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治水是中国历代的头等难题。本期嘉宾江晓成专业研究清代河工史,我们将结合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聊聊清初治理黄河的利弊得失,反思中国人与黄河缠斗和共生的千年历史。​

​嘉宾​

江晓成,焦姣

时间轴

01:58 何为治河?​

03:55 政治与经济中心的分离造就了明清“治河保漕”的国策​

08:28 漕运利益集团​

10:12 治河官员的独特升迁体系​

12:28 水利工程是技术官员的孵化器​

15:42 治河与既存利益集团的冲突​

17:57 决堤分洪:河道与地方矛盾的极端激化​

21:34 谁来背锅?河道官与地方官的权责分配​

24:13 河道衙门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区别​

26:21 河兵:古代的工程兵​

27:59 二把手兼管水利?带不动啊​

32:01 年年难治年年治​

33:38 北归故道:省钱利民,但……​

35:04 借黄济运:保黄河还是保首都?​

36:10 1855年黄河改道是不幸中的万幸​

39:28 为百姓治河还是为皇上治河?​

44:37 “开下河”之争:皇帝亲自指导治水​

49:24 治河名臣潘季驯的“政治正确”​

52:09 要做事,哪能不结党​

55:35 清廉二字,人所难能​

60:30 《天下长河》是颂圣剧吗?​

66:16 编剧张挺谈《天下长河》的创作理念

清人绘《黄河筑堤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鲍俊林绘)

嘉宾推荐​

贾国静:《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

倪玉平:《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

马俊亚:《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

刘凤云:十八世纪的“技术官僚”

刘凤云:两江总督与江南河务

燕海鸣:潘季驯的多样面孔

王英华:康乾时期关于治理下河地区的两次争论

江晓成: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

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欢迎加入“这集我看过”微信听友群:微信搜索并添加“这集我看过”小助手:zjwkg_xzs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主播...
徐天
瓜田兔下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钨铷锌
1个月前 湖北
0
1:02:40 我觉得是心虚、惭愧,都不敢正眼看。
是腿腿子吧
1年前 上海
0
打卡
笨德尔
1年前 法国
0
大s啥时候来录?
凌_dJyI
1年前 江苏
0
59:45 有点道理
一阵儿一阵儿的
1年前 英国
0
51:08 黄泛区
火中取栗
1年前 河北
1
从大明风华到天下长河,导演什么底色很清楚,没什么可洗的
望天的摩艾
1年前 浙江
1
感觉缺了些地理学视角,宋之前的河道有误,明清的河道沉积加高也没怎么说。
胖胖胖胖嘎
1年前 广东
1
涨知识了
一阵儿一阵儿的
1年前 英国
1
更新了!
HD269431z
1年前 美国
1
(⊙o⊙)哇,福建师大难得在播客出镜。
Minifridge
1年前 山西
2
更新啦!中秋快乐!
HD123841o
1年前 广东
4
本期节目很赞,希望有更多这样的节目。
纸上卧游
1年前 江苏
5
明代治水的思路。治水的过程里,什么是要排到第一位考虑的?黄淮地区的民生,只能排第三。也就是说,大明朝廷不是不考虑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但在有些更重要的问题面前,民生问题只能让路。排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漕运。因为明代已经是南方富庶,北方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了。而所谓天子守国门,首都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北方还有大量的边防军,物资供给,要靠大运河把南方的财富运过来。
原力居士
1年前 福建
5
看过这部剧,可以有7分以上
纸上卧游
1年前 江苏
6
那时候黄河、淮河水是要流入大运河的。古代朝廷要保障运河有足够的水流量,还有不能让黄河的泥沙导致运河淤积。也就是说,漕运是关系到皇帝本人的身家性命的问题,但这个,重要性也只能排第二。要是换清朝,这就是排第一的问题了。但在明朝还不行。排第一的,是明祖陵的安全问题。所谓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朱元璋的母亲陈氏,也是在这个地方怀上朱元璋的,所以明祖陵在明朝政治上是圣地,所谓“国家根本重地,王气所钟,命脉所系”。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