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 年的夏天,周嘉宁第一次来到北京。那时的北京刚申奥成功,一切都很梦幻。从五道口骑车过来的大学生,扛着横幅,向所有人挥手。人们登上公交车的车顶欢呼,沉浸在一种集体性的快乐中。包括她在内。
“我们小时候从一个比较低迷的时期开始,一直在经历一个向上的过程,你自然会觉得会有更好的事情发生,会有庞大的快乐在等待你。”世纪之交也是周嘉宁迈入成年的时刻,她的人生以这样的方式开场了。
今天的现实,却给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带来一道又一道彻底的割裂。越来越频繁的变故、灾祸,不禁让人怀疑,那时候的快乐是一种幻觉吗?记忆中的闪光,还能为在晦暗中行走的人提供能量吗?
本期「螺丝在拧紧」,主播吴琦和作家周嘉宁拿起放大镜,“考古”21 世纪最初的十年,回望那个“梦幻”的年代,也以它为参照,看见最近这些年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又在怀念什么?是什么在沉没,是什么不可动摇?



02:29 周嘉宁:经常有人说“我是看着你的小说长大的”
吴琦:其实是“我们看着你的小说,和你一起长大“
09:45“人在 30 多岁时,可以被摧毁一次”
16:37 周嘉宁的 21 世纪初
——了不起的夏天:2001 年,人生在快乐中开场
——在北京的三年:北京人也太热情了吧?!
——青春期的噪音:无处不在的挖掘与建设
40:01 过去的“向上”,是一种幻觉吗?
45:42 一代人的好运气
——“你甚至可以选择不去做不喜欢的事情”
51:41 被集体工作所拯救
——“大家都想要去建设”
55:26 对爱的理解,是在跟世界的互动中实现的
57:30 老觉得是在模仿工作,而不是真正地工作
59:59 35 岁之后,人的命运都渐渐浮现出来
1:04:53 为什么总写自我
——“因为这是我的世界啊”
1:28:29 如何面对大家的“离开”
——20 岁时想要振兴本土文化,如果离开这个地方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谈话中提到的文学作品
《浪的景观》,周嘉宁著,其中包括《再见日食》《浪的景观》《明日派对》三篇小说
《密林中》,周嘉宁著
《基本美》,周嘉宁著,其中包括《了不起的夏天》等八篇小说
《鲤》,张悦然主编,周嘉宁任文字总监,颜禾任视觉总监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Joan Antoni Samaranch i Torelló),1980 年至 2001 年担任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
张悦然,作家,《鲤》杂志主编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谈话中提到的乐队及音乐
九寸钉乐团(Nine Inch Nails),美国工业金属乐团
小红莓乐队(The Cranberries),爱尔兰摇滚乐队,1996 年发行专辑 To the Faithful Departed 其中包含 The Rebels 等 12 首歌曲
|本期音乐|
心要野,后海大鲨鱼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周嘉宁@bololo周嘉宁,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蔡芷芩
视觉设计:李政坷,杨濡溦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林星妤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