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在上周的节目中,我们结合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如何客观看待保险的功能和价值,也铺垫了一些有关保险产品的基本概念。
本期节目中,我们将继续从保险公司、购买渠道、产品搭配、长期保障、健康告知等方面分享实操性的知识建议;此外,嘉宾与主创们也探讨了在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未来有哪些针对照护问题的社会性保障、商业保险产品值得关注。
本期实操建议小结:
一,选择一家大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产品作为基底。如有意愿增加保额,可酌情挑选一款保额高、价钱相对低的互联网产品作补充。
二,尽可能在健康时投保一款15-20年期的长期医疗健康险。如预算有限可以在年轻时先选择3-5年期的产品;努力存钱,在已购买产品的保障期内尽早购买保障时间更长的产品。
三,如已经投保一款长期医疗健康险,下一步的目标是实现持续性的保障。比如在35岁购买的一款15年期长期健康险,正常情况是保障到50岁结束,但50岁很难没有任何身体健康问题,可能面临缺少保障的尴尬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嘉宾自己的操作方法是以3-5年为一个节点,比如在38-40岁时再购买一款长期医疗健康险,将保障延续到55岁。以此类推,如搭桥修路一般延续下去。
(当然,我们只是在目前已知的产品条件下为大家提供一种操作的思路。如果您没有这样的焦虑和预算,先保证基本保障也是好的。)
四,对于被一般的商业健康险拒保的老年人和尚未购买商业健康险的朋友,建议购买所在城市推出的惠民保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为大病治疗中超出医保报销的费用提供保障。
五,未来值得关注的护理险将经历政府长期照护保险、商业短期护理险、商业长期护理险几个产品阶段。建议大家先积极了解所在城市是否已经成为国家长期照护保险的试点城市并及时申请服务,同时持续关注商业护理险作为保障的补充。从其他国家以及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养老护理资源将是持续的稀缺资源,因此选择有服务保障的护理险产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希望我们的节目能够帮助大家摒弃一些对于保险和保险行业的偏见,科学看待其功能,并像对待基金、股票、赚钱的知识一样严肃的对待保险知识。
再次申明,本节目绝无任何赞助(是的,节目还没有饭可恰,但欢迎转发支持),嘉宾及主创均从个人经历角度尽可能中立的进行信息分享,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业”听友海涵指正。
嘉宾:Rocky
主持:大聪聪,倩倩
剪辑:轲爷
【时间轴】
3'02'':重疾险的特点和功能
5'03'':为什么建议优选大公司的重疾险产品
11'43'':从什么渠道购买保险更合理
17'57'':健康告知是否应当如实告知
23'42'':除了赔钱,保险能解决养老照护难么
【关于我们】
中年延长线是一档提前“预见”人生下半程生活状态的播客节目。话题涉及从中年到老年的种种变化: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过去未来,筹谋准备。
有着哥大老年学学习经历、养老行业从业经历的主创和小伙伴们希望在这里为大家建立有关“老去”的具象认知和坦然相待的陪伴社区。毕竟,生活的细节远多过电影和文字所能讲述的内容。
无论你是和主创一样关心自己和父母养老问题的80后,还是想要科学规划养老的70后、积极迎接初老生活的60后,都希望你能在节目中得到知识或启发,在他人的选择中汲取到力量,在相似的体会中得到陪伴与慰藉。
惟愿当你与年龄狭路相逢
可以尽力乐活
始终从容
不留遗憾
我们的节目在微信公众号(同名)
喜马拉雅、小宇宙、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
欢迎大家前往收听、留言与我们互动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推荐给亲朋好友
帮助主创们获得坚持的动力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