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最近几年,在媒体、综艺的宣教下,阿尔茨海默病和认知症的知晓率大大提升,但与其热度相不对等的,是大众对于预防、诊疗、照护知识的匮乏。

许多人对认知症、阿尔兹海默病的恐惧甚至超越了癌症等绝症,而认知症人士及家人常成为廉价同情的对象。许多认知症人士及家人因为过早放弃了药物和非药物介入治疗,错过了延缓症状的关键期,过早放弃了家人也放弃了自己的生活。

在有限的社会服务资源条件下,我们并不想否认照护的难度或粉饰太平。但面对生命的困境,我们真的只有束手无策么?



本期,我们与《给妈妈当妈妈》的主编YY聊了聊这本书的成书始末,以及作者陆晓娅老师如何在13年看似失去的照护过程中,完成了与妈妈关系的重建,又是如何以惊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尽可能维持了自己的社会生活:持续协作、创办公益组织、开设大学课程,甚至在母亲所在的养老院提供志愿服务。此外,我们还与YY讨论了写作或者说记叙之于个体的价值。

我们希望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对于刚刚开启认知症照护的朋友,这本易读的小书既能为你提供实操的照护方法又能够带来积极的勇气;之于尚未经历照护难题的朋友,这本书或许会成为你了解、感知和修复与父母关系的起点;而对于有着良好家庭关系的朋友,相信你将对“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在收听本期内容后,都能够将读书与写作的快乐坚持下去并传递给爸爸妈妈,帮助他们开启爱好探索之旅。



【时间轴】

05:01 一场发生在养老院的生命教育

12:27 阿尔兹海默病与母女关系是《给妈妈当妈妈》的两块背景板

17:42 读书给了他们听完爸妈电话的耐心和回家看看的热切

25:05 你是否记得妈妈年轻时手的样子——微距记录的意义

33:33 妈妈爱我是否必须是我爱妈妈的前提条件

40:10 疏离、对抗、放下之外,不逃避是最具勇气的选择

46:45 你与父母能够无障碍地身体接触么

51:35 理解的前提是了解。早一点了解父母:在你来到前,他们如何交友、工作、生活?在你离家后,他们又是如何度过每一天?

56:21 写作之于普通人的意义是善待自己、认真生活


特别鸣谢:

感谢我们的热心听友也是本书的编辑之一柚子让本次录制成行,更感谢本书作者陆晓娅老师将如此私密而有价值的家庭记录成书分享给所有读者。相信会有许许多多的照护人将从您的文字中获得持久的力量。

本期互动:

我们会为本期点赞最多的留言以及主编YY眼中的最佳留言送出《给妈妈当妈妈》一书,以及节目周边。快来留言吧(不需要800字小作文,你也可以通过文字传递力量)!



【相关信息】

积极的爱

在《自愈——成年人崩溃自救指南》一书中,美国的两位35年从业经验的心理学专家总结出了5个以结果为导向的自我成长技巧与方法,而“积极的爱”是指南中给出的应对委屈、否定、愤怒等负面情绪时的自救方法。

即我们不应当在受委屈的时候指望无条件的爱,精神成熟的表现是付出才能换回真正的爱。受了委屈之后,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任凭自己掉过去的牵绊、情绪的迷宫中,生命也会随之流逝;而使用积极的爱,让自己与流溢的、强大的爱合二为一,然后继续人生。使用这项工具是为了自己好,以使自己不继续生活在沉闷、愤怒的情绪中,而是用成熟的、超越情绪的爱敦促自己做出正向行动。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

欢迎大家收听、留言与我们互动,每一句体会、每一则分享、每一封邮件对于我们而言都十分珍贵,正式往来欢迎写信到:[email protected]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或许并不能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在他人的经历中多一点启发和身心的准备,少一点遗憾,晚点投降吧

主播...
唠唠老姥
小轲不是爷
大聪聪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刘宇liuyu108000
3年前
0
01:01:16 买书不看是慈善家呀😂
胡萝卜汁
3年前
0
不太敢听也不太想听,和自己觉得有些远又有些近,就先如此改日再来
咖啡Shu
3年前
0
中年单身独生子女的我,最近两年开始关注阿兹海默症。想多了会有些许焦虑,只能借助多了解相关信息,设计一些可能的应对方案
咖啡Shu
3年前
0
中年单身独生子女的我,最近两年开始关注阿兹海默症。想多了会有些许焦虑,只能借助多了解相关信息,设计一些可能的应对方案
MarshallY
3年前
1
这期很精彩,本来对这个话题没有太大兴趣,主播和嘉宾的互动和对自身经验的引述让我对这本书和书的作者充满好奇,打算去看看
Holdontomyfr
3年前
1
经历了妈妈照顾外婆十来年的阿兹,自己是人到中年的丁克,以后我也会那样照顾老妈吧。
蕊_1BW2
3年前
2
看标题就乐了,因为深有体会。还是前段时间住院做手术,儿媳妇给我准备了吸管杯、纸尿裤等,突然间觉得自己成孩子了,哈哈…也很幸福😁
熊_ogMs
3年前
2
与父母的“和解”和再“亲密” 确实需要如聪聪所说的勇气和智慧,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些运气。不是谁都有机会能够在自己成人之后能再与父母有这种深刻的互动。我们的文化里非常强调的孝道似乎与西方奉行的个人主义十分冲突,通过陆老师的故事,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互动其实是对两个自由生命的最大尊重,儿女完成了自我探索与成长,而母亲(或父亲)则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重新感受到来自子女真挚的亲密关系。《照护》和本书都是好书啊,主播们考虑开读书会嘛~~~
熊_ogMs
3年前
2
与父母的“和解”和再“亲密” 确实需要如聪聪所说的勇气和智慧,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些运气。不是谁都有机会能够在自己成人之后能再与父母有这种深刻的互动。我们的文化里非常强调的孝道似乎与西方奉行的个人主义十分冲突,通过陆老师的故事,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互动其实是对两个自由生命的最大尊重,儿女完成了自我探索与成长,而母亲(或父亲)则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重新感受到来自子女真挚的亲密关系。《照护》和本书都是好书啊,主播们考虑开读书会嘛~~~
jeanneZ
3年前
5
轻度阿尔兹海默症和正常老化之间的界限也比较模糊,子女可能觉得老人这样挺正常的,也不会想去医院检查。但是每天会责备父母记性不好,老是冲父母发脾气。当然毕竟没药,确诊了也没有太大用,不过好像可以给老人一个想不起来事情的“借口”,不知道能不能让子女的态度好点。 也很喜欢主播提到应该在父母身边那段。真的不太喜欢现在非常个人主义的声音,好像只有所谓勇敢舍弃当下生活 去印度做瑜伽,去西藏修行,去世界各地旅游,才能找到人生价值(虽然我其实也很心动哈哈)。其实牺牲各种可能性,陪在父母身边,也非常勇敢且有意义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