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奋斗至上的企业文化让“狼性”成为一个内涵复杂的名词之前,文学中的“狼”可以有哪些指向?在近百年前面世的小说《荒原狼》中,德国作家黑塞讲述了一个人发现内心的“狼性”并学会与之共处的故事——只是与被集体强制灌输的热血与竞争恰恰相反,小说主人公哈利·哈勒尔之所以自认为是一头“荒原狼”,是因为抗拒被社会定义和塑造,身处中产阶级的市民生活,却觉得像是误入陌生兽类之间,一边闭塞自己,又渴望被承认。

本期节目,主播于是请来了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杜素娟借这本一代人的精神指南聊了聊社恐时代下自我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当一个人拒绝接受社会的规训,顺从于普世的价值观,他的自我意识必将如小说主人公哈利那样与外界产生持续的摩擦。然而,孤绝的“荒原狼”人格,又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囚禁。或许,哈利并非不容于世,而是不容于己。面对一个屡屡让人失望的动荡世界,我们与其精疲力尽地改造自我以谋求认可,不如认真倾听内心那匹荒原狼的召唤,使之融为一千个灵魂中那不被外界侵蚀的一部分。与自己和解,才是迈出了解放之路的第一步。

本期节目由跳岛FM与读客三个圈经典100讲联合呈现,感谢上海朵云书院戏剧店提供的场地支持。

【时间轴】

03:15 黑塞的作品中的自我探索历程:从《德米安》到《玻璃球游戏》
14:37 自我、本我与超我:借精神分析理论拆解荒原狼的三重人格
23:27 正是那一点拒绝被定义的“狼性”,让我们确定自己的存在
32:07 社恐的两幅面孔:或迎合主流而不得,或蔑视主流而不知自处
39:54 作为成长阶段的“爱情教育”:先学会体认世界之美,再杀死它
50:14 社恐的另一面:痛感之外,自我意识也带来独立与自由
54:52 “我希望社恐更多一点”:在集体文化中,个性何以成为一种稀缺品?
62:35 精神出口通向的不是被世界接纳,而是接纳自我以接纳世界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 作家
    赫尔曼·黑塞 (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节目中提到他的《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游戏》《在轮下》《温泉疗养客》。
  • 作品
    《卡门》[法] 梅里美
    《少年维特的烦恼》[德] 歌德
    《狼图腾》姜戎
    《野草》鲁迅
    《西线无战事》[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 米兰·昆德拉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法] 卢梭
【出品人】蔡欣
【节目编辑】何润哲 Yihang
【后期制作】广岛乱
【音乐】
片头 DTlina - LoFi Chill
片尾 AURA.Pote - Lazy Man
【视觉设计】孙晓曦 李旭照
主播...
筱狸
锌Zn
鸮一只
祝羽捷
猫弟maud
跳君
烧酒哲
广岛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icole_W
2年前
30
34:50 这说的好好,“失去了本体的自由”,变成了被规训的不得不为之,抵抗就产生了,能量就不流动了
阿圆吃鱼
2年前
32
37:57 杜老师的社恐分类一下给我点醒了..我的社恐是哈利那种反抗社会标准式的,可我却用了迎合社会标准式社恐的解决方法,更努力发展能力企图让自己自信起来.. 怪不得不仅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让自己更加痛苦
成年小饭
2年前
32
44:43 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了做加法的,让这个世界好一点点,而不是去否定别人。 老罗也曾经说过,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好那么一点点。
像飞驰而过的地铁
2年前
35
我的天呐这是什么神仙阵容啊!!!看到标题还没听就已经激动死了
夏至我至
2年前
37
31:21 听到“个体独立性的狼性”想到了廉美贞,感觉她的本能也与这种狼性本质上是一样的吧
Miss栗子
2年前
40
37:30 是的,我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身边大多数人讨论的就只有衣服鞋子美甲等等这种让我感到十分肤浅的东西,我不是排斥这些交流,可是如果只有这样的交流,那我不如独处。
苏城
2年前
44
47:13 爱情本身总是用心谈,不用脑子,用脑子看上去有质量,但是爱情是直觉的智慧,不容分析。
杜祥杰
2年前
47
你是愿意成为一条荒原狼,在人生的旷野中自由奔跑,哪怕有猎人的猎杀。 还是坐上列车,在固定的轨道上来回往返。 无关好坏,选你所爱。
心玥
2年前
52
39:19 “对当前这个简单且容易满足的世界来说,你的要求太高了,你的欲望太多了,世界就把你给吐出来了,因为你与众不同。”
大米粥
2年前
53
03:18 黑塞探索自我的几个阶段:《德米安》以少年形象探索人性的善与恶;《悉达多》超脱与境界;《荒原狼》结合了前两者;《玻璃球游戏》魔幻与未来
杜祥杰
2年前
61
很多人认为磨平自己的棱角,少点自我意识和个性,就可以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殊不知没有棱角、没有自我意识、没有个性就意味着没有原则,就意味着失去了真实的自我。棱角、自我意识和个性应该留存,让它更多地体现在性格中。
猎户座的腰带
2年前
90
36:15 “中国青年有社恐,说明他的精神内部需求有非常好的发展,不再是那种乡村社会人情世界,互相之间送来送去,弄来弄去,他已经有独立,思想自由,思想发展,讲究精神契合,灵魂相伴的追求。”
苏城
2年前
96
51:50 自我意识越强越不容易归训,这种痛感成为了社恐,你保持了你的自由和独立,理性地看就是你不会对无效社交有多少渴望,会更容易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不近
2年前
97
1:03:32 荒原狼寻求的不是社会的接纳,是自我的接纳。
艾米莉呀
2年前
115
52:58 “他心灵上的疾病并不是个别人的怪病,而是时代本身的弊病,是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病。染上这种毛病的远非是那种软弱的微不足道的人,而是那些坚强的、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他们反而首当其冲”
轻乾
2年前
130
听完这一期真的很感动。 其实从初中开始就很明显地感觉到与周围的格格不入,那时还会很卖力地去融入去附和,但是那样真的太累了,而且每次假笑以后都会陷入自我厌弃。 高中脱离了那个环境以后感觉好了一点,但是陷入了自我封闭,我开始明白真正的自己不适合暴露于人前,于是在自我与社会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慢慢地戴上了一个不需要过分用力的社交面具,耗能不大但很持久。直到现在我已经彻底没有办法摆脱这样的面具了,于是开始试着和它和平相处,时常会担心我已经失去了我最宝贵的那一部分与外界妥协,感觉自己的一部分棱角被抹平了,即使我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这开始成为了人生中一个新的命题。 或许人终其一生都在自我与社会矛盾中左摇右摆,不管处在哪一个点上,接纳自己从而接纳外界才是最重要的。
sunsunbuxi
2年前
170
43:09 真正的治愈人的治愈,不是说我没有痛苦了,而是说我理解我的痛苦从何而来,所以我后面能够面对和驾驭我的痛苦了
六点零九分
2年前
273
23:38 现代企业里提倡的那不是狼性,是狼狗性
A-sing
2年前
343
56:34 这里讲得真好!自己一直以来痛苦和矛盾情绪的症结正在于此。读过的书、接触的人越多,心就越打开,逐渐懂得内心有挣扎是件多美妙的事,逐渐明白保持内心的独立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世俗的一切不能绑架我。停止对自己的规训,自由地接纳、辩驳、思考,做个灵魂高歌的社恐人,挺好的!
vanillalala
2年前
797
“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别人接纳你,这是一条死路。就算别人接纳你了,很多时候被证明那是个性消泯的时刻,那一刻,你认为你在社会上活了,反而死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