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陶冶,舞者

主播|吴琦,单读主编

话说,有人知道前一阵主播吴琦去走秀了吗?这场「陶身体剧场」艺术延伸品牌 DNTY 的发布会走秀,更像是一次现代舞聚会。毕竟「陶身体剧场」本身就是一个现代舞团,吴琦也是从看演出开始认识他们。作为观众,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作为表演者登上舞台。

走完秀的第二天,他(@五七)还发了一条微博:

昨天在舞台上虽然很囧,但很开心,少有这样的释放时刻。必须信赖自己的身体(虽然毫无自信)和同伴,也要尊重作者在背后的表达(愿意无条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幕后那些繁琐而有序的工作,魔术一般在台前得到充分甚至更好的展现,在重复中创造出不可思议。这么一想,走、行走、重走……的确都是无限的。

这种感受,正是现代舞非常重要的意义之一。

现代舞在现代,经常遇到几种批评,一是无用(几乎所有艺术门类都面对着这种质疑),二是不理解,有人认为现代舞就是在发疯

作为陶身体剧场创团舞者之一,陶冶在新一期螺丝在拧紧里,就聊到了这两点批评。

艺术完全有用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艺术,解决自己生命中无法逃避的一些很大的问题啊。比如说他就是孤独,就是情绪上有障碍,就是与人的接触当中会产生各种堵塞……我经常在教室跟素人一起共舞的时候,会发现我们不再用眼神、语言去交流,而是用身体去接触的时候,很多人就找到了另外一种途径去打开自己的内在,觉得原来动身体跟讲话、读书都不一样啊。它是另外一种语言,可以唤起更多人对于身体的触动,然后到感知到时间、空间、多元的想象力。

今天,我们不只聊艺术。

本期节目中,舞团管理者陶冶和编辑部主编吴琦将从具体的工作聊起:一直以海外演出为主的陶身体,自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在国内迅速找到新的工作方法?国内外现代舞演出市场的差别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面对中国观众?身兼多职的陶冶如何平衡团队运营、艺术创作及自我管理这样的多边关系?以及舞蹈这门艺术如何帮助陶冶解决自己的问题......

|本期声音|




|方法论|

01:02 从具体的现代舞团工作聊起

02:50 疫情以来陶身体的变化:从一票难求到密集国内演出,背后有怎样的考虑

05:38 “动身体是打开自我的另一种途径

07:34 在国内和国外演出,两种工作方式的异同

08:21 创作者的共同命题:了解你的观众

10:43 国内友人的真情实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12:50 江湖气的剧场:有脾气的西班牙、友好的巴黎……

16:06 不仅仅是舞者,身兼数职的管理工作令人崩溃吗

19:56 方法论:把情绪搁置,让工作继续

21:19 优化行政架构,保护舞者的纯粹性

23:10 如何看待舞团成员的的流动性

23:35 舞者:把自己当作普及身体运动的教师

——“最痛苦的是他们离开之后就不跳舞了

26:27 当年轻舞者陷入梦想与现实的抉择……

28:44 陶冶:现代舞帮助我面对自己的问题,走出抑郁

30:38 舞蹈的疗愈性

31:46 管理工作会耽误/磨损舞蹈创作吗

34:20 不失控的艺术家,自控的管理者

38:18 灵魂拷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

40:00 疫情结束之后,舞团会变得不一样吗

43:48 如何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甚至留在现代舞剧场中

44:47 一次实验:行走是可以千姿百态的、无限的

46:59 生存焦虑:现代舞团,如何活下来

48:24 无论如何,做千变万化的自己


|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段妮,陶身体剧场创团舞者、艺术总监

王好,陶身体剧场创团舞者、舞团经理

小河,音乐人,美好药店乐队主唱

范西,陶身体剧场视觉总监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作曲家、音乐家

-谈话中提到的组织及其他

陶身体剧场,陶冶、段妮、王好创立于 2008 年的现代舞团

DNTY,陶身体创立的艺术延伸品牌

无限行走2021 DNTY 的首秀主题

11》,陶身体数位系列作品

|来互动|

想问主播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或微博 @五七 留下你对本期话题/本栏目/主播本人的任何想法或问题,请他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出品人:于威、许知远、张帆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后期制作:牟彤

文字编辑:张迪

商务统筹:张煜

视觉设计:李政坷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姜彦竹


主播...
57不拧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ounterfactual
3年前
0
还是收获了很多第一视角的观察,但感觉没太关注现代舞本身?本来期望能涉及陶身体在创作上和其他现代舞团的差异之类的话题,比如和云门舞集交换编舞的感受。另外提问的顺序好跳跃,我听完感觉是问运营答理念,问理念答运营。
kpkpk
3年前
0
太棒了,谢谢分享
秦小破po
3年前
0
身体的感知力
西瓜不知道
3年前
0
想看现场,想参加陶教室。
鱼露
3年前
0
十几年二十年不想讲话,可太真实了
EMMA_MA
3年前
0
24:20 有的人喜欢的是舞台不是舞蹈
江猪子
3年前
0
14:15 这里好感动哦
秦小破po
3年前
1
听了播客之后就买了陶身体昨天在广州大剧院《11》的演出,在现场感受身体界线的突破是完全不同的,让人完全沉浸在身体的律动中,“内观”这个概念很棒,从自己的身体出发,在做到突破自己身体极限的同时,也会发现更多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经历与事件,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柔软与坚硬,种种连接。最后陶冶本人在演出后对于作品的解读时,有一个观众提出音乐有某一部分会有些刺耳,陶冶给出的回应是,刺耳的旋律也是一种表达,小河的音乐与舞蹈之间形成一种镜子互照的关系。我的感受也是身体的柔软与电子音乐有一种柔软与坚硬的碰撞,在那个空间里,作为人的感受既可以无限放大,也可以无限缩小。
不错的名字
3年前
1
49:54 说的特别好 做自己就是个笑话
Iam蓬勃的尤加利叶
3年前
1
为什么要认可,鼓励,并且admire这种没有边界,不表达情绪只推进工作的工作方式?为什么要一个人承担多个人的工作,而不是鼓励分工合作专业化,并逐步规范,让每个人承担合适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时间?为什么不重视工作现场的情绪处理?自己不开心怎么让现场开心,怎么传递开心?
钱荔
3年前
1
无他。我就想说,关注了陶身体起码八九年就没能看上一场演出!快来上海吧!!!!!
Biubiuboi
3年前
1
陶冶很棒~五七也很棒!认证完毕!😌
LEZLEEHW
2年前
2
听着这期收获了满满的能量(仿佛身体和心灵上都有),光是陶老师的声音状态就感受到了作为舞者生发出来的坚实的生活感知力和无限延展的生命力,也做了很多笔记
小懒Mia-小可爱
3年前
2
这期好棒 期待陶身体11月 上海11
Violet阿紫
3年前
2
年龄越大越包容,也许是因为回头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ppppppqppppp
3年前
10
看了上面的评论,贴一句晓宇说过的话吧 “我觉得人类学之所以不愿意去批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你达成理解之后,会发现在他那个立场去打破既有框架是多么困难,我们很容易指责别人,但当我们通过他们看到自身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自己也处在困境之中。”听完陶冶的讲述,是会心生佩服,是能感受到扎实的力量的。还是要讲,每次听完螺丝都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鼓舞。今天也是,力气又多了点!🥐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