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62分钟
播放:
2.24万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备注:为了更好的节目内容,本期进行了线上补录,所以前后的声音环境不太一样,且后面的音质没有前面好,特此说明,也望大家包容。】
最新重新读了《月亮与六便士》。
主人公是一名事业有成、家庭圆满的证劵经纪人,但是在 40 岁的时候,他突然放弃拥有的一切,远走他乡,只是为了画画。
之后的数年里,他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是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画作拿出来售卖。最后,他在一处与文明隔绝的小岛上创作出了一副惊世巨作,但是却执意要毁掉。
为什么?——因为他的理想【不是通过画画功成名就】,而是【享受创作、画画的过程,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理想和生活、工作一定是对立的吗?
本期节目,聊的就是关于【一个探索工作和理想关系的故事】。
本期嘉宾
内容大纲
一、关于工作和理想关系的探索
04:22 嘉宾经历:企二代,之前做数据分析师,2020年回家接班
05:43 父亲为了给我更好的教育,开启创业
08:32 接班是自己的自由意愿吗?——我们总是被身边的条件推着走
15:53 当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理想不合理
17:39 作为企二代,人生中快乐的时候并不多
18:15 得到的多,付出的少,所以没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22:21 想要的生命状态
二、《月亮与六便士》
27:25 40岁的时候,主人公为了画画,放弃拥有的一切
31:44 主人公执意要把自己的画作毁掉,为什么?
32:26 理想【不是通过画画功成名就】,而是【享受创作、画画的过程】
33:05 过上理想中的生活,而不是将理想和生活对立起来
三、为什么工作和理想总是对立?
37:20 当企业追求高速发展的时候,会泯灭人作为“人”的一面
46:59 其实员工的身心健康,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51:06 尽量选择和自己理想接近的公司和老板
56:43 飞书任务帮助我做事有规划
57:24 飞书多维表格帮助睿思精密提升良品率
59:22 荐书:《家门没上锁》——一个已经回家的人,讲他回家之后对世界、人生的看法(回家指回归真实的内心)
本期福利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理想中的生活或工作是怎样的?我们会抽出 5 位听众,送上《月亮与六便士》一书。
相关阅读
* 点击获取本期节目飞书妙记逐字稿
* 点击获取 《组织进化论》妙记版
* E57|《跃上高阶职场》马吐兰:先管好自己
* 《家门没上锁》:作者潘麟,哲学硕士,生命学家,当代对生命科学有深刻贡献的思想家。《家门没上锁》上编是潘老师的演讲记录,下编是他对提问者的回答。全书试图展现生活在家门内的释迦牟尼和老子这些大开悟者、大智大慧者的生命境界,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展现着人的无比丰富。
加入听友群
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并想和我们深度交流、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添加小助手“feishuokr”,并备注你的姓名和公司,小助手会拉你进群。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和使用飞书,欢迎填写《组织进化论》播客听众专属的咨询渠道,免费获取 1v1 的使用咨询及产品演示:联系飞书
最新重新读了《月亮与六便士》。
主人公是一名事业有成、家庭圆满的证劵经纪人,但是在 40 岁的时候,他突然放弃拥有的一切,远走他乡,只是为了画画。
之后的数年里,他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是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画作拿出来售卖。最后,他在一处与文明隔绝的小岛上创作出了一副惊世巨作,但是却执意要毁掉。
为什么?——因为他的理想【不是通过画画功成名就】,而是【享受创作、画画的过程,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理想和生活、工作一定是对立的吗?
本期节目,聊的就是关于【一个探索工作和理想关系的故事】。
本期嘉宾
内容大纲
一、关于工作和理想关系的探索
04:22 嘉宾经历:企二代,之前做数据分析师,2020年回家接班
05:43 父亲为了给我更好的教育,开启创业
08:32 接班是自己的自由意愿吗?——我们总是被身边的条件推着走
15:53 当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理想不合理
17:39 作为企二代,人生中快乐的时候并不多
18:15 得到的多,付出的少,所以没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22:21 想要的生命状态
二、《月亮与六便士》
27:25 40岁的时候,主人公为了画画,放弃拥有的一切
31:44 主人公执意要把自己的画作毁掉,为什么?
32:26 理想【不是通过画画功成名就】,而是【享受创作、画画的过程】
33:05 过上理想中的生活,而不是将理想和生活对立起来
三、为什么工作和理想总是对立?
37:20 当企业追求高速发展的时候,会泯灭人作为“人”的一面
46:59 其实员工的身心健康,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51:06 尽量选择和自己理想接近的公司和老板
56:43 飞书任务帮助我做事有规划
57:24 飞书多维表格帮助睿思精密提升良品率
59:22 荐书:《家门没上锁》——一个已经回家的人,讲他回家之后对世界、人生的看法(回家指回归真实的内心)
本期福利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理想中的生活或工作是怎样的?我们会抽出 5 位听众,送上《月亮与六便士》一书。
相关阅读
* 点击获取本期节目飞书妙记逐字稿
* 点击获取 《组织进化论》妙记版
* E57|《跃上高阶职场》马吐兰:先管好自己
* 《家门没上锁》:作者潘麟,哲学硕士,生命学家,当代对生命科学有深刻贡献的思想家。《家门没上锁》上编是潘老师的演讲记录,下编是他对提问者的回答。全书试图展现生活在家门内的释迦牟尼和老子这些大开悟者、大智大慧者的生命境界,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展现着人的无比丰富。
加入听友群
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并想和我们深度交流、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添加小助手“feishuokr”,并备注你的姓名和公司,小助手会拉你进群。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和使用飞书,欢迎填写《组织进化论》播客听众专属的咨询渠道,免费获取 1v1 的使用咨询及产品演示:联系飞书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银河蕈兽
1年前
北京
125
除了采访问题,主持人的普通话也听着让人难受😣

柠檬小李子
1年前
奥地利
92
没有恶意,但真的听到难受到忍不住评论。我个人觉得,主持人普通话不标准,不是太大问题,但主持人给听众的感觉,太直愣愣了,自以为很聪明,有一种教授型,太想告诉别人自己认知多么多、多么高。听起来情商低,没有温度,总结得很武断,总之真听不下去。
琴_M2nn
1年前
上海
58
25:46 感觉主播对嘉宾讲述的这些认知度不够,只能局促的做总结,没办法做引导和延伸,听着很着急很累。看的出来嘉宾是很喜爱传统文化的,多次提到了豁达、自在。主播接不住。

贾释真
1年前
四川
52
为啥都在声讨主持人?这期嘉宾本身就没有完成自己的内部自洽,自己就是拧巴着在工作在生活,导致他无法从一个固定的逻辑底层去做系统的输出。

YOKO的非遗作坊
1年前
浙江
38
听不下去了,嘉宾说一个点或者可能性,主持人就要武断地总结:你是一个纠结的人(谁的热爱的深爱的是毕了业就很清楚这一生的calling呢?)嘉宾说比较喜欢什么,主持人就说你的现实和理想是对立的……能不能不要这么二元对立地方式看待复杂的生命选择和人生主题啊 。
w_unj7
1年前
上海
33
这期看文字稿感觉主持人和嘉宾有一种emmm微妙的在各说各的的感觉,主持人很多时候感觉都没有在顺着嘉宾想法的思路,虽然嘉宾一直客气说总结的挺好的
Lynn_o6Ia
1年前
广东
27
主播不只是这一期有这些问题,只是和各类“播客老手”对谈的时候,对方都有在很好的承接和适应,所以整体节目效果还算OK。这次是一个不擅长的主播遇上了一个不擅长的嘉宾,节目效果不太好也是正常的。但让人吃惊的是,主播亲自回复还置顶了洋洋洒洒好几条,好似自己真的没有问题。我想说,承认自己的问题,才是进步的开始啊。
萱草_iwAK
1年前
上海
26
15:19 12:48 真的忍不住评论了,之前非常喜欢组织进化论,但是换主持之后,时常觉得主持人的提问方式具有封闭性,总是在想嘉宾认可自己的某种预设,也导致了双方的对话没有办法深入,走进“是不是…”“是or否”的简单印证的形式,让嘉宾没有办法很好的去表达,听者感觉很无语🙄很不尽兴…建议少给嘉宾做假设性提问、总结性反问,这些问题让我很难受,感觉主持人get不到嘉宾的点…也难以理解主持人做一些假设性提问的意义,比如父亲为了让他有更好教育、生活而做企业非要和嘉宾之后想要回国、回企业做一个联系,这很像是在写论文为了收集数据论证某一个预设,不如直接询问“why”让嘉宾自己去说,即便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会让他花一些时间去追溯去思考,我想对于嘉宾和读者来说这个过程和答案都会更有意义。(一些非常主观的感受,真的很喜欢这个节目本身!希望能够做的更好!

Gloriaaaya
1年前
上海
17
说实话这期听着有点累,感觉小北引导的也很辛苦,真切的感受到了制造业沟通的艰难,我是本科研究生都学生命科学,然而工作之后进了机械行业,现在内心依然纠结和内耗,选择真的太重要,希望自己能在今后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快乐而不是旁人的看法吧
葛葛
1年前
北京
14
听起来嘉宾想要当一个逃离凡夫俗子的圣人。而主持人希望自己是一个救赎众生的好人。

VAN0124
1年前
江苏
13
选题很好 虽然俩人很尬 但是本能的想听嘉宾再多说一些 很能共情理想主义的心路历程
楠楠Alisa
1年前
江苏
13
听了这么久组织进化论,这是第一次忍不住评论了,真的感觉听起来好尴尬啊,好难坚持听下去

小北Sakura
1年前
北京
13
抛一些想法,欢迎讨论:
关于“顺畅”:这一期确实很不顺畅,从录制过程到内容本身。节目中也提到这期录制了2次,未经剪辑的原音频近4个小时。
(1)嘉宾类型的突破。
开头也提到了嘉宾本身是山东一家企业二代,之前是数据分析师。《组织进化论》往期嘉宾大多数是经常系统输出、表达流畅的内容创作者。比如携隐、职场教练Tiffany、一甲、老胡等等。但本期嘉宾不是这种,不是已经有一套成型的、系统化的内容,然后完整输出。可以说录制过程就是思考过程,嘉宾也是第一次这样长输出。也是因此录了2次4个小时。
但是《组织进化论》的一个底层就是希望提供多元化、多视角的信息,这期也是为此去寻求嘉宾类型的突破。以后也希望不局限于互联网、一线城市,所以是不是不一定要“系统、完整、流畅”?纠结的探讨过程也是一种意义呢? 欢迎讨论
(2)视角的差异。
我想不流畅的第二个原因是两个人的身份、视角差异大。基于此,确实不是顺着嘉宾的思路去聊,更多是不同想法的碰撞。如果想要两个人在一条线上,可能是找两个视角雷同的人。
但是内容是只能这么做吗? 碰撞、反差、不同,是不是也是另外一个方向,另外一种意义?提问也不是只能顺着问,“反问、质疑、交锋”是不是更精彩?
当然,我不敢说这期做到了精彩的交锋,但是“交锋”而非“一定要顺着”,我觉得是这期比较合适的访谈方向。
(3)关于回合、接话。
本着“敞开聊”的原则,本期原音频有近 4小时,往期内容原音频也大多数2小时。在原音频里,有很多“回合”。但是要怎么提取剪辑?不可能全播吧。
是要完整剪辑2个回合?还是多提取一些点,但是回合短。比如原音频可能就嘉宾父亲的创业故事展开了很多回合,但是这不是本期重点,所以提取一点,作为铺垫和背景;比如原音频可能展开了传统文化,但是这和工作的主题比较远,所以不需要剪辑进来。
关于“展开回合多”和在“有限时长内多展示一些点”,这是个平衡问题,也许我的选择无法满足每个人关心的点,现在的选择标准是是否贴近定位和主题。
HD357570g
1年前
广东
12
为啥要一直抨击主持人?可能站在主持技巧的角度这个节目没那么顺畅好听,但是我觉得站在只是听两个不同思维的人聊天碰撞甚至冷却这个过程中其实听众还是有收获的,嘉宾处于他的纠结细腻情感,感觉主持人的思维更偏实处,比如从一开始对于员工幸福度的提升和企业发展重要程度两人分歧不同,但是到最后能够共同融合出其实企业发展与关注员工成长可以同步进行我觉得很好,就是一个思想的升华,作为听众我也是有收获的,如果两者一开始都是高度统一思想其乐融融那我觉得就更算作脱口秀而不是进化论了。

灿灿鸭
1年前
上海
9
听到12min撤,主题挺好的,两个人也挺好的。只是感觉主播和嘉宾不是一个节奏上的人,双方没法共情对方。(也可能我没听下去不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了?)
典型苏女士
1年前
江苏
8
我觉得这期不好的原因在于:这档节目到底定位是啥?怎么变成心理咨询了?很多人都听出来了这位嘉宾恐怕不具备(至少目前不)一个好企业家的特质,内心还有很多拧巴 — 为啥要把他个人的纠结层层剖析出来放到大庭广众之下?我们对此并无兴趣。这档节目的听众多数是希望收获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帮助的内容的,是希望嘉宾大量输出的;结果全集都是主持人在对嘉宾输出。

用户烤面包
1年前
中国香港
7
感觉你俩聊不下去了…

Kim_zvaM
1年前
北京
7
48:58 这里感觉到嘉宾有很多深度的思考,在这个对话节奏下好像没法顺畅输出。

sherry_IpnS
1年前
北京
6
18:49 这期嘉宾真的很勇敢了,能够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讲出来。
朱迪朱
1年前
上海
6
主持人这期的访谈真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很多措辞负面到甚至让人感到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