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小暑连大暑,高温防中暑
炎炎夏日已经到来,气温高,湿度大,散热不足,不注意防护,则易出现中暑现象,轻则多汗、口渴、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重则发热、肢体抽搐、不安、精神错乱甚至突然昏迷。
中暑是一种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导致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发病原因和高危人群
中暑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在高温,高湿,不透风的环境下,体内产热过多,不能及时散发热量,身体无法适应和耐受高温环境。易发中暑的人群主要包括婴幼儿、老人、超重者、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人群以及高温天气下在户外进行剧烈活动的人群。
中暑的类型
主要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可以通过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及时补充水电解质以达到缓解,重症中暑病情严重,需及时送医。
防暑六项要注意
1. 穿着:选择轻便、浅色、透气、宽松的衣物。
2. 饮水:多饮水,饮水莫待口渴;大渴莫过量饮水;用餐时不宜喝水;宜饮白开水或电解质水。
3. 进食:多食苦味、酸味,适当摄入辛味、咸味;清淡饮食,营养丰富,少食油腻辛辣;勿令太饱;适量温热饮食;勿过食寒凉食品。
4. 起居:防暑气,尽量避免在10-16时日照最强烈时进行户外活动;防寒气,暑热极甚时,尽量在室内空调房避暑,空调温度为26-28℃为宜,避免过寒;防湿气,夏季多雨而潮湿,暑热多夹湿,平时可食用一些薏苡仁、白扁豆、荷叶等煮水或煮粥。
5. 睡眠:晚睡早起,勿熬夜,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亏的变化,同时适当地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午睡在午餐后30~60分钟,卧姿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
6. 运动:夏季虽热,仍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颐养心神;选择适宜在室内进行的有氧运动,如有氧操,八段锦等;室外活动安排在早晨9点以前或晚上18点以后,避免过劳。
夏季食疗推荐
1. 绿豆汤:清热解毒、止渴消暑,为夏季首选,可加入少量冰糖,老年人、儿童及脾胃虚寒者不可多服。
2. 冬瓜汤:养胃生津、清降胃火;冬瓜亦具有良好的清热消暑、利尿作用有消暑第一瓜之誉。
3. 银耳百合汤:滋阴润肺、暖胃养颜;长期饮用,可达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的作用。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