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嘉宾|刘宽(Kiva),导演、记者,前单读副主编

主播|吴琦(57),单读主编

螺丝在拧紧为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单读主编吴琦和前单读副主编、「年度致敬」系列短片导演刘宽(Kiva),两位工龄 6 + 的单向街老伙计,从第一届讲起,一起悉数了他们与文学奖的爱恨情仇,纪念被单向街收割的青春。在这趟回忆之旅中,他们重新思考了这份工作对社会与自己的意义。

|方法论|

00:50 轻松点~螺丝子栏目「楼底下」上线

02:13 57&Kiva:私下里的亲密好友 & 工作上互相激发的伙伴

03:25 简陋的第一届书店文学奖说起

12:30 书店文学奖有意义吗?对行业真的起了作用吗?

16:27 我是我?还是被在单读的工作塑造的我?

18:40 Kiva:过去四年,为年度致敬奖拍摄了 4 部记录短片意味着什么

20:27为黄灿然、董秀玉、周克希、林贤治拍摄纪录短片的过程,也是年轻创作者自我寻找的过程

32:12 九个奖项的设置,就是一种态度

34:10 皮村文学小组:文学不是少数人的话语和权力

36:12 颁给团体的奖项:年度新声”——期待团体工作激发的想象力

38:47 奖项设置的意义:一个提示

——放大被看见的可能性,鼓励寻找自我的缝隙

39:39 灵魂拷问 1:主编想拿什么奖?

40:11 Kiva:我只知道我不想拿什么奖

42:41 灵魂拷问 2:在单读和单向街的团体工作,是你的理想状态吗?

——主编 57:单读是现实世界中还未破灭的理想

——诗人 Kiva:我不确定它有没有让我距离我想做的事情更近,但它一定没有把我推得更远。

48:27 文学奖就像是单向街的年会

50:01 为什么会在单向街工作这么久?

——员工 57:书店里都是可爱的人

55:05 媒体人的变与不变

57:40 如何看待媒体人身份?

——想要丢弃重新拾起

1:04:36 “新媒体人的定义?

微博用户 = 媒体人?

1:07:48 盲目的开放其实是假象

1:08:24 对同代人的观察、与同代人的不同

——他们空虚、冷漠,但我越来越能理解...

1:10:35 灵魂拷问 3:你会崩塌吗?

1:14:26 理想主义者碰撞现实,要如何自处?

1:17:28 迷恋学生心态

1:20:42 我们这一代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1:23:40 必听。

57 请回答|

1:28:07 梅菜:好奇每期嘉宾的选择,从编辑到导演,是否是一种媒介的转移,是自然的还是刻意的?

1:29:45 稀如水 幸福安康:如何让自认为经过现实洗礼的 80 后,正确而客观的看待现实?他们的选择和心理状态,到底是自身性格特质的原因多一些,还是时代、社会的原因更多一些?

|工具箱|

· 谈话中提到的片目

《十三邀》系列,是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

《十三游》(2020),由《十三邀》原班团队打造的一档节目

《日常的奇迹》(2018),导演:刘宽,致敬对象:黄灿然,第二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致敬影片

《谁是最可爱的人》(2019),导演:刘宽,致敬对象:董秀玉,第三届书店文学奖年度致敬影片

《数学,翻译,逝去的时光》(2020),导演:刘宽,致敬对象:周克希,第四届单向街书店文学节年度致敬影片

《好的故事》(2021),导演:刘宽,致敬对象:林贤治,第五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致敬影片

· 谈话中提到的书

GRANTA: The Magazine of New Writing,英国文学杂志,创刊于1889年的剑桥大学

《单读 25·争夺记忆》,主编:吴琦

《未择之路》(The Road Not Taken),[] 罗伯特·弗罗斯特著

《骆一禾诗全编》,骆一禾著

· 提到的公共人物 & 朋友

蒋冰清,前单读编辑部员工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

张定浩,青年诗人、评论家

阿乙,作家

西川,诗人

汤姆·威兹(Tom Waits),演员、歌手

北岛,诗人

黄灿然,诗人、翻译家

董秀玉,出版人

周克希,翻译家

林贤治,作家

王寅,诗人、作家

小海,皮村文学小组成员

刘子超,旅行作家、资深媒体人

罗丹妮,单向空间编辑总监

小金,单向空间员工

杨振宁、翁帆夫妇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美国诗人

项飙,牛津大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研究所所长

骆一禾(1961-1989),诗人、编辑

李陀,作家、理论家,文学批评家、电影编剧

· 提到的组织 & 活动

单向空间,文化创意综合空间,她的前身单向街是中国标志性的独立书店之一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由单向空间发起的全国首个来自书店行业的文学奖,评选过去一年内出版的中文图书

皮村文学小组,北京五环外的一个城中村——皮村里,由一群热爱文学的劳动者自发组建的文学兴趣小组

上阳台,广州市海珠区一个平台性的、共治的实践空间

|和主播说说小话|

想问 57 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本期话题/本栏目/主播本人的任何想法或问题,请主编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出品人:于威、许知远、张帆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后期制作:沈雨潇、冯琛琦

视觉设计:李政坷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邹今、江依腾

主播...
57不拧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刘全糖
2年前 河北
2
48:26 至少我还在一个我自己认为我对自己还有期望,我认为还有可能,我没有过得特别惨,但是我也没有钱多到我需要为这个钱付出太多我不愿意付出的代价,我身边的人至少也是情投意合,这是这个工作带给我的。我应该做更有钱,更成功,可能更郁郁不得志的工作,都有可能,但这些工作都恰恰好给你刚好够生活体面的工资,一群会付出感情的同事,以及总是让你觉得还有一点点可能,这就很难了已经!
StArt_U3gR
3年前
2
01:18:12 空虚 无力 但是被赶鸭子上架,真的是当代年轻人,至少是我,的真实现状了
翅翅長
3年前
2
54:43 太可爱了
莫不谷
3年前
2
“因为你啊”这里有点感人了!可能是世间难寻的同事关系😬
gpCigqFeC52
4年前
2
哈哈,我是辽宁四川混血,那四舍五入我和吴琦也是老乡,哈哈。
秋天的木木
4年前
3
54:58 谢谢kiva的几个年度致敬片子!另外,感觉五七喜欢kiva。嘻嘻😜
文森特动物园
3年前
3
实习生心态 好准确
夏久闲茶
4年前
3
希望吴琦将来能专门讲一期福州年轻人做当地文化的故事。我也在家乡做这方面的内容,虽然想法很多,但很难找的同道人一起做这件事。挺迷茫的😔
秦小破po
4年前
4
54:18 hhhhhh上班听笑出来了
秦小破po
4年前
5
1:06:01 这部分会想到戴锦华老师说“看向他人的能力”。
Dole_
4年前
5
54:58哈哈突如其来的表白 真好!
Violet阿紫
4年前
5
林贤治的纪录片拍的很棒👍
Violet阿紫
4年前
6
深夜更新的单向与主播 先赞为敬🌺
枣枣早
4年前
7
笑死!kiva这么害怕像许知远吗哈哈哈哈哈哈哈!
shelmy
3年前
10
对我而言,其实你俩已经实现了我的某种向往——记者或是在书店工作。可没想到如此优秀你们,还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心里还有那么多的忧虑。这是不是就是生命的常态呢?最后讲到抱着实习生或学生心态,却不得不被推着往前走。我感同身受。大学毕业的时候纸媒没落,我放下了当记者的梦想,做一一名编辑,换工作时受新媒体冲击,叙述语态完全不适应。不得已转视频策划,拍了自己喜欢的纪录片,四年后的今天,换工作时再次被抛下。传统影视非常不景气,当下市场充斥着各类抖音快手短视频。。。这个时代变得实在太快。在当下,要不断地去学习各类综合技能,才有可能去求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以前觉得文字好就好,后来发现要吃上饭,你得让文字变成文案,再后来,你得让文字抛掉原本,市场怎么喜欢怎么来。当你好不容易把文字和图片、视频玩出一点技巧来,却发现时代要求你还要能拍会剪。你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只能不断学习,你甚至都无法开口说一句“我还不会,但我会努力学习”。当你离开学校时,社会就要求你要随时准备好。你是个大人了,是个职业者了。
Koronos
4年前
10
14:08许知远谈话风格==冠冕堂皇的书面语言+翻译腔
夏小暖Summer
4年前
15
这期太好了👍 重新定义公共与私密、崭新与陈旧、采访与受访也是我最近的迷思。在我看来,57和kiva是媒体人在当代社会语境之下令我肃然起敬的实现可能性,真正把自己作为了方法论去实践。
冷锋玩过境
4年前
17
57,提个问题呀,这一期探讨的内容蛮多元的,从私人关系到公共话题都有,但两个人的每一句表达都十分准确,无论词语还是描述性个人感受,都让听者无障碍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并且这种准确不是来自独自写作状态下数次修改,是对话沟通的实时组织和提炼。我想知道这种能力是基于常年在单向街工作的集体语境下训练出来的,还是来自个人长期深度阅读和相似的沟通经历得来的?
沉默的大西瓜
4年前
17
期待Kiva也有自己的一档播客
不错的名字
4年前
50
可恶,单向街赶紧给57和kiva 加工资啊!(表白年度致敬的片子!又把我给看哭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