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琳達·麥道威爾 (Linda McDowell)《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5,译者: 徐苔玲 / 王志弘
第八章:移置 Displacements
“性別化的旅程:旅行與旅行者的性別”
“移動之為生活方式”
“結論:踰越和轉化”
今日主播:躺
“如同英羅的記載,許多外交官夫人覺得她們的無給工作並不受人重視,但沒像葳塔一樣脫逃,自1970年代以降,嫁給瑞典、加拿大、英國和美國外交官的女人,開始爲表彰其貢獻而組織和遊說。她們提出「服務、工作、生活費,甚至是薪資的公開要求」,英羅描述,「軍眷加入了她們的政治遊說」(1989: 95)。對這些女人來說,就像歐克利(Okely)研究的吉普賽女人(我在後文將概述她們的生活),旅行傾向於強化她們的從屬地位,而非撼動傳統性別關係。這些經驗事例增添了有關性別化經驗特殊性的理論論點,並提醒我們,要仔細檢視以旅行做爲後現代核心隱喻重要性的宣稱。”
“看來,目前我們似乎處於十字路口,在此,差異政治的展望必須與新式的轉變政治相互權衡,後者是挑戰男性氣概與女性氣 質認同之對立性建構所不可或缺的。不過,我認爲,我們仍然必 須面對女性主義政治長期以來的兩難困境。宣稱一種女性可以賴以發言的立場,似乎需要緊握某些女人或女性氣質的觀念,而不是解構這些觀念,或是最終消散於轉變和不穩定的多元差異網絡中。傅瑞澤(Nancy Fraser)認爲,轉變的政治要求「所有人斷 絕他們與其利益及認同之當前文化建構的依附關係」(1997b:31) 。在我看來,在男女之間明顯的物質不平等依舊不變的當代社會與經濟環境中,這點不可能實現。事實上,傅瑞澤自己認識 到,這種她所謂的「解構的女性主義文化政治」,以及比較古老而傳統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政治形式(例如,工作場所的運動),還是「與大多數女性的立即利益和認同相距遙遠」(p.32) 。然而,和傅瑞澤一樣,我相信從解構認同的觀念中,還是能大有斬獲。它給我們一個努力的未來願景,就是性別差異的二元建構不再重要,不再使女性身陷成爲「女人」的困境。”
BGM:
Jacqueline du Pré - Sicilienne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