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岛上主播:于是 竞菲

前不久,刚刚在平遥国际电影节摘得最佳影片的《河边的错误》转战院线,首周票房轻松过亿。一向偏爱影史老片的书影专栏「乒乓台」也被吸引过来,上岛聊了聊这部改编自余华早年先锋小说的院线片

竞菲为什么推荐于是去看《河边的错误》,于是又如何评价这次观影体验?91年出生的导演魏书钧,把余华原著的八十年代设定往后推了十年,这会导致哪些解读上的问题?为什么说改编不仅没有丢掉原著的立意,还深化了?如何看待已经成为魏书钧标签的“元电影”情节?

16mm胶片钩织出的长镜头,与其说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不如说在提示影像的虚幻。当创作者的焦虑侵入故事的机理,观众又该如何划定理性和疯癫的界线?难怪说竞菲会说,今天看电影就像一场猜谜大赛,分不清哪里是主动改编,哪里是无奈妥协——只好翻出余华的原著小说来:无法接受故事的荒诞,是不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本身太疯狂了?

【本期书影】

【本局精彩回合】

02:53《活着》之前的余华有多暴力?这次改编给了答案
06:01把原著的时间设定往后推十年,会产生什么问题?
12:35 为什么说改编不仅没有丢掉原著的立意,还深化了?
17:06 谈谈戏中戏结构:电影人的焦虑,自恋,还是不死心?
29:34 把许亮这个人物改成异装癖是败笔吗?
35:44 “留白”成就了小说当年的先锋性,却成了电影改的难点
43:23 理性时代的疯癫史:鲁迅的狂人和余华的疯子区别在哪?
58:10 聊聊影片中的女性角色:疯女人和疯男人能一样吗?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 影片和剧集

《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魏书钧
《平原上的摩西》张大磊
《漫长的季节》辛爽
《七宗罪》[美]大卫·芬奇
《色戒》李安

  • 书籍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古典爱情》《文城》《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余华
《狂人日记》鲁迅

  • 人名

弗兰兹·卡夫卡 [奥] :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捷克德语小说家,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英格玛·伯格曼 [瑞典] :瑞典导演、编剧、制作人。代表作《处女泉》《第七封印》《假面》等。
米歇尔·福柯 [法国] :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代表作《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词与物》等。

【出品人】蔡欣
【节目编辑】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喻珂欣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制作】KIMIU
【音乐】Ray ZHAO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主播...
筱狸
锌Zn
鸮一只
祝羽捷
猫弟maud
跳君
烧酒哲
广岛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梅菲斯特拉斯
1年前 江苏
3
55:17 这一段讲的真的好好笑,阉割心理的焦虑,让我一下想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这也是我为什么每次看这种故事时总会觉得膈应,总是跟里面的女性更加共情。其实女性比男性更有这种存在主义危机,因为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是不需要自我的,所以寻找自我更是女性的母题。
Helen_sT6o
1年前 北京
3
59:04 可是我遇到的医生都是这样的
猫和老鼠的狗
1年前 上海
4
18:18 但我觉得那些关于电影的自嘲很可爱呀
MiCold
1年前 辽宁
4
好久不见!边做饭边听(之后去乒乓台二刷哈哈哈
HD480173o
1年前 湖北
4
太棒了,跳岛终于要聊了,很期待听到一些对于小说不可拍内容解法的讨论🤩
达成共谋
1年前 北京
5
56:05 谢谢导演演员等所有主创没有为了追求所谓“大男主”而“大男主”,赋予了马哲这个人物血肉。电影中他有家庭的温情,婚姻的烦恼,精神的迷惘,职业上的自我怀疑,相比书里的马哲他更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VT111
1年前 广西
6
56:00 我觉得演员塑造角色,即使是大男主主线不是说非要多惊艳,塑造一个多厉害多完美的大男主让观众爱上就行,我认为把整个荒诞故事讲完整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起到一个串联作用,然后在串联的过程中,意识到他是个普通人,在经历种种受影响陷入崩溃。武侠故事虽好,可惜人人不是大侠。没法如此坚强。许亮的点是好,如果好看的点集中在男主一个人身上我反倒不喜欢这样的电影,现在这样分散到各个角色也不错。后面说到眼神戏,可以看出这部电影没有刻意特写,特写镜头很少,但是后面许亮死了之后,马哲看放映机,那个光照亮他的眼睛黑眼圈和,那个眼神我觉得还是能感受到人物心境不一样的。我同意抽烟戏真的太多了,很难不怀疑是妻子吸多二手烟孩子才出问题的。
momo10000
1年前 广东
6
我觉得「电影」的元素可以有,但确实太多了,甚至到了有点自恋的程度……不过我感觉其实这不是一个有主角光环的典型大男主角色,主角一定要是锋利的、迷人的、有魅力的,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刻板印象?对我来说能让观众相信这个人是真实存在就够了。
haru
1年前 江苏
6
前面有共鸣,但对“大男主”不太认同。角色是为了服务整个剧情,为什么一定必须要追求世俗意义上的“大男主”呢?小说里的马哲是很酷,但现在是能拍出来吗?
啾啾啾巧克力脑袋
1年前 重庆
6
20:03 搞文学的解读力就是强😂
麻辣小狗
1年前 广东
6
太棒啦!昨天刚看完电影读完书,马上下课听一下!🥳
玫瑰海里
1年前 上海
7
一档讲电影文学的播客节目最高赞竟然在讨论朱一龙的粉丝(_ _).。o○
HD480173o
1年前 湖北
7
18:35 这个地方确实,魏对元电影的执着还是要克制,过分沉迷了
大大大瑾
1年前 四川
8
04:44那篇小说叫《古典爱情》 ,不叫古典时期,也不叫古典时期的爱情。
Fredaaaaaaa
1年前 山东
12
52:48 “我不想把这个世界观直接对标到电影创作者身上去”。于是竞菲好温柔啊~把最大的善意和宽容度给了创作者。
HD963785u
1年前 安徽
14
哈哈哈哈哈哈哈,想起余华老师在映后讲的,“只有笨蛋才忠于原著,因为笨蛋没想法”,哈哈哈潦草小狗真的很逗
KK_whatever
1年前 陕西
16
52:00 我看原作的时候是有种幺四婆婆为了让自己的苦难生活合理化才让自己觉得自己喜欢被丈夫家暴的感觉,电影则弱化了这一点,明明电影中丈夫活的时间更长她痛苦的日子可能更久,结果反而是她就是喜欢被虐,是个怪人,丈夫的所作所为被剔除了,,emmmmm
HD845108r
1年前 陕西
21
燃烧摄影机的那一段,看完电影我去看了他们在北大的映后,我对当时男主的解释印象挺深刻的。他说作为他来说,摄影机象征着客观冷静的观察,而那个时候,他感觉自己已经掌控不了整个事件了,这种精神状态的表象就是摄影机燃烧起来了,所以他要去扑灭它。
HD963785u
1年前 安徽
27
我倒觉得原著的马哲太冷静了,没有“人”感,像个器具,电影马哲看上去就暖乎乎的,尤其后半段整个人摇摇欲坠,啊~脆弱的男人啊,就很那个那个
小曲
1年前 贵州
44
56:04 但我觉得朱一龙的粉丝好幸福 可以选择这样的剧本 也能抗住票房 哎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