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厌倦了和房东斗智斗勇的栗子开始尝试“沙发客”的生活方式。仔细审视了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她发现一个20寸的行李箱就能装下必要的生存物资。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是怎样的体验?孤独的城市里,无产者们可以想象一个公共而非私人的、流动而非资产的家吗?
春节假期结束,跳岛编辑部的几位再度从老家回到大城市。未能置业的我们,如何在春晚小品式的标准家庭图景之外,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本期「自由潜水」闲聊专栏,何润哲和广岛乱再次拉上运营编辑黄鱼和老朋友文化记者栗子,一起聊聊我们对“家”的想象。
家是我们在血肉和衣物之外的第三层皮肤,如果它只能通过租赁或购买来得到确认,那么居无定所的我们是否仍然赤裸?当预制菜熄灭了炉灶的明火,宜家统一了地球两端的锅碗瓢盆,我们要到哪里寻找不可复制的生活?当家的商品化越发不可阻挡,或许我们更应该重新思考家务的意义:营造一个家,终究需要双手的温度。




【时间轴】
01:43 老家,是一个爷爷家姥姥家舅舅家……的嵌套系统
08:14 对小空间的偏爱:“阁楼和地窖是庇护梦想的地方”
15:10 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是现代人的篝火晚会
17:46 和陌生人共享沙发:居所一定要和金钱绑定吗?
25:51 租房和搬家会让人开始反思自己和所有物之间的关系
36:43 猫、绿植、灶台……:什么会让你觉得有一个家?
44:58 把家的功能让渡出去:城市客厅、公共钱汤和食阁
53:02 当代家居界“秦始皇”宜家:标准化可复制的家
57:46 她们说家里要有光,于是才有了光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 关于节目中最后提到的家务与再生产的关系,参见社会学者唐凌的微博
- 人名
黄灿然:著名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黄灿然的诗》,译有《死亡赋格:保罗·策兰诗精选》《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等。
- 书籍
《阿尔戈》[美]玛吉·尼尔森
《空间的诗学》[法]加斯东·巴什拉
《写在身体上》[英]珍妮特·温特森
《住宅读本》[日] 中村好文
《东京八平米》[日] 吉井忍|
《六论自发性》[美] 詹姆斯·C. 斯科特|
《论家用电器》汪民安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美]简·雅各布斯
《非地点:超现代性人类学导论》[法]马克·奥热
- 影视
Frances Ha
LTNS
《漫长的季节》
《寄生虫》
《怪奇物语》
《詩》
《甄嬛传》
- 歌曲
《喜帖街》
《新的家》
《搬家》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阁楼客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KIMIU
【片头音乐】AURA.Pote
【片尾音乐】AURA.Pote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公众号:跳岛FM Talking Literature
跳到更多:即刻|微博|豆瓣|小红书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