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想好报什么专业了吗?”

终于结束高考的学生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频繁听到这个疑问。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不少人在社交网络上吐槽自己所学的专业,劝诫后来者。其中,中文系可能是个重灾区。

被调剂才念的中文、毕业之后不知道能做什么、学了四年还是没能成为一个作家……对中文系的每一句吐槽都扎在我们心上,毕竟好几个编辑同事可都是自主选择的中文系啊!其中也包括《单读》的第一任主编、作家、媒体人郭玉洁。她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也是最新一期螺丝在拧紧的嘉宾,她将在播客里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文学之旅。

原本,郭玉洁的父亲认为她上了中文系以后,可以先做秘书,再走仕途,身边的其他朋友则觉得这个专业面目不清,她自己也不知道能从中得到什么。结果,这个决定成了一个关键时刻,文学从此参与塑造了她的人生。她收获了一种具体的写作技能,一份足以指引人生的书单,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中文系展现的是文学作为一个世界,它的容量可以如何之大。

在这一期的螺丝在拧紧中,《单读》的两任主编郭玉洁和吴琦再次相遇,他们没有去谈两人更为明显的共同点,比如编辑《单读》的经历或者从业很久的新闻业,而是转向一个意料之外的秘密之地——同为文学爱好者,去公开交换各自的文学来路、趣味和意见。

因为最终决定我们人生道路的,并不是单单一次选择、一个专业或者一本书,而是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稳定的价值与精神世界,以及愿意为之付诸的实际的努力。 

方法论

00:29 郭玉洁:是媒体人、作家,更是文学爱好者

03:40 为什么念中文系?——命运的调剂

#大学教育与文学世界#

06:21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

09:06 文学与当代世界的关联

10:10 方法论:不落入俗套,重新认识语言

#媒体工作与文学世界#

13:25 怎样进入文学世界?——痴迷读书,从小就是爱好者

15:44 媒体工作是文学梦想的跳板?——“不,文学像一场偷情

21:39 拒绝文体势利眼:速朽的新闻业 Vs 经典化的文学

23:15 如何定义的媒体写作?文学性还是功能性?

27:54 创作的转变:从非虚构到虚构

31:18 去台湾:逃离媒体界,做回文学爱好者

35:51 重回媒体——路径依赖与新的机会

36:58 曾经的《单读》没有文学:那时的文学没有力量,不足以讨论现实

40:40 现在的《单读》:靠近真实,要做一个有文学理想又有责任心的刊物

43:50 如何描述今天的文学环境

48:19 环境在变化,如何选择创作的路

53:37 用非虚构记录真实,是一种责任感

55:01 在女性叙事中,为何女性总是受害者形象

59:16 最近的工作状态:金山银山,健康才是靠山

——付出努力,把事做出来

1:02:38 文学难以描述,因此一直吸引我们

#听众提问#

1:06:20 梅菜:最喜欢的可能是第一期和丹妮的问答,新鲜感同时又回答了很多困扰我自身的问题,不自觉地被引领了方向。突然想到是否有想过做到某一期把播客整理成文稿出版呢?

1:08:01 Alchain 花生:每一期都有在听,能不能把项飙老师找来聊一期,一部分是希望你们将《把自己作为方法》里的聊天/访谈继续,去谈谈在那本书的聊天之后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和两位关切的议题动态。另外也想听听两位对那本书出来后所获得的反应反响的看法,以及对你们这两年的工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10:14 盐欠鸦:喜欢螺丝关注幕后人的角度,如果从这个角度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应该会非常有趣。 另外也会期待采访到更落地,更直接参与进文化事件、公共议题的人。历届文学奖里也有很多感兴趣的人和组织,总之会想听到那些身体力行让世界变好的人说话,以及他们具体的方式。

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公共人物 & 朋友

杨牧(1940-2020),台湾诗人、散文家

吴明益,台湾小说家、散文家

唐诺,台湾作家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美国作家、记者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

张爱玲(1920-1995),作家

臧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诗人

北岛,诗人

·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英国小说家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捷克作家

王安忆,作家

朱天心,台湾作家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美国诗人、散文家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众声》,郭玉洁著

《诗八首》,穆旦著

《回答》,北岛著

《创业史》,柳青著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

《傲慢与偏见》,[·奥斯汀著,孙致礼译

-谈话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山海情》(2021),导演:孔笙、孙墨龙

|和主播说说小话|

想问主播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或微博 @五七 留下你对本期话题/本栏目/主播本人的任何想法或问题,请他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出品人:于威、许知远、张帆

制作人:胡亚萍

后期制作:沈雨潇、冯琛琦

视觉设计:李政坷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薛雅心、江依腾
主播...
57不拧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diudiu丢
3年前
0
感觉这一期的收音和以往不太一样呢
不错的名字
3年前
1
合理怀疑你们在给中文系招生。但说回来,郭老师所描述的文字/文学的训练、陌生化自己的语言听起来确实让中文系教学非常具有吸引力。另外后面聊到当下各方都在寻找自身作为受害者以赢得辩论已经过于泛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谢谢
要素过多
3年前
1
58:48 “受害者”代入这一段说得太好了!
是菜鸭
3年前
1
跳来跳去没有按顺序地听,今天才听了这期,末尾的回应好像解释了我在听螺丝在拧紧时总有一种沉浸感的原因:“文字的逻辑”。
舟吾
3年前
1
56:06 这段吴琦说的很犀利啊,确实这些对自身权利受损受压迫的呐喊是浮在表面上的,这也包含了社会对女性权利的漠视吧,你不被强奸,不是被流量明星骗,不被夺去所有,甚至你不够年幼,你就不会被看见。其实很多姐妹都在为各种“小事”拼命呐喊的,“只招男性”或者出生性别比,三胎这些,但是撕裂的公共空间议题又像风一样把这些声音吹散了
sheldor
3年前
1
05:06其实纯经济并不比中文好找工作😊
Tianch
3年前
1
喜欢郭老师,也会一直支持吴琦的节目。
吾爱
3年前
2
吴琦老师您好,我本硕专业都是编辑出版学,大概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听播客,对这一媒介非常喜欢。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也是“播客在出版业中的应用价值”。您的每一期播客我都会仔细地听完,这一期里您正好也回答了听众关于“出版与播客之间关系”的问题。 那么,我想再顺水推舟接着问,您或者您的播客制作团队/嘉宾(甚至是许知远老师),是怎么看待当下越来越多出版类播客诞生的现象的呢? 除了“螺丝在拧紧”这类编辑个人运作的播客,还有很多出版社、杂志社、出版品牌、图书公司都踏足这一领域。
EMMA_MA
3年前
2
59:50文学得以呈现复杂性 Link 辽京老师的书和节目。 超智游戏就有一期。 啊啊啊啊,好难过啊,那些复杂的部分,探索起来真的太难了。
董秋晨
3年前
2
15:12 中文系本科和硕士,从研究文学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和文化研究,就读中文系是最幸运的事情之一。
秦小破po
3年前
3
12:41 语言的陌生化:对语言的创新和发现;时代的心灵(小笔记做起来
秋天的木木
3年前
3
1:06:06 太开心了,文学爱好者听到这样的节目。认识郭玉洁是在正午,非虚构写作中的她展现出的准确和锐利印象深刻。期待她的小说。听完节目,郭玉洁真的是又厚道又敏感的人。
Violet阿紫
3年前
3
“小说是这样一种东西,每个人都能得到理解”👍
乔1123
3年前
4
一般特别优秀有天赋的作家都不是学文学中文的,专门研究中文的会越觉得中文与文学深不可测,写作的勇气与毫无理由自信便会下降,越研究越会在那个框里出不来。
清澈__
3年前
4
还喜欢和陈英老师那期~
Amanda_XKuV
3年前
6
吴琦老师,让我赞美一下你!怎么这么会做选题,以及选的嘉宾也这么好。想告诉你你的主持能力越来越强了,上一场《重走》在北京的主持,你的总结和提问都特好!P.S马上要上郭老师的阅读课了!期待一下
大汉堡驾到
3年前
8
59:36 “女性作为受害者,发声太大或太明显便会落入政治书写范畴而非文学书写。”看了郭老师的《社会主义女子图鉴》,明白她的风格是一种温和的女权主义,女性之间的互相帮助与成长。但是前面这一个观点个人不是很赞同。
leona
3年前
10
怎么总是半夜更新~科研民工福利
这只耳朵
3年前
11
57,希望请索马里来!一定要一起聊一期!期待!!!
磨刀哈哈
3年前
24
中文系本科+新闻硕士的五年媒体人来冒个泡🙋‍♂️觉得郭老师挺实在的😂😂今年我要去读社会学博士了,离文学也越来越远,但希望可以一直不放弃写作和追求真实吧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