,两星期可能就不再有新面孔了,所以为了新鲜感必须舍弃归属感。在我这里孤独感没有,认同感不需要,自驱力需要再加强一下。有人定线开公交也能写出诗,我能做到的是,活着多记录我喜欢的肖像。
Neo0626
2年前 浙江
53
23:46 别总是说“游牧民族”了,真的服了。数字游民里的nomad更多是现代意义上的一个群体,具体是怎样的一群人,建议去看9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无依之地》Nomadland
晓枫frank
2年前 上海
38
数字游民,自由职业,freelancer,无论用哪个名词,其实背后都是职场社畜打工人的不满和挣扎,也是大家顺应时代和个体需求的尝试。是劳动市场和劳动者的共同探索。但最终自雇者还是少数,可发展斜杠能力确实每个人值得尝试的。
秦小兔的冷吃兔
2年前 四川
33
感觉这个PHD说话很尬,感觉没有实践经验,有点掉书袋子,又不会好好说话,听他的语音好难受😭实在很抱歉,俺们也不想这样不太礼貌的留言,内容策划还是很好的。
某戴同学
2年前 天津
25
41:01 对数字游民生活的憧憬,来源于对当前工作状态的失望
喵君
2年前 江西
24
正好是近期比较感兴趣和关注的生活话题,加上一位研究者一位实践家的相互探讨和碰撞,所以这期节目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的。几点收获和感想如下: 1.数字游民具体指代的对象 其实这点倒真不用咬文嚼字一定要一直"游",整期听完,其实我更认可的是可以不用在固定场所工作,任务安排可以有一定自由度的群体。 2.数字游民和远程办公是有区别的 这点说实话,听之前是没有区分的,觉得仿佛是一致的,甚至,其实想的更多的还是远程办公这类型的。而听完之后发现,远程办公,仅仅是人不在办公室,工作时间,团队配合的紧密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而数字游民相对会更自由一些,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限制。 3.是喜欢游走的状态还是仅仅想出去旅游 我自认是适应能力挺强的,也在国内几个城市游走过。但确实反应了一下,我不会喜欢一直走动的状态,更倾向主播们后面说的,先走一圈后,会在几个喜欢的地方之间流动,而不是一直去探索新鲜的地方。而期待旅游,是我们绝大部分人的诉求,因为节假日少且人多,加上疫情,我们都想出去释放一下,增加一些新鲜感。但旅游和游走的状态,主播们也讲的很清楚,旅游是"渔猎",目的是带着收获回到聚集地。 4.什么样的人群更可能成为数字游民呢 首先,得是工作能够满足异步沟通,或者团队配合要求度低,并且完成时间的弹性空间较大的工作。其次,得是自我认知和认同比较充分的人。这样即使脱离了固有的社会群体关系,也能找到自我母题和自我定位。 5.建议 我非常喜欢奇葩说,因为它不会给我们一个标准统一的答案,而是在来回摇摆之间,给了我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方向。例如刘擎教授等学者,给我们提供很多专业知识的同时,不会固执一方,而是会继续沟通和讨论的前提下,开阔更多的视野。本期节目,有给我这个感觉的雏形,但确实还不够成熟,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后期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相似的好节目。 最后,还是要感谢这期节目帮我祛魅,并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考。感谢💖
AI-Nate
2年前 美国
24
个人觉得数字游民的概念不一定要硬是用游牧民族的概念来解释。正名的事情每个时代的定义可能都不一样。
Momochen
2年前 德国
22
我有一对英国夫妇朋友,已经世界漂泊30年了,男的是广告设计师,女的是英文老师,他们在英国,沙特阿拉伯,肯尼亚,日本,中国,马来西亚,越南都有工作的经历,两人还是十年前在旅途中相识的。他们的孤独感可以用热爱的摄影以及在社区里上课和社会有连接,现在在葡萄牙的村落里写小说写诗种树,拜访邻里的孤寡老人,又教小朋友语言。他们已经60多岁了,一点都不遗憾这样的选择。
余暮月
2年前 上海
21
这位社会学博士的书到底都读到哪里去了😊,感觉在整场聊天中展现的思维都很狭隘,对数字游民这一群体充满了刻板印象,一直在用概念性的问题去曲解这种已经受到很多人认同的生活方式,曹柠探讨的方式与内容就让人听着觉得舒服很多,也会觉得有所收获
球姐Camellia
2年前 葡萄牙
14
我在欧洲做数字游民好几年了,最近写过一篇里斯本作为数字游民之都的故事,欢迎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mTU9MVfrQB6-PxNj1sEVGw 我自己的公众号:理想屯 也涉猎很多一手经验的数字游民生活,希望能在海外看到更多华人面孔哈哈
Spencer_4hIT
2年前 浙江
13
这一期两个男生完全没有形成对话,博士太纠结数字游民的字面意思,而不是真正在探讨数字游民在现在时代背景下真正的意义,选题很有趣,但最终导致没有洞见
阿喀琉斯爱洗脚
2年前 广东
12
50:59 真正能朝九晚五下班后切割开工作生活的人有多少?极少数,恐怕比数字游民更少
不知道花儿为何那样红
2年前 河北
12
有一些很有启发的点,感谢。 但是整体听感很杂乱,总体的节目结构听不出明显的安排。 曹柠和世超两位嘉宾既不是辩论关系越辩越明,也不是相互成就互为补充,就是一方丢一个概念说一些,另一方看似补充实则另起一头又开始论述自己的观点,就导致议题始终无法深入。 当然,主持人似乎也有些职能缺位,既没有调节也没有推进。 综合听感像是听了好几段概念论述,但不成体系,听下来多了很多信息,但对于“数字游民”这一大主题没有系统性认识。 可能做成视频还方便联系记忆,音频这种线性方式收听这样频繁使用学术化语言的内容真的很痛苦。
普通用户许条
2年前 广东
11
42:51 “有时候反抗一个东西的方式是逃离它,有的时候是解构它,或者是成为它。”
魔都侦探
2年前 上海
10
24:01 谁说人都是追求安定的啊?主播别因为自己追求安定就擅自代表全人类好吧。我成年后就没法在同一个城市待满5年以上了。安定也许适用于一部分人,但对很多人来说,在一个城市里定居、结婚、生子的生活方式,无异于牢笼。我就喜欢自由,不稳定是必要的代价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